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盒
游戏玩家的必备应用
立即下载
扫码下载小黑盒APP
发现游戏 分享快乐
Steam夏促:联机FPS推荐

这份不完全清单包括了steam夏促打折的娱乐向FPS和战术拟真FPS,我比较熟悉的放在前半部分,不太了解的放在后半部分。



EA的招牌:战地系列迎来了史低。发售于2016年的”战地1“背景设置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玩家可在横跨欧洲的各个战场体验64人作战,包括经典的征服模式和全新的行动模式。革命版包括全DLC及大量历史武器。我虽然在橘子平台玩了200小时,不过趁着打折在steam上又买了一份。根据steamdb数据,战地1目前在线人数在2000至1万之间浮动(这个统计应该不包括烂橘子平台购买的玩家)。战地系列挂哥比较多,推荐玩家去私服玩。新手不推荐玩栓动步枪,侦察兵武器的弹速和子弹下坠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我自己一年多没玩,刚从”人间地狱“那边回来,栓动步枪就屡屡打不中人。新手可以从突击兵的自动武器玩起;支援兵记得选弹药箱(弹药包不会补充投掷物)。征服模式如果看不见人就死的话,可以尝试行动模式:交火区域比较集中,击杀的机会多一些,方便快速熟悉武器。


另外战地1的剧情模式做的也比较出彩,包括坦克和空战,视觉效果惊艳。如果适应不了联机游玩的话,40元过一遍单人战役也算是划算的。



这款游戏可能是我玩过时长最长的正版联机FPS (标准版预购,1200+小时)。发售于2018年的“战地V”一波三折,从”红魔玩家没有预购奖励“到几次乱改ttk,再到挂哥横行,最后DICE工作组停止了游戏的后续内容更新(到突尼斯战役就为止了),免费更新”Tides of war"的大饼都没有实现。不过目前“战地V”正迎来史低,steamdb上显示玩家数在3000至1万7之间浮动 (应该也是不包括橘子平台购买的),也是比较热闹的。想尝试一下魔幻二战的玩家可以购买,不要进官服就是了。和“战地1”相比,“战地V”的武器要少很多,有些还是直接从上作搬过来的(Selbstlader M1916,说的就是你),或者是换皮武器(MP34和EMP,至于么),游戏性上来说要比“战地1”差一些。而且画面风格过于鲜艳(3,4都是冷色调,1已经开了这个头,但一战背景还是灰头土脸的,到V就彻底放飞自我了)。还是推荐新手玩家从自动武器开始玩起,突击兵的第一把枪和stg44万金油武器,医疗兵Tommy Gun有大弹鼓,百式冲锋枪无后座,南部2式noob gun(现在不知道削了多少,好久没玩了)以及支援兵刘易斯机枪加三倍镜,这些都是比较容易上手的武器。此外,“战地V”的载具有弹药限制:坦克炮弹和机枪弹打光以后要在维修站补给。我不止一次碰到维修站被打炸,友军没人修,只能自己停在旁边下车修理,结果转眼坦克就被友军抢走开炸,真是记忆犹新。所以新玩家看到坏的维修站,过去按下T,修一下,装甲兵会感谢你的(这个和“战地1”不一样,“战地V”所有兵种都有维修工具)。载具新手推荐征服模式使用比较灵活的轻型坦克,突破模式使用重型坦克。


“战地V”的单人剧情质量要相对差一点(序章还不错,挪威那个完全就魔改历史,北非那个还凑合,法国那个剧情还行但玩法实在是单调,“最后的虎式”如果忽略换皮美军的话还可以)



Offworld工作室的战术拟真三部曲又打折了。“战争附言”对折史低。作为一款战术拟真射击游戏,入门门槛比较高,玩过Squad的玩家应该会轻松上手。“战争附言”包括了横跨西线战场的三个章节(市场花园,40年法国战役,44年诺曼底)。这款游戏有着战术拟真射击的所有特点(难点,劝退点,随便你怎么说):一枪死,地图大,树丛多,载具强,对局长,要开麦,要配合。如果玩的下去的话,游戏沉浸感很强。许多地图都是高度还原历史场景的(比如诺曼底咖啡馆,和“兄弟连”里的卡朗唐战役那集一模一样)。我自己打了150小时仍不敢尝试小队长(就试过一次)和指挥官。新手进游戏别选特装,老老实实玩rifleman,听清指令跟着小队长跑。有美军的图选美军:半自动加兰德在巷战中还是比较好使的。这款游戏是Offworld三部里优化比较好的,我自己配置是9代i7,双通道16G内存,1660ti笔记本,高画质(不是最高)基本上能稳定在50-70帧之间,激烈交火会偶尔掉帧。目前这款游戏不温不火,玩家数量每日保持在数百(这两周应该会稍微多点)。


