篇首注:在关于SMG枪械后坐力测试中,默认装配扩容弹匣,且FPS锁定为70帧。
本文中TTK(均值)计算采用2级甲+胸口100%伤害均值的标准计算: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请输入图片描述
Vector
在第27轮更新中,Vector可谓大改。从发射弹药、单发伤害到弹容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请输入图片描述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Vector虽然单发伤害降低了,但是由于弹容量增加了,单弹匣的满伤提高了约17%。
由于单发伤害的削弱,在面对2级甲命中躯干的情况下,致死所需命中数也从4枪变为了5枪。TTK(均值)由0.22秒提高到了0.275秒。
但是实际上,考虑到延迟等问题,0.055秒的TTK(均值)延长并不会造成明显的差异,但是弹容量的提高,使得Vector在面对1打2等情况下,容错率显著提高。
在#26轮版本中,Vector经常会出现击倒一人后弹匣内剩余八九发子弹的情况,而在#27轮中,由于弹匣容量的增加,同样射击习惯,弹匣内可以剩余16发子弹,突发情况下可以应付第二名敌人。
从我个人感受来看,Vector的高射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伤害的削弱,但是弹容量的增加显著的提高了Vector的容错率。
综合来看,Vector真的增强了。
请输入图片描述
那么随着Vector弹容量的增加,另一个问题也被摆在眼前了,那就是后坐力弹道问题。
由于PUBG中,枪械的后坐力会随着射击越来越大,那么由于Vector的弹容量增加,增加出来的那部分后坐力明显更大:
请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弹容量的增加,第25发子弹之后的后坐力略微增大了。那么在面对新的弹道时,不同配件的效果有怎样的变化呢?
由于后座力的随机性,只打一条弹道的都是耍流氓
在通过弹道对比之后,我们不难看出,在握把选择中,步枪枪系常用的垂直握把表现反而略逊于半截握把,且无论是水平还是垂直,弹道散布都更加分散。而相比于握把,去枪口配件对于后座力的改善更为明显(轻型握把与激光瞄准镜由于不改善后坐力,因此与裸配弹道相同)。
所以综合来说,半截+补偿是Vector的完美搭配。
当然,也可以和我一样,还有另一种选择:
近战糊脸,肩射/腰射天下第一
Vector与Micro UZI
作为极高射速的两个招牌枪械,既然现在都使用9mm弹药,也就具备完全横向对比的资格了。
我自然也对于这两支枪械做了一个对比数据统计:
请输入图片描述
从表面数据来说,Vector除了单弹匣射击用时这一项略微落后之外,剩下数据全面碾压了Micro UZI。
无论是单发伤害、单弹匣满伤、还是更为关键的TTK(均值),Vector均高于Micro UZI。
那么两支枪的后坐力表现呢?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装备上述配件之后,二者后坐力弹道如下:
请输入图片描述
在后坐力表现上,Vector要略逊于Micro UZI;
肩射的话,Vector秒伤更高。
UMP45
虽然我特别喜爱Vector,但是作为PUBG最老牌的枪械,UMP更是很多玩家新手压枪的一位入门老师。
在第27轮更新中,UMP9正式更名为UMP45,除了弹药变化之外,枪械数据变化不大:
请输入图片描述
UMP45对比UMP9,除了弹药的变化外,主要变化就是弹容量的削减。
在后座力方面,UMP45完美继承了UMP9的优良传统,后坐力微弱且均匀,几乎不存在跳枪的情况,也就是玩家口中的:无后座。
请输入图片描述
那么由于弹容量减少,弹道也相应减短了,我们就来看一下新版本中不同握把的影响吧:
请输入图片描述
同样不考虑轻型和激光瞄准器,四种握把中弹道表现最好的居然还是半截握把。
不过考虑到UMP45较低的射速与微弱的后坐力,可以说握把对于后坐力的影响均不会产生质变的效果,相反我更推荐拇指握把,更快的开镜速度带来的优势要大于后坐力属性。
而对于枪口配件来说:
请输入图片描述
补偿器对于后座力的改善是显而易见的。
在UMP45的测试表现上,拇指/半截握把+补偿的表现最为优秀。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苏北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