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六创造营终于结束了
在讨论为什么Osa平平无奇之前,我们先要对大盾,闪光盾的特性加以了解:除去盾牌正面理论上不BUG防弹等常规之外,盾牌干员在进攻方的战术价值最主要的是:
强大的控图能力
换通俗的话说,是清野能力
盾牌自Y2以来,无论产生多少BUG,无论被削弱多少次,自始至终都代表着强大的推进能力(只不过受到环境限制),防守方面对盾牌干员也只能保持距离,建立交叉火力,随时准备后撤跑路。
面对大盾,无论是2018年的EG,还是现在的任何一支队伍,都不得不在大盾的压迫之下,逐步的让出一些点外阵地以避免被其他进攻方包夹;
面对闪盾,只要地形够狭小,够单向,自己又孤立无援只要防守方不是Warden,那么大部分情况下还是要落荒而逃。(但这种地形基本上也只有俄勒冈那几个转角)
而Osa很好的继承了盾牌干员的光荣传统,他的透明护盾理论上(也就是不BUG)也是拥有很强的推进能力,正面的防弹能力让他能够在蹲下不动的情况下正面防弹;即使蹲下移动也不会受到致命伤害。并且找到掩体的Osa就可以立盾卡角度或者是拔枪杀人之间做出选择。
总的来说,在清野控图方面,Osa是一个比闪盾泛用,比大盾更有击杀能力的盾牌干员。但这恐怕是Osa最大的亮点。
因为透明护盾机制的原因,导致了Osa在阵地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具有革命性
透明护盾机制
懒得做GIF
透明护盾的机制相对来说是限制了Osa,主要有以下几点:
持盾状态下防炸
这点很好理解,Osa在持盾情况下拥有爆炸抗性的,爆炸伤害减少,并且着正面吃摔炮之类的爆破道具,并不会导致透明护盾破裂。
立盾部署过程中防炸
立盾过程中,透明护盾也是不会被爆破道具破坏,并且整个立盾过程中也很大的欺骗性。
立盾状态下不防炸
之前某个版本为了削弱防守方的机动护盾,修改为了位于机动护盾后没有爆炸减免,而Osa的透明护盾继承了这一点,这导致了透明护盾作为下包掩体效果一般。
以上是一些基础概念,然后来一下非常限制Osa的特性:
部署过程中减少护盾面积,导致手臂和腿部有一部分露出
人物状态和部署交互复杂
简单来说,如果站立持盾状态下部署透明护盾,那么结束部署(甚至是部署完成之前)人物就回到了站立状态。
如果蹲下持盾状态下部署透明护盾,那么结束部署之后,人物保持蹲下状态
平平无奇的阵地进攻
如果把以上机制上的限制归结起来,就会发现Osa在比较重要的打点和阵地进攻方方面,就显得没有那么出色。
下包
首先要考虑的是Osa理论上,也是最初认为Osa会带来革命性发展的下包环节。理论上,Osa能够提供一个防弹的掩体供进攻方下包。但是实际上,比赛地图的常规点位的进攻方下包点,基本上都是有一个不错的防弹掩体,那么Osa在常规下包点所提供的额外防弹掩体浪费下包时间,并且也因为缩盾有一定的正面风险
比如以Anglecommunity所烤的这个集锦为例子,白车后面本身大面积防弹(脚不防弹),这个透明护盾树立与否实际上并不影响下包成功与否,如果防守方能扔出C4大概率还是下包失败(甚至毒气及时反应,光放盾敲盾的时间就能够消耗进攻方大半血量),并且某种程度上还是坑了队友。不过Osa的优势在于,进来的时候防范了一手黄楼梯和管子附近的枪线。
那假设是那种没有太好下包掩体,点内四面透风的炸弹点呢——这种点进攻方直接选择杀人,毕竟点都漏成这个样子,强行下包代价太大
推进
大盾最令人忌惮的一点就是顶着枪线强行推进的能力,这种战术即使放到现在,也能在现在适用。比如俱乐部相当经典的大盾上二楼车库;Osa有这个能力,但是有所欠缺。大盾产生威胁就只要取消全盾状态,手枪腰射看天命;Osa需要的是部署透明护盾,而在部署过程之中又会暴露手臂和腿部,如果大盾式强推,反而比大盾更容易被换掉。
又比如这个例子,实际上就说明了Osa面对这种交叉火力也束手无策,没有太好的推进办法。(实际上,按照职业联赛操作,MJ放盾的位置更适合一个人躺着扔手雷)
整活大师
Osa在非比赛情况下,是一个能整出很多花活的干员,比如非常知名的
Osa透明护盾⇔Nomad气震锤
也就是浪费一个透明护盾,浪费一个阔剑,走额外路程,封死一个门。
又比如Osa透明护盾堵窗掩护自己在另一侧挂窗
草图演示
某种意义上治标不治本的东西,因为防守方随时可以一个人(甚至两个人)协作破坏透明护盾。而治本的方法无非就是要么直接控制下这块区域,要么就是找一个人架着。
甚至这种精神延续到了武器上面
556xi理论上很强的一把步枪,跟大热的ARX200拥有极为相似低射速高伤害三枪死的模板,在同一模板的还有备受争议的AUG A2,552,L85,V308
PDW9也是理论上很强的一把枪,理论上大弹匣+中高射速上限不低
甚至是烟雾弹上面
理论上透明护盾配合烟雾弹能够做些文章,但是千辛万苦竖立的一面透明护盾,被摔炮无情的击碎了。
补充一点,理论上在烟雾弹掩护下,在一个关键位置架盾,掐死防守方的路线,举一个排位图的例子:俄勒冈地下室:
如果按照一个常规的防守方站位(第五个人不确定位置),只要在烟雾弹的掩护下,能够在楼梯架住盾那么进攻方立刻可以用盾牌去威胁并且压制三个方向的防守方(能压制点内毕竟是目前主流不封那堵墙),这是一个在排位可行性极高的套路(应该称不上战术)
所以一直强调的是,Osa在非比赛的中的强度可能是不敌的,因为面对这样的压制,路人一点或者配合不是那么好的车队就很容易被单个人翻车,但是如果考虑到职业可能就不一样
这是一个Major决赛上出现的一个典型巴西式配合,C4吸引注意力,另一个人冲上来(其实是两个人)果断压上来强行兑换。即使是Dan这样的老手也猝不及防。如果换到Osa身上,一个人找个角度扔摔炮,另一个人果断压上来对枪,Osa反倒是处于劣势的一方。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现行的Osa套路是建立在防守方配合不足的情况下。
她也许真的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干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