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经过去一半,谈到今年最受欢迎的国产游戏,你会想到哪一款?
是反封建破迷信的恐怖游戏《烟火》,还是一杯茶一根烟一颗星球铺一天的《戴森球计划》?
今年的独立游戏整体水平和市场反响都远超预期,仅今年半年的新游销量,加起来就超过去年全年的游戏销量总和。
根据国游销量吧统计的2021年上半年国产游戏销量数据,
以及我本人在行业内的各种信息搜集整理渠道,共同分析整理之下,我发现,
过去的6个月内,《鬼谷八荒》销量350万套,《戴森球计划》销量180万套,
《三国群英传8》、《恐惧之间》、《烟火》、《归家异途2》4款游戏销量均超过20万套。
过去半年内,PC端国产游戏销量总份数超过600万套,
而去年全年,PC端国产游戏总份数则是400万套。
2021年上半年国产游戏销售总额超过4.22亿元人民币,
其中,仅《鬼谷八荒》一款游戏,半年销售额就超过2.38亿元。
于是有了我们这一期的玩家侦探。
在本期视频里,我将从一个游戏从业者的角度,与大家聊一聊,
半年2个亿的鬼谷八荒,为国产游戏带来了什么。
好久不见,我是夜神,你的老朋友,一个做游戏的。
上线半年狂揽2.38个亿,平均每个月营收4千万,
销售渠道仅有STEAM一个平台的情况下,
九万两千条玩家评论硬生生地将这款国产游戏拉到了国产销量第一的宝座上。
鬼谷八荒毫无疑问是从【独立游戏】这个概念
乃至更久远的【国产单机游戏】这个概念诞生以来,
最为耀眼的一颗启明星,
与销量排名第二的《太吾绘卷》相比,
它的销量直接超出了足足一百万套。
可不要小瞧这一百万套,
光是第一名与第二名中间的差距,
就是像我这样的普通独立游戏开发者一辈子也达不到的地步了。
它所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让资本加倍地重视起独立游戏这个赛道。
自2018年《太吾绘卷》爆火以来,
平台资本与发行资本纷纷进驻独立游戏赛道,
但这种进驻更多的依旧是【新贵族们】的福至心灵和【旧贵族们】的一时消遣,
对于整个大环境而言,独立游戏依旧是一个不赚钱的东西。
用我的一个做手游的朋友说的话讲,
你们做单机游戏的,哪怕最赚钱的那一款,一年下来也才赚了七千多万,
每个月连八百万都赚不到,在手游里一个二流手游都比不上。
他所说的那一款【最赚钱的游戏】,自然就是《太吾绘卷》了。
他是有资格这么说的,因为他所在的公司不过是一个二线的手游厂商,
但每个月的流水都在千万上下浮动,自然就觉得,
单机游戏的盘子实在是太小,实在入不了他的法眼。
这样的观点也代表着老一辈渠道人和手游人的普遍认识,
在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发行和资本提前布局独立游戏的同时,
更多的老牌资本对整个独立游戏行业的现状乃至未来依旧是嗤之以鼻的。
我曾经填写过这样一个调查报告,报告来源是一家老牌的游戏媒体方。
他们在报告中这样问道,【你认为国产独立游戏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而答案的三个选项大致是这样的三个意思,
【A. 独立游戏前景惨淡;】
【B. 独立游戏短期内状况惨淡,但未来将会有所发展;】
【C. 独立游戏短期内状况惨淡,但长期内将会迅猛发展;】
当时我做调查问卷的时候就跟朋友吐槽,
说我不能选一个【现在的状况就很好】吗?
朋友说不能,因为那得看跟谁比。
哦,确实,毕竟除了独立游戏,还有手游端游和页游。
但是这样的情况在2021年过去半年之后,完全不一样了。
首先发生的事情是老牌手游资本纷纷进驻独立游戏赛道,
在手游领域拥有无限光环的数家资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直接吃下了多个独立游戏开发团队。
投资,预付,版号,宣传,研发自由,销量级别……
你能想到的对于一个独立游戏研发团队来说重要的内容,
它们都会径直地直接承诺给这些独立游戏的研发团队。
而已经进驻独立游戏赛道的各家资本,相较于往年,
也给各家研发提供了更加优渥的条件和更加开放的合作姿态。
说到这儿你也许就要问了,
哎,夜神啊,这些行业内幕你说起来一套一套的,
我怎么知道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这个时候我就要以自己的例子现身说法了啊。
作为一个独立游戏开发者,我手上姑且算是有过7款成功上架的STEAM作品。
2021年上半年,一共有4家财投资本找到我,洽谈投资与合作的相关可能。
而在2020年全年,这一数据仅为2家。
有8家游戏发行机构找到我,希望洽谈过往作品与当前作品的海内外代理权限,
在2020年全年,这一数据也仅为过往6个月的一半。
最近一段时间也向认识的很多开发者朋友和发行朋友了解情况,
大家普遍认为,今年是独立游戏从业者拿投资最容易的一年。
在鬼谷八荒与戴森球计划刚刚上线的那三个月里,
资本就像疯了一样,天天急火急火燎地到处找研发CP,
最近几个月才稍微降温冷却一些,开始成体系有计划地来寻找研发方。
几分钟之前我们聊过一个做手游的朋友,如今这个朋友的手游公司营收如何呢?
