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标签:开放世界/水底/生存/探索
作者:游信APP编辑 山若有眠(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三五七游戏网)
深海恐惧症是吧?
如果要让笔者列出一个以“心惊肉跳”或是“鸡皮疙瘩”为题的游戏清单,那么18年由Unknown Worlds Entertainment工作室制作的《深海迷航》绝对能够名列前茅。作为一名病入膏肓的深海恐惧症患者,这款以海洋生存探索为核心玩法,被玩家称之为《美丽水世界》的游戏于笔者而言不仅与“美丽”扯不上半点关系,甚至还有些骇人。它就像是一杯鸩毒,仅仅是潜入海域的一刹那就足以让人原地发病:在仓皇失措中,行云流水般地完成Alt+F4的惊人操作。
对于深海恐惧症患者而言,漂浮的海藻就像是长满触手的怪物
时至今日,笔者依旧会不时回忆起初遇《深海迷航》时,那种被“被水淹没,不知所措”所支配的恐惧:整个人如一粒轻砂般漂浮在无尽深渊般的汪洋中,时刻提防着黑暗中传来的阵阵嘶吼——不过这并没有为我与这款优秀的作品之间的缘分画上句号。恰恰相反,在不断地尝试着去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沉浸下来探索与感知这个被汪洋大海所覆盖的异星世界后,那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封闭想法便会如同浮于水面的泡沫般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愈发沉稳的心境和一次又一次朝着未知海域进发的决心。
毫无疑问,《深海迷航》是成功的——这种成功在帮助Unknown Worlds Entertainment收获大量认可同时,也让续作的研发进程受到了来自玩家群体的关注,催促甚至于质疑。也正因如此,身为后继者的《深海迷航:零度之下》(后简称《零度之下》)早在19年EA发售阶段便承载了远超于本身之外的压力:究竟是狗尾续貂,还是又一场令人难忘的梦幻旅行?
你好,4546B!
作为《深海迷航》的正统续作,《深海迷航:零度之下》再次将故事的发生地设置在我们已无比熟悉的4546B行星。不过有所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将跟随着有名有姓还有配音的生物科学家罗宾·阿尤的脚步,一同前往这颗蔚蓝星球的北极地区。在建设自己的基地,利用资源打造探索装备的同时,于这片陌生的海域中寻找一切可能的线索——以揭开自己姐姐的死亡真相和隐藏在4546B背后的深邃秘密。
相比于前作开场中逼仄狭窄,仅能通过屏幕震动和人工智能发出的警报来传达慌乱情绪的逃生舱,《零度之下》给笔者的第一印象可谓相当震撼:浩瀚无垠的星宇、几乎占据了半个屏幕的巨大白色行星、洁白冷冽的冰川地貌与划破天空如烟花般迸射开来的陨石......而在几乎是一气呵成般地结束了开场铺垫之后,《零度之下》又马不停蹄地向玩家呈现出了其虽算不上新鲜感十足,却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那部分内容。
起码通过《零度之下》的开场,我们知道了我们是谁,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欢迎再次来到美丽水世界
作为《深海迷航》故事的延伸,本作毫不掩饰自己对前作在既视感与机制层面的复刻。抛开理所应当具备的视觉效果升级,无论是标准的球形逃生舱,还是分布在浅海区域,五彩斑斓的动植物,抑或是几乎一模一样的系统功能——《零度之下》乍一眼看上去与前作几乎如出一辙。而在笔者反复对比之后,也发现两作在基础的“生存建造”体验这块,确实没有太大的差别。这意味着:如果你是从《深海迷航》一路摸爬滚打而来的老潜水员,快速在《零度之下》中找准方向或许并不是什么难事。
扫描仪在本作中依旧是前期必不可少的工具
当然,这并不代表本作只是又一部被单拎出来,冠以新游戏之名的大型扩展包:《零度之下》一方面大方地继承了《深海迷航》中最具魅力的那部分元素,另一方面也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上改善了游戏的游玩节奏与风格。
例如在地图探索和材料获取上,本作就有着更为友好的体验。由于整体体量较小,《零度之下》有着相较于前作而言更紧凑、层次更加鲜明的资源生态布局。在视觉感知更为清晰的地貌环境中,你几乎找不到前作《深海迷航》中那些常用作扩充地图面积的大片光秃地貌。
