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盒
游戏玩家的必备应用
立即下载
扫码下载小黑盒APP
发现游戏 分享快乐
漫谈彩六中各个干员的特殊设备与现实的联系(二)

#神来之作Ⅵ期##彩虹六号围攻#

本人上一次的拙作很意外地得到了非常多hxd的点赞和鼓励,真的非常开心,同时在评论区也有很多大佬对文章做了补充和指正,对此表示万分感谢。这期我们接着来讲十个干员,废话不多说马上开始,还请各位hxd针对文章的不足继续多多批评指正。

一、火车王(Blitz):G52型闪光战术护盾

如今我打野时还是很讨厌跟他撞脸

首先,类似于闪盾这种持盾的反恐干员在现实的反恐行动中不可能脱离队伍而跑去二楼抓一个脸上画着骷髅的坏女人,他们作为持盾手必须要承担队伍之首的位置进行突破攻坚,同时还得准备负责出肉抗揍,所以在实战中和闪盾类似的盾牌一般也不会设计的像彩六里这么迷你(连头皮都挡不住的屑)。目前现实中大家伙比较熟悉的闪光盾应该是毛子(又是毛子)研发的高频闪光防弹盾牌(b站上有相关视频),样子相当威猛,光看视频也让人觉得眼睛要瞎。

这很毛子.jpg

而这个盾牌的存在也刚好说明了彩六里火车王的闪盾的设计有多么鸡肋。根据游戏里的表现和官方的只言片语来看,闪盾盾牌的爆闪原理应该与闪光弹类似,是通过燃烧镁来瞬时释放高亮度的白光,所以当镁烧没了盾也就不能闪了。这个几乎是一次性产品式的设计如果放到电子照明技术发达的当下来看肯定属于铁憨憨的范畴(其实闪盾在彩六里就经常被玩得挺憨的,多少玩家以为自己闪到了对面却被轻松反杀)。在大部分情况下光线昏暗、照明不足的室内战斗环境中,类似于上图中毛子版本的闪光盾的稳定的、高强度的频闪照明能够提供的战术意义要远比火车王一下一下(还得等CD)的爆闪高得多,它不仅能够对龟缩在小黑屋里的敌人产生更加持久的致盲效果(并且搭配噪音设备也可以实现致聋)——这个可以参考晚上你被对面马路上某些孙笑川的远光灯一路照过来的感受——还可以为队友的前进提供良好的照明。

晚上在马路上最痛恨遇到的事情,对眼睛党来说更是超级噩梦

顺便再吐槽游戏里的一个设定:WiFi可以干扰闪盾的爆闪。闪盾的设备再怎么看都不像是通过无线遥控运作的,从持盾视角来看明显是一个有线设备,按理说不应该能被WiFi干扰的。

在开盾射击时明显能看到电线的存在

二、IQ阿姨(IQ):红色MK3“幽灵”电子探测器

么么哒

在现实当中,类似于IQ阿姨设备的电子设备探测器是存在的,英文名叫做Detector of electronic devices,不过造型和IQ阿姨的探测器大相径庭,类似于装在自拍杆上的手机,使用流程也会麻烦一些。这玩意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探测电子设备发出的脉冲信号来确定其方位,相信IQ阿姨设备的工作原理也大差不差,不过她手上绑着的这自带显示屏的东西显然更Bug一些,操作无脑的同时还可以精确地显示出东西的位置和大体轮廓(现实当中的人一般都只能根据探测器上的数据来推算被探测物的位置),不过随着未来科技的发展,这一步也许可以实现。

国外销售电子设备探测器的网站

这种电子设备探测器在现实当中主要被用来探测窃听器、隐藏摄像头(对女武神说的就是你)、芯片卡等监视装置,在反间谍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玩意儿也可以被用来探测炸弹的引爆器、移动电话等各种类型的电子设备,所以IQ阿姨的探测器的设计也是颇有现实依据可考的,抓仨儿子和其他上班玩手机的人相当科学。如果这种更加方便高效的探测器在未来能够被研发出来的话,对于反恐活动中获取证据、排除风险等工作会有相当大的帮助。

