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怪物猎人崛起加入的新宠物——福木兔。
上图是官方玩偶!和游戏里的样子
它代替了原来噗吱猪的地位。在设定上,福木兔是猎人们的好帮手,在外出狩猎时它会在天空中帮助猎人们寻找猎物的踪影:这就对怪物直接显示在地图上做出了解释。好家伙,噗吱猪以前是光吃不干活儿,偶尔在村里拱一拱,拱出一两个道具来哄哄你,福木兔直接充当了染色球+千里眼,辛辛苦苦给你收集橡子和钢蛋(甚至是金蛋!)让你养家糊口(这个后面会提到),高下立判。游戏里的宠物现在也如此内卷了吗?连可爱的噗吱猪都被卷下岗了。
青蛙猪猪
在前作世界中我很喜欢这套青蛙服装,给猪猪穿了很久,因为想要宝玉所以给我的猪起名叫宝玉,是不是很贵气。
当然这是调侃,怪物猎人系列中的村宠,和设定相对翔实的怪物、猎人的忠实伙伴艾露猫、本作的新伙伴猎犬比起来,知名度要低了不少。毕竟务实的猎人们大概不会每次任务结束都摸一把猪猪或是给福木兔喂食,因为肝不够用。但这样一个吉祥物般的存在更像是一个彩蛋:它不是多么重要的系统,在你辛苦狩猎的间隙,想起来的时候去摸它一把,能让你会心一笑,我觉这已经很成功了。
>>>以下是正文<<<
所以福木兔是什么?没错,就是猫头鹰。木兔是猫头鹰的别称:
《康熙字典》“鵵,木鵵(音兔)鸟,有毛角,夜飞,好食鸡。”
《尔雅·释鸟》“萑,老鵵”。晋代郭璞注:“木兔也,似鸱鸺(音吃修)而小,兔头有角,毛脚,夜飞,好食鸡。”
描绘都差不多,意思是长得像兔子,头上的毛看起来像角一样,夜行,爱吃鸡。这跟我们印象中的猫头鹰还是很吻合的。在生物分类并不精确科学的古代,人们对一个物种的命名通常以外观来概括,加之地域文化交流不便,同一物种可能有许许多多的别称。
上面所引的“鵵、木兔、鸱鸺”,我们均可视其为我们习惯认知中的“猫头鹰”。而现代汉语中我们日常使用的“猫头鹰”一词在涵义上实际是对“鸟纲-今鸟亚纲-鸮形目”下鸟类的泛称。
怪猎里也是有很多龙种的,鸟龙种、牙龙种、兽龙种、鱼龙种、飞龙种、古龙种等等,在不同地图区域不同的植物、虫、怪物和怪物亚种构成了一整个有趣的怪猎生态。当时由于平台独占的原因,上一作世界在PC平台的发售要远远晚于PS,我们常常能见到很多PC亚种酸猎人在各个平台上大吃柠檬,不失为一个经典怪猎梗。
在前作村宠小猪猪的命名上,“噗吱”很明显是个拟声词,既然不是猪猪哼哼的声音,我倾向于就是为了营造一种可爱的感觉。当你跟它进行互动(摸它)的手法力度和时机恰到好处时,它会开心地转一个圈,给你播放小心心动画。反之如果你撸猪手法不行,它就会生气地把你拱倒在地然后扬长而去。这和怪物猎人经典烤肉小游戏一样,时机精准收获烤熟的肉和魔性的烤肉歌,反之则收获吃坏肚子的焦炭一坨。
烤肉永流传
早年流传着这样的玄学:“如果你做任务之前把噗吱猪摸爽了,那你这次任务出天鳞和宝玉的几率会提高。”在世界中,你抱起猪猪在村中走动,经过某些地点时手柄会震动,这时候把猪儿放下来,它会给你拱出一些道具,也有可能是它自己的一套服装。这种互动彩蛋+收集要素的设计非常讨喜,谁不喜欢可爱的小猪猪呢?
亮闪闪派对还是闪闪亮派对来着
说回“福木兔”,这个命名法其实跟“噗吱猪”一样,都是修饰词加名词。我猜测这跟猫头鹰的日语发音有关,也跟猫头鹰在日本文化中的形象有关,接下来展开说说。
猫头鹰在日语中的说法是 ふくろう 多写片假名フクロウ,罗马音是fu ku ro u,音同“不苦劳”、“福郎”,引申为不辛苦、招福的美好寓意。在日本文化语境中,猫头鹰是福气的象征,所以译名中的“福”字既取自发音,也涵盖了文化信息,可以说是非常贴切了。
你们脑海中的猫头鹰形象都是什么样的呢?
