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社经典大作《求生之路》系列
的精神续作《喋血复仇》已经开启B测两天了。小李我在之前拿到了激活码,也在今天体验了一番。作为同一制作商制作的本世代更新款,《喋血复仇》相对于“前作”确实有不少创新。但是
与黑盒已有的
两位作者精彩的评测中偏正向的推荐观点不同,我个人的观点实际是中等偏负向。如果B测STEAM有商店界面,我可能会打一个不推荐。当然,如果STEAM有中评的话,我更偏向于中评了。
下面我将按照程度划分来讲讲为何负面压过了正面观点,当然最后我也会“欲扬先抑”的。
(B4B为游戏的简称)
一、较高的定价
这是一个改了以后能极大程度上盖过其他缺点的风头,但是却也不属于游戏本身缺点的缺点。298的定价确实令国区玩家需要考虑一二。而有鉴于它的游戏类型,这个定价就显得更加微妙了。
298的定价,意味着他占了学生党月生活费的至少10%。(相信我,实际上月生活费超过2980的学生更是少数)这也令它的安利难度大大提高。作为学生时代和舍友一起GAME过求生之路的游戏玩家,求生之路是我少许安利成功的游戏了。而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的折后价极大的降低了其安利门槛。十块钱,去食堂吃顿好的也超过这个价格了。与之情况类似的还有骨折的BF1。但是直到我毕业,BFV我也没有成功安利出去过。原因你们应该也知道了。在消费观可能存在分歧的情况下,游戏定价过高将直接大幅提高安利的门槛。
当然,我认为如果想要求人家降价成求生之路的地步,这种想法也是滑稽可笑的。且不说求生之路是几年前的游戏了,人家当初刚发行是也绝不是现在的骨折价。因此,我个人认为国区定价在200元左右,会比现在的价格好一些。作为一个本世代的3A级别的联机新作,200的定价不至于过于埋汰自己。至于更低的定价就见仁见智了,作为消费者我自然也希望价格越低越好,但是理智也令我不会期待过低的定价。目前这定价有些令人望而却步,这也不光是我,是许多人共有的观点。
298的定价真的能让人无脑购入吗?
二、尚不明朗的复玩性
从目前的情报来看,B4B应该采取的是季票DLC制。如果你认为这一切有些眼熟的话,看看你是不是入手过
。(我入手过不过是EPIC送的)
僵尸世界大战这款游戏,我个人认为它很难称得上是一款成功的游戏。也许它的结局从独占一年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从L4D,L4D2绵延至今的长寿生命周期来看,引入玩家制作的创意工坊系统是对游戏的极大强心剂。如果只有官方的制作为游戏输入新鲜血液,它能为游戏延寿多久,我认为这要打一个问号。
而更深一层,哪怕创意工坊开放,从游戏制作引擎来看,制作者为这款游戏制作新东西的难度,可能也绝不同于L4D系列。仅仅依靠官方血液,这款游戏能走多远呢?我们拭目以待。
不过,游戏也有一些复玩性方面的加分项。看得出来,卡牌系统的加入是官方试图令玩家反复进行游戏的尝试之一,给予了玩家进行游戏时对游戏本身之外的额外的游玩理由:解锁新卡牌。而PVP系统也包含独立于PVE的卡牌系统(不过卡牌一样)。这两者,和两者的结合无疑能提高玩家一遍遍的重复游玩的欲望。但是它有多有效呢,只有时间能告诉我们答案。
它们能够多大程度上推动玩家一次次的游戏呢?
