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游戏,值得分享。
大家好,我们是回声游戏
微信公众号:回声游戏营地
观看提示:内含恐怖动图,不适宜观看的朋友请移步啦!
一、社交良品,多人在线烧脑推理。
类狼人杀游戏,不论是经典桌游还是2D的《Among Us》,又或是我们今天说到的3D《恐惧之间》,褪去它们的游戏设定以及逻辑推理玩法的外衣后,说到底,这种游戏形式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它的社交性。
就拿《恐惧之间》来说,抛开它的恐怖设定,游戏本身就像是十名玩家之间的头脑风暴,是一次以观察和推理为中介的烧脑性质的快闪活动。以此为基点,每一款类狼人杀游戏,甚至是每一局游戏,因为玩家不同、玩家的身份不同,所给人带来的游戏体验也是截然不同的。
每一局的游戏体验都因匹配到玩家的不同而不同
回声评分:8.7/10
评分理由:
玩法简单容易上手;任务操作丝滑顺畅;
发言机制合情合理;恐怖推理合二为一;
多人在线社交圣地;3D图层沉浸游戏!
二、场外因素的扩大化——行为线索很关键!
简单来说,《恐惧之间》是一款集在线推理、社交合作、恐怖生存于一体的狼人杀游戏。开局讲述游戏背景,即:几个“旅行者”和“牧师”被困在一间密闭的废弃医院,“恶灵”混在他们当中并会在黑暗中杀掉他们。还有其他的几个人物,就不一一做介绍了。
“旅行者”与“恶灵”之间的战斗
桌游狼人杀,在本质上只能单靠分析发言加上盘逻辑来推进,稍微分析一点玩家的表情和动作就可能被说成是场外发言,而《恐惧之间》事实上把桌游中的场外因素扩大化甚至关键化了。
《恐惧之间》保留了经典狼人杀的基本游戏模型,即“平民”与“狼人”之间的抗争,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玩家的行动线索。通过分析其他玩家的行动线索,并以此为依据作出判断,形成群体性结论。
实际上,这减少了划水发言,因为就算是说一点自己的行动线索对于其他玩家的推理也是有帮助的,这也是和《Among Us》很相似的一点。
立体图层增加恐怖感,这迎面而来的阴森......
但较传统狼人杀重视“神职”带队的推理逻辑和《Among Us》的2D视觉效果,3D的《恐惧之间》由于是第一视角的立体图层,就更关注案发现场的具体地点、作案时间和目击证人,因为玩家的行为轨迹在不同人看来是不同的场景,而这就需要信息共享、拼凑信息才能作出正确的推理。
《Among Us》的2D图层比较容易分析玩家行为
举例来说,在一个楼梯平台上发生命案,那么从楼下和楼上看到的场景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会导致不同的玩家对同一案发现场究竟谁是“恶灵”的不同判断,这时对行为线索的分析就显得至关重要。
3D的图层还是需要玩家有一定的空间想象力
三、不同角色各司其职,操作简单,专注推理!
《恐惧之间》有做任务和发言两个流程,做任务期间“恶灵”找人刀,“旅行者”抱团或者单独冒险做任务,这里的“旅行者”任务是一键速成的,易操作。“牧师”一局游戏只能验一个人,验完之后与其他正常的“旅行者”没有任何区别了。两个“恶灵”也有不一样的技能,一个是关灯,一个是透视,且二人是没法交流的。两个“恶灵”配合输出,效用才能最大化。
游戏中的人物,既有狼人杀基本模型的经典之味,同时也结合游戏背景进行了角色优化,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做“恶灵”的时候发言不要颤抖!
