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盒
游戏玩家的必备应用
立即下载
扫码下载小黑盒APP
发现游戏 分享快乐
《主播女孩重度依赖》:一封写给互联网的近乎自残的情书

  本文由 #双鱼星皇家飛机场# 评测员 离梦月殇 撰写

【警告】:本游戏以及本文涉及药物滥用,光敏性污染以及直播领域相关负面话题元素,您阅读本文则视为已清楚以上风险。


【前言】


说来话长,与这款游戏的结缘完全来自于这款游戏优秀的作曲以及大气的(金主)老朋友。

当然,大可放心,这篇文章绝对不会是收了重金下的无脑水文。相反,其实我对于这样一款游戏还是持有相对比较负面的态度的。

因为对我而言这不是一款游戏。

我常说,游戏是为娱乐服务的,或者说游戏的第一目的毫无疑问是娱乐,而优秀的游戏则不只是娱乐。这款游戏不同,它是一部讽刺现实的作品,一篇寓言,玩家感受到的几乎毫无例外,只有痛楚与无力。


【游戏简介】



游戏的设定是:基于现代日本的又一架空世界。然而这句话就和“此地无银三百两”是一个意思,一方面类似于我在这篇文章首玩梗所写的“免责声明”,另一方面表明作者所想要展现的就是当今直播行业甚至互联网世界的病态生态。

游戏的玩法非常简单。一天中有三个行动点,分别是中午,傍晚和夜晚。(所以说搞直播的人是没有早晨的嘛?)在每个行动点中可以选择左侧的任意一个亮着的图标进行交互,从而影响糖糖的三个指标甚至其他指标。三个指标分别是压力,好感度以及阴暗度,这些指标在特殊节点进行指标测定的时候会起到影响结局的关键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直播在夜晚的收益最高,所以只能选择在夜晚进行直播,但是直播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数值影响,最为突出的影响就是压力值。同样,如果在夜晚选择直播则会使用本日的夜晚行动点,结束后直接跳到第二天。

在游戏中,玩家扮演的是糖糖的“制作人”阿P,而这个角色的实际身份我就不多做剧透了。阿P需要不断和糖糖在Line交流,并在有行动点的时候选择适宜的行动。这些行动中带有感叹号的说明可以积累直播素材,而直播时选择一个素材即可进行当晚的直播。

直播时玩家可以删除恶评,也就是所谓的控评来降低压力值,以及选择至多两条SC给糖糖读留言。但由于这个环节时间成本高,效果不明显,在多周目游玩时建议skip。

对我个人而言,非常简单易于上手的游戏。游戏的难点不在于操作方式,而是操作选择。作为一款偶像养成游戏来说,游戏对于数值的要求过于苛刻。有的时候你会感觉自己没有做出出格的行为,但依旧出现了BE。时间久了,就会开始对游戏的机制抱有负面情绪。

另外,在我的实际游玩中,个人感觉游戏的成熟性相当一般,游玩过程中不时会出现虚拟机死机,节点跳跃过大导致游戏反应报错等恶性bug。

【游戏特色一:充斥主观情感的多结局】

作为一款养成游戏,游戏有着多结局显然是合理的。但我个人非常不满意作者在结局位置上做出的画蛇添足行为。这种行为给人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你在教我做事?

游戏的作者应当给与玩家的是一个充满思考的环境,而不是强制要求玩家接受自己的想法。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观,这种主观定义结局的行为多少有点愚弄的意思了。

以这个就医结局来说,我就认为这里要么是作者自己喜欢添油加醋,要么是日本的主流价值观和我们国家的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游戏中的糖糖是一个患有躁郁症的辍学女孩,在一种结局中玩家可以选择连续几天带她去看医生,将阴暗值降到零,最终糖糖的病治好了也选择回家工作从而放弃直播。

在我看来,阴暗值归零,健康条显示非常健康的状态下,糖糖才是获得了真的救赎。在其他结局里,你会看到各种各样的犯病,嗑药等等行为,而这条路线在我看来就是一条不错的线路。但作者瞬间从一个斥责直播行业立场的身份,转化为了直播是好出路的坚定拥护者,多少有点让我措手不及。

“于生存而言,精神负担也是必要的。”游戏中的阴暗值,对应的是糖糖的健康程度,然而游戏过程中归零的阴暗值被视为“没有精神负担”,多少和我个人想法存在不小的差距。

给每个结局取个名字是好的,但是请不要教我做事,好吗?