其实还是差不多,每个月几百万流水,有稳定的中R大R,
但是旧的产品上线几个月后就暴死了,现在公司运作的是一个新的产品,
也是刚刚拿到版号,估计上线几个月还是一样地要换新。
前几天我问他现在对于独立游戏行业的看法,
他说,我就知道你在这儿等着我呢。
鬼谷八荒6个月2.4个亿每个月四千万流水是人家鬼谷八荒的,
关你夜神说话什么事儿?你做的游戏不是一样没人玩?
于是我就问他,你们公司八百万月流水跟你又有什么关系呢?
然后他把我好友删了。
这个故事固然是个段子,但是也能够体现老牌资本后知后觉和拒绝接受新生事物的特质。
《鬼谷八荒》和《戴森球计划》的爆火固然让一批新的资本进驻独立游戏赛道,
也让已经在行业里扩张的资本加速自己的扩张速度,
但依旧有很多老牌资本还是屁股挪不动窝,
觉得独立游戏不过是小众市场的小众蛋糕,
即使做得再大,也不如手游蛋糕的百分之一。
对于这样的资本,我只能说:
时间会证明一切。
2018年9月发布的《太吾绘卷》销量200万套,
2021年1月发布的《鬼谷八荒》销量350万套,
2年不到,独立游戏市场头部产品的销量增幅175%,
谁能说,到2024年,一款新的头部国产独立游戏销量到不了500万套呢?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晚起的资本只能被傲慢饿死。
只有尊重客观数据,尊重市场变化的从业者才能更好地拥抱未来。
当然,头部的繁荣昌盛并不能代表行业的整体从业者水平。
过去的几年间,每一年,新增的STEAM游戏数量都比去年更多。
截止2020年底,STEAM上拥有的游戏总量已超过5万个,
而这一数据,在2019年底是3万,在2018年底则是2万。
如今,平均每天有50款新游戏在STEAM上架,
而在两年前,这一数据只有25款。
这自然代表着STEAM这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与开发者们对STEAM的认可,
但与此同时,也代表着,在看似光鲜亮丽的头部产品销量和汹涌的资本投资之下,
那些普通一些的腰部开发者与尾部开发者们,所面临的某种困局。
独立游戏作品越来越多,但每天的热门新品榜单却只有那10个位置,
有人站在阳光里,就有人站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当中。
目前STEAM上的国产游戏总量超过4800款,屏幕前的你知道其中的多少呢?
那个词语叫什么?哦对,内卷。
独立游戏行业的蛋糕越来越大,但行业的内卷也同样越来越严重。
赢家通吃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而那些到不了头部的开发者们,
又要如何应对如今的STEAM开发新形势呢?
2021年上半年,《鬼谷八荒》350万销量,《戴森球计划》180万套销量,
然而,排名第三的《烟火》销量已经只剩下25万套,
到排名第七的《言出法随》,销量已剩下不到3万套。
国游销量榜单之外的芸芸众生们则更加寂寥,
在2019年年底,我做过一期与独立游戏市场有关的视频,其中讲到,
2019年底,STEAM独立游戏销量的中位数已经不到500。
而这一数据,在2021年则更为严苛,这一数据在今年的统计为300。
也就是说,只要你的游戏上架STEAM,销量在300份以上,
你就已经超过了一半的独立游戏开发者们。
更有趣的是,只有销量超过1000份,STEAM才会退还开发者们的上架费用,
这一费用是668元人民币。
一半的开发者无法从G胖手里拿回他们的100美刀。
但仍有前赴后继的理想主义者们愿意前往STEAM这一凶险的沃土,
无数的人倒在了追梦的道路上,但这才让梦想的果实变得更加甜美,不是吗?
做游戏这件事情对于非头部的玩家们来说的确越来越难,
但对于这种困难的应对和突破,不也是我们获得成长的必经之路吗?
上个月朋友给我送了一台新的2K显示器,换掉了我的老旧1920p显示器,
这个月我为了这台显示器专门买了一台新的数位板,
换掉了我原来用的入门级的小板子。
至少在我这里,我是不会放弃对于独立游戏的创作与追寻的,
如果做独立游戏赚不到钱,我就从别的地方搞钱开发,
做视频,接外包,写小说,跑商务,接商单,能赚钱的活动我都接。
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怎么可能赚不到够自己开发游戏的钱呢?
如果做独立游戏需要越来越多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那我就去学。
曾经的我完全不会画画,这段时间也拿起笔,开始学习像素画的绘画技巧,
趁着年轻可劲儿地造,万一一不小心就把自己学成大佬了呢?
开发游戏虽难,但热爱本身,又什么时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如果喜欢一件事情,再难,也无法阻止我们前进的步伐。
我是夜神,是个玩家,也是个侦探。
独立游戏开发之路,我与你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