作为不太会说谎的玩家,个人进入游戏前会祈祷选中“旅行者”身份,虽然也会有些紧张,比如单独做任务时,或者和某个不知道是“人”是“鬼”的玩家共处一室时。但是也好过作为“恶灵”忐忑地刀人、颠倒黑白式地发言,生怕叫其他人看出破绽。
作为“旅行者”发言时,往往会说出很多线索信息,恨不得把看到所有信息都复述一遍,内心还是很痛快的。
当然被刀了之后还是气愤到拍桌子。
“旅行者”任务一键完成
针对两个“恶灵”的身份其实还有一个要探讨的问题。当“牧师”查出关灯“恶灵”且被大家认可的情况下,还存活的另一个透视“恶灵”的技能就完全失去作用,“恶灵”要想完成任务也是难上加难。
其实在这种时候两个“恶灵”在第一轮的发言就会至关重要,何时发言、怎样发言,都能影响整个游戏结果,也会作用于玩家的游戏体验。
相较于经典狼人杀下发言顺序固定的设置,《恐惧之间》的发言机制是比较合理的,也受到了很多玩家的好评。具体来说,在“恶灵”淘汰“旅行者”之后,最先发现尸体报案的人就是首位发言。从报案开始计时,谁先进入顶楼会议室谁就先发言,这种更接近案发现场的人最先发言的游戏机制,能基本上保证每次发言的有效性,毕竟一切发言都是在看到案发现场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其实也能更好的增加玩家的游戏体验。
此外,对比《Among Us》的文字发言,《恐惧之间》支持语音发言也着实带给玩家更顺畅的游戏体验,也更能拉动玩家之间的距离,让人觉得你的游戏伙伴仿佛就在身边。
四、暴力美感,让恐怖透过耳机钻出屏幕!
游戏背景设定是发生在废弃大楼,锈迹斑斑的电梯门、墙体脱落的楼梯间、发了霉且血迹斑斑的二楼走廊、破烂不堪的注射室,有时走廊上还会有一个破轮椅。尤其是,被“恶灵”刀了之后,还会出现一段女鬼影像~
前方高能!
《Among Us》的淘汰场面甚至有些可爱
对比太空狼人杀Among Us的2D形式,3D的《恐惧之间》更是增强了游戏恐怖紧张的氛围,玩家要在这种环境中完成烧脑推理或特定任务,除了要会用逻辑分析玩家心理,品味玩家发言之外,还要有很好的观察能力与记忆力,以及3维场景的拼凑能力。
其实游戏本身的画风不算精致,但还是会给人一种粗糙的暴力恐怖美感。
女鬼就在你眼前!(高能来袭)
在这种恐怖的视觉冲击下,伴随着的是刺耳的警报声、“恶灵”袭来时的阴森呻吟声、由远及近的脚步声,以及空气中渗透出的鬼魂的细语生,透过屏幕和耳机,甚至觉得能闻到这座鬼屋中,血腥味和潮湿的发霉味混合的味道,对于胆小的人来说,毛骨悚然。
闻没闻到现场的发霉气味?
五、福尔摩斯?还是毛利小五郎?
《恐惧之间》这款游戏是瑕不掩瑜的。虽说游戏画面的精致程度和人物皮肤选项上,有一些小瑕疵,但是整体来看,它还是传承了传统狼人杀的经典之处——“平民”、“神职”与“狼人”的斗争,同时加入恐怖的元素也更能凸显这种冲突性。
除此之外,游戏更加重视玩家的行为线索以及玩家个人的3D拼凑能力,也使《恐惧之间》比《Among Us》有了更大的难度,适合喜欢挑战的狼人杀玩家。
衷心的希望每个好人都是福尔摩斯!
有些玩家,尤其是好人阵营的玩家,喜欢带队推理,强加逻辑,本身这也是一款推理类的游戏,实际上这种行为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带队反而使狼人大获全胜,那就有些尴尬了。正如前文所说的,每一局游戏,因为玩家不同、玩家的身份不同,带来的游戏体验也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你是福尔摩斯,还是毛利小五郎呢?你遇到的游戏伙伴又是谁呢?游戏一下,你就知道! #游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