三、班迪(Bandit):CED-1简易电子装置

皮卡丘

班迪的这设备应该就是个大号的蓄电池,可以说是在科幻遍地魔法猖獗的彩六小队里最无技术含量的存在之一。一个比较大的嘈点是在游戏里班迪只需要把这电箱子搁铁墙前一放就给墙电满了,育碧连个连接导线的动作都懒得做,于是乎便出现了神奇的隔空导电现象(这箱子里住着吴签?),这育碧物理属实是得让法拉第见之心伤,麦克斯韦闻而落泪了。

一个和班迪的设备长得略为相似的蓄电池

应该说班迪和他设备的设计是完全为彩六游戏机制服务而产生的,毕竟彩六作为一个墙体切割模拟器游戏,它里头开拓者的防守方当中肯定要有一个能够克制热切的干员。而现实当中不是说没有类似的设备,大家伙最耳熟能详的相似设备莫过于电视中常能看到的在各种秘密基地前边放着的带电铁丝网圈,但单兵作战的话就不太可能会携带类似的设备(整个磁暴步兵不比这高级多了)。

再吐个槽,无论是班迪的电箱还是老头子的电爪,在现实中都不可能让加固墙带有肉眼可见的释放电火花的效果(估计设计师把自己想成特斯拉了),只能说育碧还是会心疼可怜的切墙干员们吧。

四、耶大头(Jäger):MK-IV“喜鹊”主动防御系统(ADS)

莫被爆头~

坦克迷们应该都熟悉主动防御系统这个东西,它用来保护坦克不被反坦克导弹袭击,耶格在个人CG的开场也老实交代了自己做这玩意儿的灵感来自于哪里。主动防御系统应用于坦克上已经有一段历史了,1977年苏联老大哥就在T-55AD坦克上装载了世界上第一款主动防御系统“鸫”,而后美帝等国家纷纷开始在自家坦克上研发,美帝现在使用的是“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而种花家用的则是国产的GL-5主动防御系统。顺便一提,主动防御系统的英文是Active Protection Systems,缩写是APS,育碧会给耶格的设备起名叫ADS可能是想把它跟坦克上的APS区分开来。

如果没搞错的话这应该就是美帝的“战利品”APS

坦克上的APS原理其实蛮好理解的,就是使用雷达等一系列探测装置,抓取并分析来袭炮弹的运动轨迹后,发射拦截弹进行拦截击毁。和被动防御相比,APS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坦克装甲不受炮弹损坏,不过APS的安装是一件麻烦事(空间和角度问题),成本也不低;拦截弹携带数量有限,且只能应付射速较慢的反坦克导弹;而一旦APS的传感器遭受打击损坏,APS就彻底成了摆设。所以APS的优缺点都比较突出,一般需要和坦克装甲、反应装甲结合使用。

回到耶大头的这个供单兵使用的ADS上来。这玩意儿可以说是相当科幻,从外表来看结构很简单,就是四个脚撑、两个供安放用的把手和一个拦截弹发射器,除此之外貌似就没有放下负责侦测抛掷物运动轨迹的雷达、供电用的电池等其他装置的地方了,然而却可以精准地拦截进攻方的一切投掷物,包括按理说射速会快到它反应不过来的爆破弹,并且早期版本的ADS还可以连续拦截东西而不带歇的——这么看似乎目前的充能设计倒是会河里一些。抛开这些细节不谈,育碧又在耶格的ADS上搞了次CG诈骗,在CG里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ADS在拦截投掷物时是以引爆方式进行拦截的,这一点也比较符合现实中APS的工作方式,然而CG里的电光火石到了游戏里就变成了一缕轻烟,怎么想都是很反科学的存在,只能说……是德意志科技的功劳吧。育碧能把德国干员做这么魔幻也很正常,毕竟是法国公司。

