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夜游者#-傲娇你懂么
前言
我这个标题,可能会让读者误认为对游戏是批评态度,所以我在开头明确表明立场:《胶佬模拟器》是一款相当优秀的模拟游戏。作为某个模拟游戏同乐会的管理,我自认为已经见识和尝试过无数的模拟类型游戏,玩胶自然得被划分到修理/制作的子集中,俗称“上工模拟器”。而当我实际上手时才发现,即使我以前也发自内心的享受制作/修理的过程,却始终在用一个完美的目标框定自己,这个完美在游戏机制下并不难实现,甚至是必须为之,我的游戏过程就像是在用一堆打散的拼图重新拼贴,结果永远是还原出一张恒定的图画,胶佬模拟器却提醒了我:模拟游戏,并不需要模拟完美。
做模型需要一点仪式感
众所周知,拆快递是一项非常容易带来快感的行为,而拆模玩包装只会更加激动。那种兴奋,那种希冀,那种迫不及待又唯恐弄坏了包装的情绪。是的,胶佬们不光有个展示模型的玻璃展柜,还有一处收纳包装盒的小仓库。做模型需要一点仪式感,第一步就是最能融入仪式的步骤。美工刀轻轻地从盒子的胶条处划拉一下,伴随一串低沉的呲拉声,掀开封盖,素版倾泻在工作台上,将里面那张说明书工工整整的沿折叠打开,郑重程度似乎与学子拆录取通知书的信封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我身处一间看似杂乱,实则透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地下室。一处磨台,几栋木柜,一张长长的工作台,壁挂上工整的摆满了各种工具,几不可闻的一点绿植,中央的吊扇无声旋转,还有并不算明亮,却让整个室内都温馨许多的灯光。这也是一种仪式,一种气氛上的尊重,更别提角落里的展示台和那幢等着我去填满的玻璃展柜。胶佬们乐于分享成果,那台负责打光和展台,甚至包揽了后期处理的展示台就是检验成果的摄影棚。
没能跳出藩篱的拼装部分
拼装模型的难点和乐趣在于,从散乱的零件里找出需要的那块,旋转、拼接、加固,追求严丝合缝的完美,也享受随机的三维物体与平面说明书的对照吻合。胶佬模拟器显然还没能做到让所有零件散倒在桌面上相互堆叠、碰撞的物理效果,它依然在沿用常规修理类模拟游戏的设计理念,工整的零件框负责收纳,图标与说明书一一对照,拼装时显示出对应的虚影,不用旋转,不用考虑打胶、插销、锁扣,相对角度系统已经牢牢锁死,你怎么也不会感受到拼错的懊恼。
对我来说,拼装的吸附效果是不是太强了点?零件框的容量有限,所以寻找也离不开滚轮,但说明书却贴心的帮我自动索引到零件。我深知自己不可能会拆装鼠式坦克的引擎,修车模拟器里修过再多车也不可能诊断出朋友莫名熄火的汽车哪里出了问题,可我有信心,也有耐心对照着说明书拼出一块玩具模型啊,这种直接的简化,丢失了拼装模型近乎一半的乐趣。
我希望的简化和出乎我意料的程序
不,我不希望任何简化!我恨不得能带上VR眼睛和没啥用科技里出现过的体感手套,复现玩胶时的每一处细节。常言道:“胶佬一面墙,北京一套房。”模玩是一项非常消耗钱包的爱好,既然我的财力不能支撑那么多想要的“模”,虚拟游戏里的“玩”就成了最好的精神追求。胶佬模拟器尽力的还原了做胶的各种步骤,也做出了许多取舍,也许是技术原因,也许是游戏性的考量。
游戏有着相当逼真的视觉效果,不是体现在画质上,也不是用了什么光追技术,而是——变焦。模玩是门手艺,是细致和微操的代名词,所以游戏认真的还原了人眼聚精会神观察物体时的情况,除了焦点,背景皆是蒙版,这种变焦是极其自然的融入到玩家的自由视野里的,并非只存在于工作台。
切素件的方式有些失真,用笔刀在连接处简单一滑就切了下来,切点不用玩家寻找,自动移动切点的幅度又很大,好在音效解压又治愈。可惜的是游戏居然没有修水口这道工序,宣传视频里拆素件时的剪钳和锉刀呢?拼接时的胶水呢?既然已经存在修件功能和锉刀砂纸等工具了,那我只能理解为这是被精简掉的“繁复程序”。
上色是模玩的灵魂
实话说,体验过第一个拼装任务后,我是比较失望的,我以为它还在用拼图的思路做模玩,第二个上色任务我就更失望了,这未免太过精简,就像是windows作画工具的油漆桶点选在框里的效果:点击说明书→自动取色→选定上色区域→完成。有时候我会觉得它管的太多,同色的许多细小部位,点一处会自动帮我把其他小地方一起点了,有些扫兴,但也可以说帮人省事了?上色的油漆桶标志有一圈红绿色提示当前进度,说明书顶也有显示该页的完成情况。直到掏出了喷枪!
