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关闭游戏,关上笔记本的那一刹,有种侠客收剑入鞘般的骄傲。
你疲惫的脸上露出不屑的笑,换下被尿湿的裤子,给游戏评论:“一般。适合女生一个人在家玩。”
为什么恐怖游戏总是让我们欲罢不能?
一、逃离现实、满足幻想
恐怖游戏大多是角色扮演游戏(Role-playing game)。玩家负责扮演一个或多个角色,在一个写实或者虚构的世界通过指令不断发展、成长。RPG游戏需要有一个或起伏波折、或感人肺腑、或极限反转的剧情,而配合画面、玩法讲述完这样一个动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就是RPG游戏的使命。恐怖游戏身为RPG自然也需要这些,不仅如此,它还需要极强的代入感。
一款没有代入感的恐怖游戏是失败的。
因为人普遍会抗拒让自己恐惧的事物,当一个玩家知道他正在玩的是恐怖游戏的时候,所以他就本能地设立心理防备,所以几乎没有哪款恐怖游戏一开局就抱脸杀的,一方面是会直接让玩家竖起更高的心理围墙,会让后面很多的恐怖效果减少;其次就是可能会直接劝退。游戏制作组就得想办法提升代入感,把玩家拉进去,然后往死里“打”(恐吓)。
恐怖游戏一般选择第一视角,更能让玩家带入,但想要玩家代入,远没有这么简单。一般的恐怖游戏会通过画面和一些小任务来营造代入感。
小任务理解很简单,比如开局寻找个东西,解开一个小谜题。这些小任务是为了转移你的注意力,让你短暂忘却恐惧;通过找东西,你会操控角色会走到场景内,让你熟悉、慢慢代入,一般来说游戏会在这时候交代一些小线索,为后面的剧情展开做铺垫。
而我们要说详细说的,是画面。无论哪款游戏,画面越真实越有代入感。但恐怖游戏追寻的真实不是3A大作那种真实,不是画质提升、材质细节、光追技术,而是熟悉感、写实感。
画质不一定很高,但带来的感受要真实,要贴近玩家的生活和文化环境。比如《纸人》、《港诡实录》受到中国玩家的追捧,享有极高的评价。因为游戏中有很多中国文化元素,玩家一进入游戏就能立马代入。毕竟代代相传、耳濡目染的老宅闹鬼、灵异传说已经深深印在了中国玩家的脑海中,一看到那熟悉的宅子,吱呀作响的破木门、幽幽飘浮的烛火、存放在柜子里的金元宝、脱皮的木桌子……一时间,那种来自灵魂深处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说句实话,如果有一款以你家或你的学习为背景的恐怖游戏,你一玩肯定能直接代入,即便没有鬼怪,你也会觉得背后发凉。因为真实。
那我们为什么非要把自己带入到游戏里找罪受呢?为了满足幻想。
我猜一下,当你看到一座废弃的老房子,一栋常年无人居住的楼,一个人在家周围一片寂静与黑暗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总想过,该不会有鬼吧?甚至会瞬间脑补出一场发生在脑海中的恐怖剧情。
这个心理,大部分人都有过。而恐怖游戏,就将这种幻想通过数据呈现在我们面前。
当我们行走在一座座古宅、奔跑在一条条老街、逃窜于一栋栋空楼中,我们的灵魂脱离躯壳,逃离现实,摆学业、工作、情感等压力,在数据与幻想交织中,在尖叫与嘶喊齐鸣中,俨然重获新生,享受头皮发麻带来的酥麻感,享受背后冒汗的冰冷感。
一瞬间,我们忘却所有,哪怕自己。目标不再是复杂的考多分、挣多钱、谈恋爱、处理社交关系,变得极为纯粹而又粗暴:活下去!