我一时之间能想到的著名猫头鹰有哈利波特里的漂亮雪鸮海德薇,在霍格沃茨的魔法世界中猫头鹰充当着信使和宠物的角色;
《动物森友会》里面的傅达(博物馆馆长)、傅珂(快被玩家摸秃了的星星图纸快递员)兄妹也是一对猫头鹰;如果白天你去博物馆,傅达基本上在打盹儿,这很猫头鹰。
妹妹!
憨憨哥哥
还有就是明日方舟中的五星医疗干员白面鸮和赫默,也是以猫头鹰为形象来源的;
博士们只在乎立绘
两位都是好用且好看的治疗干员
DC神作《守望者》中有一位名为夜枭的超级英雄,跟老爷长得倒是很像,还有一艘萌萌的飞船;
安利守望者!
当然,还有猛男必看雪鸮表情包。
图源wb
实际上猫头鹰在不同地域流传的神话和信仰体系里也都被赋予了不同的涵义:
希腊神话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爱鸟是一只猫头鹰,被认为有预知的力量,也被视为雅典娜的信使、耳报神,因而古希腊人把猫头鹰尊为雅典娜和智慧的象征。
下图为公元5世纪中期雅典城使用的猫头鹰银币,是当时世界上较为重要的国际通货之一。正面是雅典娜的浮雕侧像,背面则是一只小猫头鹰。
中国最早的鸮形艺术,分别是出土于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的青铜器和红山文化玉器。
而到了殷商时期,鸮崇拜极盛。在商人的创世神话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后世有考据认为玄鸟其实就是鸮类,亦有甲骨文考据认为,“商”字其实就是一只猫头鹰的大脸,但能否采信尚无定论。
看着是有点像?
该时期出土的文物器具有很多鸮形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鸮尊,此处@央视爸爸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妇好鸮尊这一期,非常精彩。
山西博物院现藏一件1956年出土的商代鸮卣(音有,酒器),曾因长相太萌而在微博上红过一阵。
商鸮卣
到了周朝,似乎是为了抹杀前朝余孽,进行了文化清洗,鸮崇拜逐渐式微。但民间对于猫头鹰仍有送子鸟、食腐恶鸟、死亡征兆等多种解读,这些文化的流变相当有趣,这里就不再展开详述了。
说回日本,现代日本是很喜爱猫头鹰的,东京池袋地区有很多猫头鹰的形象。池袋的日语读音:ikebukuro有时会被省略读成bukuro,这和猫头鹰的日语读音fukuro非常像,因此猫头鹰获得了池袋的青睐。池袋东口有个猫头鹰派出所,据说在新建派出所的时候,特地向池袋丰岛区内的中小学生征集了派出所的设计,以最后剩下的4幅作品为基础建立了这间派出所,看起来相当可爱。
位于JR池袋站东口处的猫头鹰石像,为了纪念1987年JR池袋站通车而设置,也成了著名地标。
日本还有很多猫头鹰咖啡馆,跟猫咖狗咖鸭子咖女仆咖一样,以特定的萌物为卖点,狠狠收割着大家的钱包。
猫头鹰对日本文化的广泛影响还反映到了语言方面,比如夜间活动的警察部队,就被日本人称为“猫头鹰部队”。更有趣的是,高知县的农民见面时说“猫头鹰叫”,意为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可以进行农耕的准备了。猫头鹰也是学问的象征,可以作为新生入学时的礼物赠送。
顺带一提,1998年日本长野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也是4只小猫头鹰,怎么说呢,有种奇怪的萌感。
在本作中,福木兔担任了摄像师,在摄像模式中为猎人提供第三视角的镜头。
另外每次任务前喂食,回村时它会迎接你。
在委托中有时候会接到给福木兔拍照的任务,它一般在村长左边的矮墙上(猎人视角,村长右手)。
还有就是在随从广场交易船和隐秘随从队之间有个小神龛,剧情有一定进度之后那个神龛可以打开拿一个猎犬具,绕到神龛背后的那棵大树你会发现可以爬上去的藤蔓,顶端就是福木兔的窝。
神龛在图示位置,绕到后头可以爬树。抱歉NS不在手头,只好找网图示意一下。