这效果要是应用到游戏当中绝对会很刺激

总而言之,耶大头的ADS肯定是以目前的科技无法实现生产的单兵道具,并且就算未来科技能够做出这一装置,实现效果也会有所不同(不然牛顿又得气活过来了)。而这种装置在现实实战中会有意义吗?这一点也很难讲。考虑到在现实的战斗当中敌人不太可能弘扬武德精神给你45秒的准备时间,士兵肯定只能在离自己很近的地方安装这种装置,而当这种装置拦截引爆手雷等爆破物时对于缺乏装甲保护的普通士兵来说肯定是非常危险的,考虑到这一点,还不如让士兵临行前在身上多揣几个wamai的印度飞饼呢……

五、天国的加拿大自爆兵(Buck):“万能钥匙”下挂式霰弹枪

现在是已经不用为这个疑惑了

Buck使用的特殊设备“万能钥匙”其实就是下挂式霰弹枪,在彩六小队里显得很是朴实无华(不过超级实用),原型是美军使用的XM26下挂式霰弹枪,大名叫做XM26 LSS模块式霰弹枪附件系统(Modular Accessory Shotgun System,简称MASS),别名也叫万能钥匙,5发弹夹,提供给M16步枪和M4步枪作附件使用,主要供给驻阿富汗美军使用(然而现在都撤走了)。之所以称它为万能钥匙的原因是这种霰弹枪能够快速破坏大部分的门锁而方便士兵进入房间,可以为进行城市近距离巷战的士兵提供相当大的便利。从外形来看,育碧应该是对XM26的造型做了缩小和简化。

XM26示意图

在彩六里,Buck使用的突击步枪C8-SFW的原型版本C8步枪其实就是加拿大版本的M4,由加拿大柯尔特公司(Colt Canada)生产制造。而SFW则是“特种部队武器”英文Special Forces Weapon的缩写,相比起初始版本的C8来说增加了枪管长度和枪支强度,进一步提高了射击精度。顺便一提,脚气拿的C7E其实也是加拿大生产的步枪,属于加拿大版本的M16、C8的前一代,所以其实应该管它叫加拿大长矛(doge),并且现实中许多特种部队也觉得它真的太长了(笑)。

加拿大柯尔特生产的C8,其与美国M4的一个重要区分标志就是枪身上的枫叶图标

长的吓人的C7,脚气拿的C7E对应的应该是其改进款C7A2

不过育碧似乎在对C8进行枪支建模时上不知道又有了什么小想法,刻意缩短了游戏里C8的枪支长度,导致C8的建模更偏向于柯尔特公司的Commando突击步枪(对,和偷车贼的Commando 9属于同一个家族,只是后者是采用了9mm口径的冲锋枪,结果育碧又TM出现神来之笔把它归结为突击步枪)。

彩六里的C8-SFW的枪管明显比现实原型要短一截

柯尔特的Commando突击步枪,最开始其实是按照冲锋枪的思路设计的

其实彩六里的枪支大部分确实是有原型可考,但在经历过多次魔改和平衡后,将它们与现实联系的话也存在非常多的嘈点,这个以后有机会再慢慢叙说。

六、夹子妹(Frost):标准MK2 LHT “迎宾踏板”机械陷阱

太君里边请

按照官方设定,夹子妹用的这玩意儿灵感来自于捕兽夹,按理说真夹到人的话那是得当场血溅三尺、骨筋寸断,整条小腿直接质壁分离,被夹到的人别说被队友扶起来继续战斗,能不当场休克就已经是天公包庇了;如果是像黑叔叔这种灵魂歌手被夹到的话,估计咆哮声整栋咖啡馆的人都能听个一清二楚。估计夹子妹念及是在演习,大家都是自己人,用的是纸板做的夹子。

如果夹子妹的这个估计只有深山老林里猎人才会乐意使用的陷阱设备放到当下现实中的反恐部队里的话,恐怕就和机枪哥抱着二战时的机枪反恐一样离谱。在现实中,凭借着人性阴暗面的出色发挥,当下供单兵作战使用的诡雷(在这里纠正一下我上一期文章的一个错误,诡雷装置在室内还是很有用的)、地雷等体积小巧、安放灵活的陷阱已经是千奇百怪、应有尽有(不过在户外环境中阔剑是最受部队欢迎的,毕竟简单高效),而夹子妹的这个夹子与其相比则就是马奇诺防线的存在了,单个士兵携带的话相当麻烦碍事(特别是如果还要像夹子妹一样多带俩),放在户外作战时能够覆盖的面积又着实有限,并且估计挺容易暴露的(如果是精英皮那暴露就真的是分分秒的事了)——毕竟现实中特种部队的静态视力绝对得拉满。说句难听的话,越共搞的竹签阵都要比这个有用得多。

现实中的捕兽夹基本上都是原型的,这应该是一个豪华版捕兽夹

哦对了,夹子妹用的斯特林冲锋枪也是二战那会儿留下来的古董货,这么一想其实夹子妹算得上是机枪哥的灵魂伴侣?

