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是我吉村你椿待。总所周知消焰器将会改版,但官方只是很粗略的给出一段很粗浅的文本描述:
消焰器
·降低垂直后坐力的速度和强度
(新版本的消焰器直至目前官方也没有给出实际的数据,但我就以本次的测试到大概的数据是:
首发垂直后坐力降低大概20%整体垂直后坐力大概降低15%,并且失去原本了对前期弹道的拘束这个隐藏效果。)
补偿器
·降低水平后坐力的速度和强度
(但很明显补偿器这里就是个文字陷阱,因为本来补偿器的作用就只是降低水平后坐力,所以就补偿器来说育碧只重置了补偿器效果的文本,真有你的阿育。)
详细测试效果可以继续观看本文↓
又是熟悉的众所周知,曾经的万金油枪口将会何去何从?
很高兴育碧对枪械配件的修改,让我有机会和理由重置一遍枪械测试,既然是重置当然会完善一些以前被吐槽的问题,这次图片数量我会尽量压缩精简与严谨,当然假如大家不爱看那我就只能取消这个计划咯。好了不多BB,直接开始测试。
我接下来就会把女灭霸和SAS干员的枪械测试一遍,让萌新和大佬们都能更清楚直观的感受到不同武器不同配件的后坐力,让大家更方便的选择枪械配件。
另外测试的枪械每次射出的子弹一般为总容量的一半。全自动枪械射击距离为10米,狙击枪射击距离为15米。
1.SPEAR.308
垂直握把各枪口效果预览
垂直握把后坐力扩散对比
新老版本垂直握把对比
SPEAR.308TTK
个人观点:进攻方的渣渣枪,射速较慢TTK高,不过得益于之后的血量改版刚好过了42的伤害阈值,全甲3枪在防守方里会是一把可以媲美416和AUGA2的自动步枪,并且本身垂直后坐力优秀水平后坐力也完全可以接受,首发后坐力也极低,再加上新干员奶妈的属性目测会是R6未来里的新手之友。
配件方面:可以在这里先以个人感受来讲一下,就目前测试的第一期来说我是极不看好新的消焰器的,理由我会在文末解释。(配件个人因素其实占据比重较大,假如友不认同的观点的话,我认为你的观点是绝对没问题的。)
所以因为本身垂直后坐力和首发后坐力都不高的原因我会比较推荐垂直握把+补偿器的这个组合。
2.L85A2
垂直握把各枪口效果预览
垂直握把各枪口后坐力扩散对比
新老版本垂直握把对比
L85A2 TTK
47高伤害,可惜射速偏慢只有670,好在后坐力扩散异常优秀,首发上跳也不会很大,除了整体弹道偏向左边横移外没有太大缺陷。属于下限低上限低的一把基础型枪械。
配件搭配方面我比较推荐补偿器,因为本身后坐力和扩散已经足够优秀,只是射速和相对较为严重的弹道偏移,装上补偿器后不仅偏移幅度减小对于整体扩散也有了很大的约束作用,所以我推荐补偿器。
当然如果说纯架枪架点制退器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这把枪后坐力扩散本来就很优秀,所以配什么配件都无所谓。
3.AR33
拐角握把各枪口效果预览
拐角握把各枪口后坐力扩散对比
新老版本拐角握把对比
垂直握把各枪口效果预览
垂直握把各枪口后坐力扩散对比
新老版本垂直握把对比
老版本每次只射了13发子弹所以显得后坐力新版本小了。
AR33 TTK
个人观点:EMP老工具人了,枪械自然不能太好差1伤害才能3枪三甲,射速一般,垂直后坐力在步枪里较小,水平后坐力还能接受略差于刚刚的SPEAR.308,但配件丰富可塑性高,个人比较喜欢拐角握把+制退器+2.5(现版本用的消焰器)
4.FMG-9
各枪口效果预览
各枪口后坐力扩散对比
新老版本对比
FMG-9 TTK
个人观点:于当前和未来版本都里属于防守方里数一数二的冲锋枪,3枪一个无头怪再加上800不差的射速,垂直后坐力稍高(基本与MP7齐平)而且水平后坐力虽然可以接受(毕竟不是哪吧枪都是蝎式),但绝对不算优秀。配件方面因为有1.5倍镜算是半个对枪位所以我会更喜欢制退器来加强短点的准度。