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玩家说喜欢用恐怖游戏来解压,因为考虑的事情不需要那么多。说句实话,恐怖游戏更让人沉浸与忘我,逃离现实,满足幻想。
二、换个世界,换个玩法
恐怖游戏一般来说,大部分都带有暴力、血腥等元素,甚至部分游戏带有色秦元素,而这些元素,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很难接触的。
比如拉着电锯砍鬼、开枪爆丧尸的脑袋、拿着砍刀手刃妖艳的鬼姐姐……这些都能让我们彻底释放肾上腺素,从而宣泄情绪,舒缓压力。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表明每个人心中都有破坏性本能,这种本能在现代生活中被道德、法律、自我等因被迫、强行压制了下来。但这种原始的暴虐性不会因为压制而消失,而通过玩恐怖游戏的方式,人们可以尽情地释放。可以说,玩恐怖游戏是我们潜意识中侵略性的一种安全的表达方式。
很多一部分恐怖游戏并不很贴近我们的生活,而是用极为写实的画面把我们送往到一个陌生的、虚构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你想做什么做什么,不再有现实的压力与束缚,你不再需要现实中那种与人斗智斗勇,在这里,你可以尽情以暴制暴!
《消逝的光芒》、《生化危机》系列、《僵尸世界Z》、《逃生》、《黎明杀机》等优质恐怖游戏吸引着无数玩家前往在血与尖叫中抒发痛苦与压力,用数据重塑最原始的自我。
三、客观因素,群芳争艳
恐怖游戏说到底,也还是个电子游戏。虽然它能在感受和心理上带给我们不同于其他游戏的特殊的体验,但每一款优秀的恐怖游戏线想要吸引玩家、成为爆款,都需要有着自己硬性条件。
画面:最新发售的《生化危机8:村庄》特效拉满,细节逼真,沉浸感十足。哪怕是13年发布的《逃生》,当时的技术没有现在到位,但同样让人毛骨悚然,欲罢不能。
玩法:很多恐怖游戏都开始创新玩法,不再拘泥于抱脸杀、打怪,比如创新吃豆人玩法的《黑暗欺骗》、创新狼人杀玩法的《黑暗逃生》、还有《黎明杀机》、《恐鬼症》等优质恐怖联机游戏。只是一般来说,当恐怖游戏能联机的时候,它就不恐怖了。不过恐怖元素拉满的情况下,当迈克尔无心跳到你身后、凛妹灵界突脸的时候,也会吓到哇哇叫。恨不得喊凤敏过来帮忙换条裤子。
剧情:前文说了,恐怖游戏本质还是RPG,优秀和波折的剧情必不可少,很多游戏没有很好的画面,但剧情就让引人入胜,比如《消逝的光芒》,作为一款优秀跑酷模拟器的同时,结局的反转也让人深思,为之津津乐道;再比如仅仅是2D游戏《魔女之家》被封为剧情神作,不少玩家纷纷表示恨不得一棍子打自己头上,让自己失忆再玩一遍;比如《感知》,玩完之后,感慨主角不幸童年之余,让我在生活中也更加尊重与关爱身边的盲人。
音效:这个其实不算是一个游戏里的重点,但绝配优秀的音效会让游戏锦上添花,比如《纸人》,这游戏音效和背景音乐简直是绝了,戴耳机玩和不戴耳机是两款游戏。
人设:很多恐怖游戏塑造出了让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当前最热的当属《生化危机8:村庄》中胸怀广阔的夫人,《纸人2》里的爱恨难分的夫人、《求生之路》里舍己为人的比尔。
渲染:很多恐怖游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惊吓,而是通过渲染等表现手法来让玩家感到心理压抑和恐惧,比如《层层恐惧》、《疯狂之月》。
……
恐怖游戏是游戏界中的辣椒,咬上一口,让人浑身发颤,但又让人欲罢不能。
我是恐怖游戏爱好者,与其让我在光明堂堂的现实中窥探人心,我更倾向于在阴森黑暗的幻境里直视恶鬼。
【完。仅以这两篇文,献给热爱恐怖游戏的你】
我是什么都会说的胡说,喜欢点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