七、BB(Blackbeard):TARS MK0透明武装步枪护盾

恭喜你,现在保鲜膜只有20滴血了(悲)

U1S1,我还满喜欢BB这个干员的(因为保鲜膜真的救了我很多次命),所以每次提到他总觉得有些心酸,育碧的心太狠了,BB身上全是刀子啊。

说到枪上装着的护盾就不得不提到机枪护盾这个东西。这玩意儿也是历史悠久了,最远的甚至能追溯到十六世纪的英国。而在火铳技术发达的明朝,天才级别的火器专家赵士桢在发明堪称古代加特林的迅雷铳时就在它外边加了一个圆形盾,可以覆盖住士兵的上半身。

我大明,天下无敌啊!

进入近现代之后,随着连射机枪的发明,战争方式逐渐被改变,对在战场上作为固定火力点的机枪手的保护也很受各国重视。在一战的时候,战场上就出现了千奇百怪的机枪护盾(一般是要兼顾保护性与机动性,不然也是活靶子)。不过到了后期,随着机枪的不断改进,机枪护盾的形式逐渐固定下来,简化为竖在机枪前边的两块防弹铁板。这种保护思路一直延续至今,除了材质在不断改进之外,样子基本没什么根本性的变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二战之后固重机枪在战场上地位的没落,其现在已经基本变成各种载具机枪。

一战时毛子用的机枪

看样子应该是海岸警卫队?

在贴吧看到的国外一家公司研发的新型可折叠机枪护盾,感觉防护面积好像有点小……

而对于BB这种在步枪上装着的护盾,目前来说尚没有足够轻便的防弹透明材料可以实现它的“超薄”。以现有的材料技术水平来说,无论是用何种防弹透明材料,做出来的类似于BB的A4纸大小的防弹护盾都会非常的重,极其影响本来就装备繁多的士兵的机动性,让士兵成了活靶子(而从游戏里看,虽然装了护盾后BB的行动速度和开镜速度变慢了,但还没有对他做其他战术动作有太大的影响)。并且这种护盾很有可能做出来后跟BB的A4纸一样脆弱,估计就只够承受三四次打击,战术意义实在是很小。对于执行反恐行动的特种部队来说,使用这种护盾恐怕还不如选择相信最前面队友的全身防弹盾牌和自己身上穿着的防弹头盔与防弹背心。

顺便一提,像法国双胖头上戴着的M78F-1头盔(堪称GIGN标志物)上就挂着一块巨杰宝厚的透明防弹玻璃钢,它能够抵挡住9MM的帕拉贝鲁姆手枪子弹;而机枪哥头上戴着的令人印象极其深刻的K6电焊盔(估计不少人习惯叫它三级头了)则具有更猛的防弹性能,缺点也很突出:重(其实在彩六里全都屁用没有)。

八、女武神(Valkyrie):MK2“黑眼”摄像头

卡哇伊内

隐藏式摄像头这个东西没什么好说的,女武神用的这玩意儿放到现实当中恐怕还会被上级嫌弃做得太大容易暴露——而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女武神刚好隶属于特别擅长做各种花里胡哨的隐藏式摄像头的情报部门。

这可比黑眼难发现多了……兄弟们出去住酒店时一定要小心啊

比较bug的地方是粘性设计。黑眼这东西是个外表结构很简单的球,实在是看不出带有什么能够在扔出后被瞬间激发的粘性物质(并且还可以被捡回来再扔一次)而女武神将它随便一扔就可以吸在大部分物质表面,这实在是一个有些违背科学的设定,我唯一能想到的合理解释就是女武神事先在黑眼这个球上涂了一层超级流批的透明胶水,即使球与平面接触的那一点点面积也可以粘的很牢固,而女武神的手套经过特殊处理可以不受这层胶水影响。