三、有些尴尬的武器系统与战斗体验
说了这么多缺点,我认为也该讲讲优点了。B4B为所有枪械武器添加了机瞄,我认为是好事。而它新添加了许多武器,也是值得肯定的。
从靶场的武器库可以窥知其繁多的武器
靶场二
靶场三
1.手感问题
但是也许是被COD系列养刁了口味,我个人认为枪械的手感相对偏玩具了些。而抛掉手感这种因人而异且虚无缥缈的因素,枪械的后坐力也是偏弱保软的。哪怕是RPK这种苏式轻机枪我也能轻松压住。这究竟是缺点还是优点,可能大家看法不一定相同。但是你说它相对于L4D系列的割草无双的手感吧,这俩差异还挺大,总之我觉得有点尴尬。打击感方面,我认为游戏的击中反馈做的还是不错的。音效也比较令我满意,但布娃娃系统的缺失无疑又是一个减分项。整体上我认为没大毛病,但是可以优化的部分颇多。
2.耐力系统
而战斗时,耐力系统给我的体验几乎完全是负面的。可以说战斗方面除了抠扳机和走路,其他行动几乎都离不开耐力。跑两步,人物就喘。大刀砍几下,人就累了。我愿意相信这是为了方便卡牌系统的拓充,但是一旦我拿L4D相比,这体验就是纯负面的。这意味着你跑步看风景的可能性没了。移动受限,要时刻关注耐力值。而你想像L4D一样做个吕布在世开近战无双,也不太可能。想象一个L4D2,它跑步要耐力,近战要耐力,甚至右键推击也要耐力......而这些都在B4B里成为了现实。在耐力值耗尽后,近战不仅是攻速降低了,伤害也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了。虽然近战吸血卡牌很香,但是吕布在世的乐趣可能要大打折扣。
有耐力伤害为9
无耐力攻速下降,伤害为3
3.配件系统
说到枪械的配件系统,这无疑是好事,它的加入为游戏添加了新的东西。但是它这个系统与塔科夫,PUBG等游戏不同,它的配件装上去就卸不下来了,除非用新配件顶掉。而更糟糕的是你得到的新枪可能有完全不合理的搭配,比如八倍镜喷子等。配件基本上除了买,捡不到。买还买不到想要的,每个安全屋购买点只随意刷两个配件。而配件槽也不怎么合理,不说有些枪根本没给一些部位的配件槽,激光居然是枪口配件,就很不合理。而前边说了配件卸不下来,这也意味着你购买的枪械以及为其购买的配件,都将在未来你换枪时作为沉没成本随风而逝。
下面给大家看一下套筒没皮轨装不了红点的Glock,以及占用枪口槽的激光。真是激光与消音不可兼得啊。
红点?不存在的
消音?还是激光?
你只能二选一了。
4.实际战斗体验
依旧以L4D系列为标准,个人认为以章节,小章为单位,B4B战斗流程偏短,而尸潮方面的表现力与实际体验也弱于它的老前辈。一个让人没有太多“蜂拥而至”体验的尸潮,还是有些缺乏冲击力的。而且难度的变化应该带来的是尸潮中僵尸数量的提升,而不是简单的改伤害。在节奏上,因为糟糕的配件系统让人纠结换武器的事,而游戏中繁多的道具也让初玩者眼花缭乱。这些都会拖慢游戏节奏,无论是游玩中的还是游玩心态上的。副武器不再是无限子弹,除非你用卡牌,代价是-20%的换弹速度加成。而双持也没了。子弹拾取变多了,但是大部分子弹堆加的弹药数量有限,弹药还简单的划分成了四种弹药,无法混用。这与L4D瞎突突后遇到子弹堆一键补满的体验差异颇多。而因为货币与购买系统的引入,整个游戏的补给方面的节奏创新很大,与其老前辈有较大不同。这种创新我感觉还好,但是它与配件系统一combo,带给人的体验还是负面的。
5.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
这些就都是些小毛病。比如武器的配件似乎只有枪口配件会改变武器外形,其他对外形无影响。空仓挂机没了,换弹在配件和卡牌的加成下快的像魔法,而战术换弹没了,膛内存不了弹了。枪机换弹了就得拉,一些半自动枪强行栓动或三连发等。
游戏中腰射散射是真的大,而且激光点不是腰射着弹点,我怀疑它只是简单的对数据有加成。
对了,我B测游戏过程中也闪退过一次。
一口气“抑”了这么多,我有点无心说好话了。我个人用移动网没开加速器玩游戏完全感觉不到延迟,而且我还排到过印度玩家(听口音猜的),也完全不卡,语音清晰。游戏的画质也绝对过了及格线,瞄镜反光甚至不是贴图。背景与游戏内风格也挺有感觉的,绝对不逊色与它的前辈。就是气氛塑造可能略有不足。创新也挺多的,我相信打磨之后会更好。
这里插一个个人推荐。八倍消音沙鹰是真的好用,打狙击子弹,伤害高,半自动,秒小怪。论弹匣容量强于巴雷特,还是半自动,不知道比栓动高到哪里去了。可以说除了对于特感的打击,沙鹰伤害远逊于巴雷特,其它我认为八倍沙鹰优势很大。哪怕是腰射呢,沙鹰就是手枪的优秀腰射散射。
八倍沙鹰
人称小狙
主武器因为换弹的问题,因此不推荐AA12以外的SG。其他的见仁见智吧。
总之,我对这个游戏的未来持谨慎中立态度。并且衷心的希望他不要步僵尸世界大战和超杀行尸走肉的后尘。
(以上仅为个人通过实际游玩得出的主观情绪占据主导并辅以部分客观因素的游戏评测,代表也仅代表个人观点)
(如果你认为我的建议还算中肯或有建设性,能不能卑微的求个点赞呢,有电电就更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