大概每5次任务(和隐秘随从队的周期一样)之后,福木兔的窝里会出现两颗金蛋,这时候猎人去互动就可以把福木兔辛辛苦苦收集来的杂七杂八据为己有(过分!),虽然每次这么干的时候会有些过意不去,但谁让我缺钱又缺橡子呢,摊手。
我从psp时代开始接触怪物猎人系列,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菜还是一样的菜,但狩猎的热情丝毫未减。从科科特村到波凯村(口袋村)到结云村到成为第五期团的工具人苍蓝星,每次听到英雄之证熟悉的旋律响起,都会像小时候拿着psp拎起天上天下天地无双刀一样心潮澎湃。当年坐在课外班最后排跟小伙伴偷偷联机的情景又浮现在脑海,第一次面见轰龙的震撼十多年过去仍是历历在目。
怪物猎人原本是一个较为小众的IP,区别于市面上剧情驱动/数值(装备)驱动的游戏,它独特的技术驱动机制让游戏的进程充满着“高痛苦、高爽感”的特点。加之一向挂着新人不友好、上手门槛高的标签,新人入坑怪猎,感觉上就好像我数次慕名拿起《瓦尔登湖》、《尤利西斯》又半途放下的阅读体验一般折磨,冷暖自知。而真正入门之后,怪猎这个系列给了我多次阅读《百年孤独》一般醇美愉悦的体验,就好像一个人练习长跑,最舒服的时刻往往要在跑了很久之后才会到来。在我的印象中,身边愿意在这个系列投入时间的朋友少之又少。
发行商卡普空CAPCOM是日本著名的游戏制作厂商了,代表作《鬼泣》、《生化危机》、《街头霸王》、《快打旋风》、《逆转裁判》、《洛克人》(我的童年!)……等等等等,属于那种即使你没玩过也听过的大厂就是了。当然在玩家群体中,基于这样那样令人又爱又恨的原因它有时候被称作卡biao,这是题外话。
怪物猎人这个IP诞生于04年的PS2平台上,到今年已经出了十多部正作,横跨PS、WII、3DS、PSP、PC、XBOX、NS等多个平台,期间还有像边境、OL、暖洋洋的猫猫村等网游/衍生作品,已经是个名副其实的大IP了。直到上一作《怪物猎人:世界》及其DLC《冰原》,怪猎系列在传播和销量方面可谓是达到了顶峰:画面的大幅优化和做了简化的系统吸引了大批新入坑玩家,(我们再也不是像素猎人了!);一些设定和机制还有动作系统上的取舍也能看出卡普空一直在为怪猎做出应对快节奏时代的探索:怪物标记机制的变化、导虫、钩爪等等……简而言之,怪猎系列一直在往更“便捷”的方向稳步尝试着。
到了崛起这一作,老猎人们或许还在为冷饮热饮而惋惜,或许在为了钩爪变翔虫、删掉导虫系统而大呼痛快,或者更多人已经迅速一路肝到解禁开始了刷刷刷的爆肝生涯。这几天我常在一些论坛上看到网友为了机制的增删而疯狂对线,其实我觉得没有什么必要,举个例子:很久以前怪物猎人系列猎人在野外喝药补血之后会摆出一个“劲霸男装”的姿势示意玩家自己已经可以了,然而这个喝完药摆pose的时间总能发生太多令人血压升高的事情(指猫车)。到了今天,怪物猎人中已经没有这个姿势了,老玩家也许带着一丝温情的调侃缅怀它,但我想再过几年,大家对冷饮热饮的态度或许也一样。
不能说是非常相似,简直就是一毛一样
怪物猎人的核心简单粗暴:狩猎!要么你是那个猎人,要么你就被怪物猎了,你只是个宾语。装备的作用有限(不穿衣服也能打,穿了该被秒一样被秒),武器的数值并不离谱(没有什么一刀999也没有什么充值送限定神器),素材给得抠抠搜搜(并不是一刀下去满地爆屠龙刀)。前两天在B站刷到一个视频说女朋友打怪猎打到哭出来,我一边很不厚道地笑一边想到当年自己也是这个样子。怪猎最快乐的地方在于一点点上手武器,一点点熟悉怪物的招式,一点点切实变强,从3猫到不猫,从薅秃全地图的药草磨死那条龙到一瓶药不嗑三分钟结束任务,你能很明显地知道是你的技术变强了,是你对游戏的理解成长了,而不是敌人和你的数值都被策划往上堆了一层。这种体验是硬核的,是抖M的,是切实可感的,我想这就是怪猎的魅力。
十几年过去,我已不是当年的小学生,一起联机的小伙伴也星散四方。我们不再打开游戏一起狩猎了,也许我们只是换了战场,在生活中继续狩猎各自面对的怪物吧。祝各位猎人们天鳞宝玉大把出货,猎运昌隆!爱惜肝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