推荐有耐心,空闲时间比较多,有耳机的玩家尝试。



Offworld战术拟真系列的最新游戏,发售于2020年秋的"Beyond the Wire"(“越过壕沟”)在线人数一直很惨淡。这款游戏发售当天我就购买了,打了100小时出头。BTW节奏比Squad和PS要快得多,上手也更容易。不过作为一战背景的战术拟真射击”,这个游戏和上面的“战地1”差别比较大。虽然地图不大,交火区域密集,游戏模式线性,但是一枪死和准星晃动这些拟真因素还是保留了,没有打过类似游戏的玩家可能会不适应。BTW与PS和Squad的另一点区别是没有兵力限制,因为一战就是绞肉机,堑壕战就是靠填人上去赢得,制作组也是变相鼓励玩家积极冲锋,而不是蹲在后面打黑枪。BTW的近战在游戏机制中非常重要,有时战壕内互射一通后两边都马枪,就可以用刺刀冲锋打对方一个出其不意。建议新玩家不要害怕近战,近距离直接刺刀冲锋或者用弯刀砍上去要比拉栓装填有用的多。游戏同样有着不同兵种:步枪兵是作战主力(你的枪是栓动步枪,但是不要把她当狙击枪用,要把她当自动步枪用,积极压制敌人,觉得哪里是大概敌人露头的地方就来一枪,反正现在不打等下也没机会了);机枪手负责压制敌人(短点射就行,别一下子打空了,尤其是德军麦德森机枪);掷弹兵负责端掉敌人火力点(打的太近是不会爆炸的,掌握好距离);医疗兵负责救援倒地友军(死在路中间没掩体的就别拉了)。此外还有机枪组,炮兵组,指挥官和通讯兵这些。在BTW中你一局会死很多次,你的友军和对手也会死很多次,这个游戏的本质就是真实战场氛围,和消耗兵力或者kd什么的无关。游戏在线人数很少,目前由于促销,总算到了平均100-200在线人数左右。在美服玩需要一定的英语交流能力(至少听得懂小队长在说什么就可以了)。


推荐心态比较好的玩家,以及想体验真实版毒气,炮击,机枪压制和炮灰冲锋的玩家尝试。50块钱一口气玩20小时也不亏。


“战术小队”我玩的少(小于20小时),没什么话语权。这款游戏的背景是现代战争,拟真程度比较高,机制也相对上面两个要复杂不少。游戏地图是100人大战场,包括南亚,中东,东欧等等地图。强烈推荐玩家开麦,团队协作游玩。当独狼没什么意思,抱团冲锋比一个个上去送死效率要高的多。美服开麦的小队长基本上都是知道要集合班组成员一起进攻的,不开麦就没什么游戏体验了。”Squad"上手难度比PS要稍微低点,自动步枪一般需要2-3枪击杀,受袭时还是来得及反应的。这款游戏的优化和PS差不多,有的玩家反映说“Squad"优化更好(PS在我的计算机上更流畅)。相比Offworld另外两个游戏,一大优点是玩家数量多,找服务器比较容易。


推荐喜欢现代战争,有耐心,有时间的玩家尝试。


这款游戏的拟真程度比“Squad"系列要低不少,上手相对容易。背景是1944-45年的西线战场,玩家可扮演德国国防军或美军,在犹他海滩,许特根森林,卡朗唐,紫心小道等著名战场参与历史战役。HLL的一大亮点是1比1绘制的地图,高度还原真实战场,缺点就是地图大而空旷,不能钻树林子导致有些地图缺乏掩体(说的就是你,Foy),新手容易稀里糊涂看不见人就死了。与之前提到的战术拟真FPS类似,也有兵种机制并依赖玩家沟通合作。推荐新玩家紧跟友军,能大大增加发现敌人的几率和交火中存活几率。HLL将在7月底结束Early Acess,并带来东线战场的内容(目前可以看到库尔斯克的内部测试视频)。游戏优化一般。目前正在免费周活动中,还有两天截止。




这款游戏是我玩的比较久的FPS之一,目前也是史低折扣。背景是60-70年代的越南战争,战术拟真射击,节奏快,对玩家位置感和地图理解能力要求比较高。也是一款要投入一定时间才能体会到乐趣的游戏。玩过”红色管弦乐队2“的玩家应该会容易上手。优点是配置要求较低,玩家在线数量比PS和BTW要高,比HLL和”Squad"要低。不过社区环境比以前要差一些,有时候会碰到不友好的玩家。我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有比较详细的入门介绍:拟真射击(军事模拟器)入坑指南



后半部分都是我没玩过/基本没玩过/没买的游戏


一款老游戏,不过在线人数仍还相当不错。“叛乱”着重于CQB战斗,入门难度在上面介绍的战术拟真射击之下。配置要求低,虽然画面有点过时但游戏性仍相当优秀。



“叛乱”的续作也史低了,“沙漠风暴”的画质有所进步,游戏特色是近距离的巷战,CQB战斗,和前作类似。工作室也一直在更新内容。游戏有等级系统,皮肤等等,属于难度较高的娱乐向FPS。配置要求不高。



几乎是战术拟真FPS的天花板,"ARMA3"的大量DLC和社区模组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可玩性。这款2013年的老游戏还在继续发光发热。



融合了RTS和FPS元素,这款类似“彩虹六号围攻”的游戏有着更高的拟真程度。游戏欠打磨,bug较多。



接下来还有一些:

其中“彩虹6号围攻”没玩过,不胡乱评价了。”战地3“似乎在烂橘子支持方面有点问题。”腐蚀“着重于生存内容。”光环“系列画质有点老,但游戏非常经典。"猎杀对决”据说外挂横行。


以上内容如有错误请指正。



本文作者Panzergrenad1er

展开阅读全文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评论区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