5.MP5K
各枪口后坐力扩散对比
新老版本对比
MP5K
个人观点:曾经的套娃4兄弟如今基础数值一样的就只剩下MP5K和MP5SD,比起FMG-9只差了4点伤害在面对一甲时就需要打多一枪,较低的伤害注定只能排在防守方里的末班车,垂直后坐力和FMG-9相当,不过水平后坐力比起来会稳定一点,而且同样因为有1.5所以个人更偏向于选择制退器帮助我对枪。
6.SMG-11
垂直握把各枪口效果预览
垂直握把各枪口后坐力扩散对比
新老版本垂直握把对比
SMG-11
个人观点:SMG-11 YYDS,新的消焰器对于SMG-11绝对是一个削弱,基本上是大削了中远距离的对枪能力,然后再小加强了中近距离的垂直后坐力,但后期弹道假如使用消焰器还是会飞来飞去。
但因为SMG-11前期弹道的垂直后坐力实在是太高,所以也只能选我不太看好的消炎器了。但然也可以选择放弃中远距离的对枪能力改称补偿器打近距离泼水。
7.BEARING 9
各枪口效果预览
请输入片描述
各枪口后坐力扩散对比
新老版本对比
BEARING 9 TTK
个人观点:恭喜B9喜获加强,新版本水平后坐力大幅度缩减,与新消焰器相辅相成,算是非常合适的搭配(毕竟也就只有消焰器和补偿器了),微冲版C8,伤害比起SMG-11自然是差点,但本身1100的射速再加上新版本的后坐力,要是能装制退器就好了。
本期枪械配件测试已进入尾声,感谢观看。在这里正式说说我个人对于新的消焰器的看法(仅截至目前测试的枪械得出的感受,个人主观性较重盒友们看看就好。)
新的消焰器是尴尬的,确实仅使用消焰器就已经差不多有垂直握把的7 8成减少垂直后坐力的效果,但正因为这样新消焰器所减少的首发垂直后坐力实在是太少了,在使用拐角握把的情况下前几发子弹效果远不如制退器来的平滑(新版消焰器子弹落点高度大致在第4~6发后低于制退器例如c8第4发,AR33第6发)要知道垂直后坐力最高和最难压的其实就是前几发(主要就是第一发)这是第一个尴尬:中高后坐力枪械使用新消焰器且装备拐角握把时前几发压枪难度约接近没装枪口或者装了补偿器。
而要是用新消焰器再配合垂直握把时,效果就有点重复和多余了,以彩六现有的枪械,能装垂直握把的除了F2仅以垂直握把垂直后坐力也很难压得住之外就没有别的枪械了,要想头几发得精准射击,制退器不香嘛?或者想要更好控制整体弹道,补偿器不香嘛?所以这是第二个尴尬:装备垂直握把后再装备消焰器效果过于重复且有更好的选择。
当然也不是没有适合新消焰器的枪械类型我归类了下一下几类:
1.首发后坐力较低且能提供较长时间的持续射击。(机枪类、V308(本身补偿器对弹道的修正效果也不明显)、AK-74m本身补偿器对弹道的修正效果也不明显)、PDW9...)
2.本身弹道水平后坐力极优秀且首发后坐力不高。(IANA的ARX200、M4(个人体验了下更喜欢制退器)、G8A1、G36C、t5-SMG、F2(个人体验了下更喜欢制退器))
3.首发及后续后坐力极高但不配有制退器选择。(SMG-11、BEARING 9...)
4、本身弹道水平及垂直后坐力均极优秀,什么配件都很完美。(AUG A3、老K1A(改版后还没测)、F90、PARA-308...)
上述类容纯属UP以万年休闲帝的角度测试后有感而发,若有独有见解欢迎评论区讨论,另外枪械测试我主旨在于测试不是评价,什么枪械配什么配件更多需要按个人实际情况搭配,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若有不同绝对正常。#《彩六:围攻》新内容#
感谢大家的观看,要是喜欢这篇文章请一定要给我来波点赞,收藏,关注+充电,我是吉川村待丶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