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话:一个人单身久了,就会逐渐将自己封闭起来,更可怕的是,这种封闭会自我增长并且陶醉。倘若,我们能够让自己永远处在这个封闭的罐子里,倒也无妨,然而现实是,总会有人让我们小鹿乱撞。
大家好!我是 ToddMark (公众号同名首发),一个走在心理学路上的小学生。
1.毕业季,既是分开,也是重开
关于是不是应该告白,我的答案是根据具体环境而动态变化的。这些答案并不前后矛盾,因为它们的目的一致:都是为了让我们有可能或许更多的幸福感。
勇于追求自身的幸福,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不过在情愫未开的人们心中,这是一种打扰,甚至是一种妄想。
大可不必如此。如果你能够正视自己的内心,坦坦荡荡爱一个人,而不是馋她的身子。哪怕你们只是前一秒钟认识,你的告白也会充满了温情。
而情感的温度,是会被敏感的人准确捕捉。所以,当对方跟你是同样的人时。你的告白,顺理成章的就成了你们的约定。
尽管告白需要斟酌,但我们却有以简驭繁的一招:遵循自己的内心。倘若你没有十足的动力和永远,只要有徘徊,那么请停留在原地。
因为此刻你最需要的并不是告诉对方,你有多少丰富的情感。而是搞清楚自己,有多少是爱,有多少,是欲。
当然,如果你们即将长久分别,以过往种种的经验来看。“自私的”告诉对方你的感情,是给自己未来一个解脱。
有极少数的幸运儿,在这个时刻也能收获到爱情。然而更多的现实意义,是为了给将来的自己一个不后悔的理由。
在时光机没有发明之前,告白,永远是一个冒险的行动,但心跳回忆带来的快乐,不也源于此吗?
2.你需要用一点“诡计”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是一段流传甚广的口头禅。但是我很不喜欢。这话不仅仅物化了情感,同时也贬损了男男女女作为人的基本人格。
当然,听话听音。其实这八个字里面,是有那么一丁丁点道理的。今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剖析一下,这一丁丁点道理,能给我们的异性交往带来多少惊喜。
就像这一小节的题目,“诡计”就是我们需要了解的一点东西。
这样的感触,来自于一位粉丝给我的私信,大意是如何跟陌生女孩发生联系。
我们需要达成一个共识:任何人都不能保证一定能获得某人的芳心和认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某个场景之下,尽可能的扩大这件事的成功率。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做到“不尴尬,不唐突,不冒犯”这些基本的感受。
我很喜欢把情感早期的交往比作一种捕猎行动,请注意,这并不是物化男女双方,我所指的捕猎,是在精神和心灵上的躲避与进攻。
这种活动带来的刺激,如同捕猎一样。悬疑,谨慎,收获,满足。
我们先来举几个反例:
- 美女你好,加个微信认识一下?
- 你好,我觉得有眼缘,认识一下?
- 你好,天气不错(??)认识一下?
上面三句,如果你能感觉得满满的不适与尴尬,说明你是一个细腻的人。尽管上面的例子是反例,但并不是说不能用。有时候,直接的袒露目的,也是没有策略的策略。
如果你能理解“没有策略”这种方式,就能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人竟然也有男\女朋友?”,这样的感慨了。
社交,社交。本质是一种交换,而且绝大多数情况,这种交换不会平等。也只有不平等的交换,才会让关系逐渐深入。
所以,你需要在陌生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价值,或者引导对方产生价值。
表现自己的价值,很好理解,帅气,多金,等等那些表面的优势,都可以尽情展示。而另一种策略,引导对方产生价值,就需要一点儿技巧了。
通常的例子,我们需要学会“示弱的求助”。比如,如果你在体育课上认识了一个女孩子,苦于无法开启你们之间的联系。
冒冒失失上去要联系方式只会留下一般追求者的印象,同时如果第一印象不好的话,很容易让对方产生戒备心理。
更好的方式,是掩盖自己的意图。比如:假装自己上节课没有来,想咨询一下关于上节课的内容。
不用担心这种蹩脚的借口被拆穿或者不够精巧,实际上,这一层“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理由,正是两个人心照不宣的靠近。前提是,对方并不排斥你。
3.喜欢,是会写在脸上的
如果有这样一个世界:人们的胸前长着一个颜色器官用来表达情绪。喜欢对方的时候,是红色;生气的时候,是黄色;失望的时候,是黑色。
或许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简单,不再需要揣测和期待,当然也就少了些惊喜。事实上,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个人对你的感情,也是蕴藏在微表情里的。
微表情有一个最大的误解,就是把某一类人的特征,当做判断某个具体行为人的准则。
微表情的观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校准的。像一辆跑车一样,最佳的调校不是纸面上的数据,而是赛道上实际的花掉的时间。
比如,我们常常说的耸肩,双臂环抱表示否定。但有人的耸肩会伴随着惊讶与紧张,有人交叉胳膊,也并不是否定,而仅仅是为了舒服一点。
喜欢一个人,花点时间去观察对方的表情和情绪,自然也是一件乐在其中的事情。
文章到此结束了,感谢你的打赏收藏和点赞。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如果你有情感的疑惑和问题,也可私信我交流。我们下期再见 :)
书籍推荐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告知后致歉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