诸如铜、钛、银这类前期极为重要且需求量巨大的基础材料都能够在围绕出生点三百米以内的范围内轻松获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在前作中常常出现的、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无效探索的问题,也在相当程度上避免了玩家“万事俱备,只欠一铜”,满心欢喜却无功而返的焦虑心情。
在熟悉了游戏的资源分布结构后,自然也就可以吃喝不愁地live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不得称赞的是,对于深海恐惧症患者而言,《零度之下》也展现出了更加人性化的一面。不同于《深海迷航》中,那个在入夜之后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宛如巨兽之腹的海底世界——即便在深夜,《零度之下》中的大部分区域都有着相当不错的能见度。
这种更为人性化的改进,同样也体现在曾经让玩家们“既不敢远观也不敢亵玩”的深海部分。在大部分需要深度垂直探索的区域,往往都设有大量落脚点或是明亮的洞穴以供玩家调整自己的心态或是提供安全感——如此一来,前作中那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完全丧失空间感知的危险情况也随之大大减少了。
即便是夜晚,浅水区的能见度也相当不错,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被偷袭了
这里的北极不太冷
“零度之下”意味着在生存模式中,玩家除了要像往常一样保证身体营养水分充足之外,同时也要在进行地表冰川的探索过程中时刻关注自身的温度水平,并将之维持在一个安全的阈值。
这可能听起来好像和在水下活动时所需要维持的氧气是差不多对等的概念,但在实际游戏过程中,“温度”这一生存属性的存在感其实相当薄弱,先不提温度下降的速度极为缓慢且恢复的手段遍地都是——在水中你甚至不会受到温度的困扰,游戏中也并没有面积足够大的地表区域供玩家进行长时间的深度探索。
简而言之,《零度之下》虽然设置了这么个与地表相关的生存属性,但其实重头戏始终还是围绕着水下进行展开,和贯穿始终,让人十分困扰的氧气比起来,“体温”系统不免显得有些多余了。
这种长得像“小太阳”的植物在陆地上几乎随处可见
在营造极致的孤独氛围方面,《深海迷航》绝对称得上是生存游戏中数一数二的好手,并且为了坚持这一形象,Unknown Worlds Entertainment甚至不惜与玩家的呼声背道而驰,至始至终都不肯给游戏开放联机模式(笑)。
虽然依旧没有联机模式。但Unknown Worlds Entertainment在《零度之下》中总算是“有所让步”:比如实实在在能够见着面,说上话的NPC与一位“灵魂伴侣”:玩家在游戏流程中能找到一处失落的外星遗迹,并与一名外星人完成意识上的“合体”。
而在此后的流程中,这名外星人会不时就你的行为和所处的境地进行评价或吐槽,并且在整个剧情中都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虽然游戏大部分时间依旧是玩家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但不得不承认: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下,能偶尔听见一次活人的声音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能在水下300米看见活人真是太棒了,哪怕她上来就叫我滚
当左上角出现紫色图标时,就代表着这名叫艾安的外星人在与你对话
结语
综合而言,虽然没有《深海迷航》那样能够轻松让人沉迷上百个小时的庞大体量,但《零度之下》绝对是一款合格的续作。更加迷人的海底世界、层次更加鲜明的探索区域以及紧凑的资源分布无疑让本作在整体节奏和视觉体验上增色不少。而在此基础上,丰富且目标清晰的剧情内容也极大地提高了游戏的引导性,即便是从未接触过前作的玩家也能快速上手,在这美丽水世界找到自己的前进方向。
从惧怕自然,到勇敢地面对自然,到最后敬畏自然。正所谓恐怖游戏的最高境界,就是教会人勇敢,我想这也是这个系列能够让无数玩家深深着迷的原因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