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除了通过黑夜的道路,
人们不能到达黎明。”——纪伯伦
前两天《心灵杀手》要重置的小道消息,一下子将我的记忆拉回到十年前那深邃黑暗,诡谲怪诞的亮瀑镇。时隔数年再次打开《心灵杀手》,记忆中那片被黑暗笼罩的群山依旧如当年般,毫无任何变化。亦如游戏中设定的黑暗一样,在无边沉寂中蛰伏,静静等待直到再次出现某人被黑暗吞噬成为其俘虏.....
心灵杀手(Alan Wake)
简介:
《心灵杀手》是由芬兰的绿美迪娱乐开发制作的一款惊悚风格动作类游戏,该游戏于2010年5月14日登录Xbox 360平台,2012年02月17日登录PC平台。
游戏主要讲述了著名畅销书作家艾伦·韦克在写作陷入瓶颈之后,在他妻子艾丽丝与经纪人巴瑞的建议下来到亮瀑镇修养度假,结果来到度假小屋后妻子失踪,自己失去与之相关的记忆。为了寻找妻子和自己失去的相关记忆,却卷入到一连串针对他的黑暗阴谋中。同时,他惊讶的发现自己失忆期间撰写的小说手稿里的剧情正在自己周围悄然上演,自己过去小说中的角色被黑暗笼罩好似不断降临的黑夜般朝自己袭而来.....
当然,仔细想想恐怖小说的主角要是哪天活过来,知道自己那些恐怖遭遇都是虐主作者安排的,会想把他干掉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希望那些喜欢写虐主剧情的作者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
故事的主要剧情简单概括就是如此,值得一提的是,游戏在剧情的展示方面采取了美剧的模式。游戏将剧情分为五集,除了最开始一集之外,在每集的开头都会有美剧的上集概要,在每集通关的时候也有专属的片尾曲。
绿美迪娱乐在游戏剧情叙述方面一直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不仅仅《心灵杀手》是如此,《马克思佩恩》中用漫画叙事,更有甚者《量子破碎》中直接采取游戏和真人影集相互交错。这些手法确实突破了常规的游戏叙事技巧,好处是能接受这种叙事的会感觉十分符合胃口,但坏处也很显然是会劝退一些不习惯此类叙事的玩家。
马克思佩恩的漫画叙事
玩法:
上述剧情简介中说《心灵杀手》存在对立的黑暗势力,但黑暗势力并不像是子供向游戏中那种大半夜不开灯不点蜡烛,蒙块黑布自称黑暗势力不同。
黑暗势力.gif
游戏玩法和剧情紧密结合,敌人是被黑暗召唤出来的,所以战斗的逻辑就是要用光明来打败黑暗。
当然并不是说主角大喊一声“我要变成光!”三秒后就结束战斗。
而是巧妙的依托手电筒,将敌人身上的黑暗削弱之后再造成伤害。依托于这个逻辑,常规FPS游戏中的手榴弹、RPG之类的大范围杀伤武器就摇身一变成了信号枪、信号弹,自然存档点回血点之类的也自然而然变成乡间小路的路灯,原本常规的枪械准心也变成了由手电筒光柱引导,游戏中也是只要巧妙利用各种光照就能更加轻松地击退敌人。
用手电筒逼退笼罩的黑暗
随着剧情中黑暗的逐渐笼罩,敌人也如不断深邃的黑夜越发强大,这时候打不过直接跑到灯光下也不失为一种恰当的选择。相信我,当你在黑暗中经历过如潮水般的敌人袭击之后,在不远处的一盏昏暗路灯就像是即将溺毙之人看到救命稻草一样,会无比的安心。
这种结合剧情的独特机制带来的特殊体验是其他FPS游戏所不能带来的经历,反而有种在玩逃生的感觉。
顺带一提,最近又有相关消息说重制版会依托于新的光追技术,笔者相信光追技术一定能与这套战斗系统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或是显卡的香气。
背景:
就像一开始提到的那样,《心灵杀手》的叙事手法源自于美剧,游戏中主角设定就是一个惊悚小说作家。而《心灵杀手》游戏中的各种内容也致敬了上世纪8、90年代的美剧《双峰》的桥段,同时蕴含的元素包括但不限于斯蒂芬金的《鬼店》,希区柯克的《鸦》等等……
图为美剧《双峰》
游戏中有个真人小短片《夜泉》,颇有日本的《世界奇妙物语》的感觉,但实际上是源自于美剧《阴阳魔界》,其中一则小短片还成为了绿美迪开发《量子破碎》的灵感来源。上述提到的几步作品都是十分经典的惊悚作品,其中《双峰》在一定程度上开启了后世美剧和游戏创作的思路,甚至可以说是成为某种流行元素的一种符号。
图为美剧《阴阳魔界》
此类的流行文化元素揉杂让《心灵杀手》比起传统FPS游戏来说,在当下更有种对过去流行文化的回望和缅怀。诚然,过去的惊悚元素在现如今看来可能有些老套甚至俗套,但重新回望过去却多了分历史的韵味。
拓展:
《心灵杀手》的剧情不仅仅只在本作中可以看到,除去口碑不算很好的续作《心灵杀手2美国噩梦》,在《量子破碎》中可以找到几个关于《心灵杀手》的彩蛋,2019年发行的《控制》在其DLC《黑暗世界》中的故事就是发生在《心灵杀手》的剧情之后。还有传闻说绿美迪希望能将自己旗下几部作品联动开发成为类似于漫威宇宙一样的绿美迪宇宙。到了现在即将发售的《心灵杀手》重制版中,笔者祈祷能看到关于这一消息更进一步的希望。
控制dlc
以上就是发在关于《心灵杀手》重制版之前相关资讯,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