喷枪、干刷、清洁,接二连三出现的工序惊艳到我了。当我为整个龙身喷上绿色皮肤时,沿着边缘一点点勾画出轮廓,唯恐喷枪喷错了地方,一旦手抖让鼠标飞出去,颜料就会被甩到别处。虽然不太明显,但是游戏真的做出了模型表面细微的凹凸感,不只是贴图,不同角度喷枪上色的效果是不同的,被挡住的沟渠色彩会更淡一点,喷涂的持续时间也与颜色的密度有关,活用技巧就能做出渐变效果。上色切忌得意忘形,龙飞凤舞时有多意气风发,补救时就有多追悔莫及……吗?游戏毕竟是游戏,胶佬模拟器的上色存在深度饱和,抹掉了厚度的存在,小地方上错色了完全可以重新漆掉重来。
点睛之笔的细节修饰有提升凹面元素的干刷工具和用来提亮凹陷与缝隙深处的清洁工具,像是三个图层叠加的效果,玩家处理过的区域会逐渐显示出来,刷类工具快速来回涂抹比匀速拖动更有效率,也更符合现实,而喷枪则需要持续稳定,才能上出均匀的颜色,看着模型在各种工具下逐渐变得栩栩如生,像是变魔术一样神奇。一只东方龙,我喷涂了整整四个小时才完成了大约三分之二的内容,这种沉浸给我带来了莫大的成就感。
还有哪些地方与现实不同?
有过模玩经历的都知道,做模是个不断倒转、对照的过程。将三维物体投射到二维说明上,组装、上色、贴纸,各个工序都伴随着模型在手掌中的腾挪。所以胶佬模拟器配置了复杂而完整的转动机制,这也是游戏过程必不可少的一环,毕竟,很多内容都需要先摆正方位才能更好地完成。Shift/ctrl/z+QE/WASD,三种旋转方式适应起来并不容易,想要转到理想的角度,就像脑子在和手打架,也就是俗称的“手残”。现实里复杂模型上色的难度主要在于空间狭小而工具难以发挥,游戏里无法实现这点,但是也通过转动角度的刁钻而达到了还原难度的目的。
游戏的说明书为了方便引导可能出现不太符合常识的步骤,比如对称车门的上色,一样的操作要连续教两遍,可能是怕玩家丢掉步骤?有时却要因为严格遵守说明书的规则而造成实际操作的失真,例如很多零件都是先安装,再用魔法油漆桶上色,这种别扭的顺序恐怕是虚拟与现实难以调和的矛盾。同时,玩家不能完全相信系统的提示,进度条只会提醒你需要完成该步骤,而不会限制你彻底完成才能走,这就需要细心和耐心了。
一些小小的瑕疵:有bug,会把我已经涂上的颜色丢失掉或是挪到其他地方;因为经常需要精细操作,放大作业难免会感到贴图有些模糊;优化不太稳定,我组装后的半个东方龙可能因为面数太多而频繁造成游戏闪退;旮旯上色困难的地方可以使用穿模大法。
结语:模拟游戏并不需要模拟完美
当我发现文章写着写着,自己竟然在寻找游戏区别于现实的地方,我就知道,《胶佬模拟器》太成功了。它把模拟游戏中属于自己的魂做了出来,我称之为禅意,就像欧卡2一样,我拉货的目的不是到达终点的收益,而是沿途的风景和惬意的心情。我玩胶也不单单是为了看到成品摆在虚拟的展柜里,而是享受精雕细琢的过程,一只东方龙的上色,我可以为之投入六七个小时。常常和朋友开玩笑说,一包烟,一壶茶,一台鼠式修一天。前者是程序上的嵌套与剥离,胶佬模拟器则是雕琢与匠心的磨砺。
我很喜欢这游戏的一个地方是它没有捷径可走,或者说,捷径都可以被称为技巧。我不可能完美的上好每一颗螺丝,我做的模型也不可能像说明书一样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完美,模拟从来都不是模拟完美,而是尽己所能。玩家要学会接受瑕疵,也要尽己所能补救。这同样是胶佬们的共识,《胶佬模拟器》也可以有无限的模型,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