类似黑眼的摄像头往往会在情报活动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而在战场上,无论是士兵还是部队都会选择使用功能更加全面、覆盖面更广的信息设备。尤其在室内作战时,黑眼的这种需要临时部署的固定式摄像头的实战意义更是会大打折扣。

顺便一提,谈到粘性设计时估计不少人会想到GTA5和看门狗里的黏弹,其实在二战期间就有类似的反坦克手榴弹。德三使用的是HHL反坦克手雷,需要步兵移动到敌军坦克附近利用前端的三块磁铁将它吸附在坦克装甲上(看过二战电影的hxd应该有见过),威力很强但流程设计可以说相当缺心眼,相当多的德三士兵死在了往苏联坦克粘这种手雷的路上。而英国人也发明了类似的粘性手雷,和德三的手雷区别在于这种手雷是真的使用了粘合剂。

德三HHL反坦克手雷,转自某乎,块头是真不小

九、巴西队长(Capitão):MK0战术十字弓

体验南美风情

可能不少人觉得活跃21世纪(其实可能是平行宇宙的21世纪)的反恐干员还拿着一把中古时代的冷兵器实在是有些……太过浪漫主义了(另外还有人竟然会觉得巴西队长之所以“只能”拿着把十字弩是因为巴西的财政问题,这就比较搞笑了),但在现实中军用弩确实是存在的,我国部队就有列装,但并非制式装备,据传价格相当不菲(不排除有路边社自媒体自嗨的成分)。军用弩相比起其他热兵器来说有着近乎无声、无烟、无火光的优点,但缺点也很明显:射程射速感人,装弹量很有限。所以军用弩的用途其实也是比较有限,除了适合在近距离潜入作战中使用外,在一些充满易燃易爆气体等比较特殊的环境中也可以安全使用。

另外,末日环境下也挺好用的,参考弩哥(doge)。

现实中的军用弩,讲真比巴西队长的弩帅多了……

一般来说军用弩造型都相当威武帅气,且都装有瞄准镜,而巴西队长的十字弩的造型可以说朴素到了简陋的程度,不禁让人怀疑他这把弩是不是自己做的。至于释放的窒息箭矢,工作原理也相当简单:通过迅速燃烧把区域内氧气耗光就完事了(虽然怎么看都像是把人给烧死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算一种化学武器了。

十、女鬼(Caveira):寂静脚步&审问

心肺骤停

这玩意儿就真的没啥好说的了,纯属个人的身体天赋,育碧魔幻打造,后来的卡其脱离太的羚羊也是一个道理。至于女鬼技能的冷却CD,知乎的相关问题板块下有答主吐槽过,但是这个是为了游戏平衡性而必须制作的设定,没有办法。真正值得吐槽的其实是女鬼的这个技能本身,按理来说降低脚步声这个要求对于当下大部分特种部队来说无论是从装备角度还是从战术素养角度来讲真不算什么难事,不知道怎么到彩六里就成了女鬼的专属了(后来水鬼也可以降低行动声音,把这玩意儿整成辟邪剑谱了属于是)。

至于审问这个设定放到现实的话就更离谱了,不知道为什么很少见到人在吐槽女鬼的这个隐藏技能的真实性(可能因为干员时间久远了吧)。像彩六里这些来自正规王牌反恐部队的精锐干员肯定都受过严格的反审讯训练,除此之外还有反战俘训练等其他类型的抗压训练,有时候这些训练堪称残忍,但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受训练士兵在真的落入敌人手里后经不住拷打把掌握的军事机密全部抖露出来甚至直接投敌。像彩六里女鬼的这种刀架脖子的简单粗暴的审问方式放到现实中对于这些精锐干员来说无疑等同于吓小孩。

反战俘训练,在军演中也经常会上演

这期漫谈就先做到这里啦,感谢各位hxd的捧场!

展开阅读全文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评论区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