【游戏特色二:基于现实的互联网讽刺】

前面我就说过,我觉得这款游戏甚至不能被叫做游戏,它相比起游戏更像是一篇寓言,作为一面镜子折射出当今的直播界乱象。往广了说,其实就是对互联网的一种反思。

游戏在最开始就说了直播行业是一滩浑水,然而嘴上说着远没有实际的感受强烈。

在我“最成功”的一条线路里,用到的方法属实令人唏嘘。游戏中不同的直播素材带来了的粉丝加成是截然不同的,而要想走的远走的快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涩涩。

对,就是涩涩。

游戏中的连续直播是有倍数加成的,然而在有限的行动点下其他的减少压力的方式都是非常有限的,只有玩家和糖糖做涩涩的事情能够得到的压力减少最为明显。当然这会提高好感度,好感度过高又会使得糖糖放弃主播的身份只想涩涩,不过出去约别的人又可以在降低压力的同时降低好感度。

基于这种设定,得出的最佳粉丝获取方式就是:白天视好感度和玩家或者其他人涩涩,晚上搞擦边直播。

这种涨粉方式配合连续直播的buff加成,甚至让我连续卡了几次bug。前期40W直接一夜之间涨粉到110W多少有点恐怖。

这里映射的是什么,我想在看的各位应该都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就不延展开说了。

另外,有一个点的设计相当耐人寻味。

这条公共推文与私人推文的对比属实是直播行业的爆杀行为了。多的我就不说了,各位感受一下steam上热评老哥的评论就好了。

作为一款游戏来说,用社会现实来让玩家感受痛楚不能算得上是什么优秀的行为,但是作为一篇令世人警醒的寓言来说,它的效果非常好,我已经痛的不行了qwq。

网络世界下每个人都有另一幅皮囊,另一种人设,包括你,也包括写这篇文章的我。现实世界的她们会是什么样的呢?谁也不知道。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假装不知道。

直播是有压力的,在游戏中如此,现实中也是如此。为了降低压力,提高收益,游戏中的糖糖甚至可能走上嗑药上瘾的道路。

效果很好,玩家在糖糖嗑药的时候也会有视觉摇晃。好吧我承认是光污染(下图光污染警告)。

当初给我的感觉就像是电脑坏掉了,而动态的视频带来的震撼感,属实难以用言语解释。

总而言之,那些你意识到的,没意识到的,在这个游戏中都能有着变相的感受。它不是强迫你做些什么,而是设定了一套基于直播世界的计算法则,让你基于自己的目标做出选择。

很现实,也很残酷。达不到目标粉丝就被赶出家门,而达到了粉丝数量又如何?古尔丹,代价,是什么呢?


【基于游戏的思考与总评】


回到标题,为什么我会说这款游戏是一封写给互联网的近乎自残的情书呢?

说是互联网而不是直播,那是因为只要是在互联网上,就会存在相同的情况,经历相同的境遇。

糖糖直播想要100W粉,就和我在这里写作想要粉丝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包括我在内我们组的人基本上主要是依照兴趣从事互联网的一些活动,而糖糖基本上就是奔着钱走了。

我们中的很多人还在读书,有的也有了自己的事业,然而糖糖不一样,她辍学,她患病,虽说直播未必是好的归宿,但也确确实实是这样一类人的另一扇窗。

为什么说是情书?因为我们的生活和这款游戏一样,已经离不开互联网了。你很爱它,它让世界各地的人有联系的机会,让我们有随时随地获得世界各地信息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它给了一些人一些机会利用互联网实现自己的一些目标。

就像糖糖。

但这种爱是近乎自残的。高强度的直播就和被催稿的作者一样,一旦咕咕咕的时间长了就会想自己会不会被互联网遗忘了。糖糖只是表现得更为强烈,粉丝是她作为主播的一切,她爱着互联网,但是是一种不情愿的爱。

因为一些事被放大,被人肉,人设崩塌等等等等……崩坏线的糖糖受不了了做那个虚伪的自己,选择“化蝶远去“。

更可悲的是,我们的世界没有压力条,好感度条以及阴暗条,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某一项指标上已经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回到游戏,这款游戏真的不适合心理承受能力弱的人去玩,或者说电波系作品都是如此,包括我之前写过的《君与彼女与彼女之恋》(夹带私货)。但如果对电波感兴趣,对现实讽刺型作品感冒,或者说对养成游戏有想法,尝试一下也是好的。

最后,还是想说,有病就去看病,别整啥直播!恼(。

以及,预祝各位hxd新年快乐!

#神来之作新年特别篇#

展开阅读全文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评论区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