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盒
游戏玩家的必备应用
立即下载
扫码下载小黑盒APP
发现游戏 分享快乐
R星最为冷门最为血腥系列:《侠盗猎魔》(2):血腥分裂背后的人格救赎

此篇接上一篇关于《侠盗猎魔1》的介绍说明,

上一篇《侠盗猎魔1》介绍:https://api.xiaoheihe.cn/v3/bbs/app/api/web/share?link_id=54220752

以及也是相同的提前说明:

首先不开玩笑,接下来会有对血腥暴力场景的图片与描述展现,以及涉及着该游戏的玩法,全部的大致剧情,如果对于血腥暴力场景不适的朋友,或是想游玩该游戏但还没玩的朋友,建议绝对别看,也建议各位如果没满十八或者没有足够的心理承受力,不要尝试去找,去玩这款游戏。

以及这一部本人只玩了大部分关卡(很早以前玩到大概第十三关的样子,整个游戏流程共十五个关卡),后续的由于也是游戏年代过于久远,现在能找到的也无法正常在win10进行游玩,加上设备缺乏,没有PSP进行游玩该作机会。该作游戏后续的剧情梳理和以及文章的配图只能通过B站大佬所上传的视频流程得以解决,如果说对于游戏表述出错也请各位指出。

这里也再次感谢B站大佬UP(ID:GameplayCN)同意我能用他所上传的两部游戏的流程视频进行截图。讲道理如果没有这位大佬的支持帮助我根本没法找到更好的文章配图进行说明这个系列的游戏。

上图便是我跟大佬取得同意的截图

以及首先说明一下这篇文章接着上一篇介绍的《侠盗猎魔1》,由于本人实在是对这个系列游戏喜爱以及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以及写着写着就写上头的缘故。这一篇关于《侠盗猎魔2》的介绍讲解已经超过万字以至于我甚至觉得我仿佛在写论文。以及有90多张配图。 

这里首先给各位说明一下之后的大致脉络说明内容。各位可以先考虑看一下我接下来要写的东西再决定也不迟,毕竟我自己都觉得我写的字太多了。

1. 引子(《侠盗猎魔2》玩家开场剧情)

2. 关于《侠盗猎魔2》制作背景历史等

3. 《侠盗猎魔2》相比一代的机制上等的改动与完善

4. 游戏剧情

     4.1太长不看版大致总结

     4.2第一条故事线“六年前”

     4.3第二条故事线(即玩家剧情开场故事线)

     4.4好结局剧情

     4.5坏结局剧情

5.关于该游戏发售后影响以及本人的看法


引子

这是一个夜晚,下着大雨,雷声隆隆,这里是一个精神病院,里面关押着,“治疗”着一大堆病人,他们或是心理精神不健康,或是因为其他的原因。突然,一道闪电划下,医院的电力安保系统全部失控,被关押的精神病人们得以从平时关押他们的“病房”中出来,发泄他们的疯狂与憎恨,当然,护工们也全体出动,尽可能地将这场混乱平息。

而你在你的病房中,听到了疯狂的尖叫回荡着,你惊慌失措,大叫,你睁开眼睛,看见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人倒在地上,你恍然迷茫,拔掉了自己臂膀上的注射器,你看向镜子,身后的门已经因为停电事故被打开,一个人走了过来,出现在了你身后

“我们做到了。”

“你想出去吗?”

“那么跟我来。”

你不知道他是谁,但不知道为什么,你还是跟着他走了,在这里,你已经被关了六年,今晚可能是你最后一次能重获自由的机会。

 

这便是《侠盗猎魔2》的开场剧情。


 关于游戏的制作前期

自《侠盗猎魔1》发售完成后,其制作工作室Rockstar North没有再管这个系列了。他们开始着手于GTA:SA的制作,但Rockstar高层认为“manhunt”这个IP值得进行一个系列作品的开发,于是,在同一时间,他们决定让Rockstar Vienna工作室来进行《侠盗猎魔2》的制作(根据我找到的说法是大概2004年1月就开始了)。

然后自《侠盗猎魔1》发售的2003年之后,2005年,GTA:SA发售,这个游戏的影响力之大我这里就不必多说,但同时,其后续引发的“热咖啡”事件让R星处于大低谷状态,这次事件导致了R星在经济名誉上损失惨重之外,也造成了较多人员因不堪压力出走。

在“热咖啡”事件后,在2006年5月11日,Rockstar Vienna工作室关闭,其负责的《侠盗猎魔2》只是完成了其中内容的一部分,这一部分被交由Rockstar London工作室进行继续完成。

最终,《侠盗猎魔2》于2007年7月10日终于在PS2平台发售,以及后面陆陆续续发布了PSP版,Wii版,最后是在2008年发布的PC版。

这款游戏在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和百科后,可以确定这是R星最后一款首发于PS2平台的游戏,也是最后一款使用Renderware引擎制作的游戏,在其后发布的GTA4开始,R星就开始采用Euphoria引擎并发布于PS3平台,这让我认为这值得进行说明一下。

 


《侠盗猎魔2》相比一代的机制上等的改动与完善

以及说回游戏相关,相对于一代来说,还是一样的线性剧情通关流程,以及配以只有普通和困难的两个难度,同样的也是尽可能地将场景安排在阴暗狭小的场景中,同样的角色于阴影中默认无法察觉的潜行机制,以及一二三级别的逐渐升级残暴手段的暗杀处决机制。

不过相对于一代来说,我认为相对来说依然是做了很多改动与优化,比如:

1.添加了部分关卡关于暗杀处决过程中的qte指令,

如PC版是进行鼠标的移动或者扭动等,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设置是挺带感的,不过在后面的关卡里,就不再有关于qte的要求,这里我认为这可能是在表示玩家所操控人物从一开始对于暗杀这个过程从抗拒生疏到熟练的具体转变。

从一开始需要每个步骤进行qte要求,到后面直接一开始暗杀处决就像一代一样的全套搞定,确实可以看出生疏到熟练。

2.终于可以翻墙钻洞了

或许对于一代来说对于其简单的地图来说没啥特别必要,但我还是觉得那个只有在过场CG才能翻窗台的冷面硬汉Cash看到了可能还是会羡慕哭死。这实际上在游戏里也对于敌人间的周旋和剧情的表现有较大作用。

对于钻洞进行的第一人称效果展示

3.当角色于阴影处时,也不完全是让敌人无法发现

就如第二关开场时就会演示一下敌人对角色所处阴影处产生疑惑进行调查的机制,以及这种对于玩家来说是需要类似于潜行过程中“屏息”的操作。

此时会进行一个类似于第一视角的切换,敌人直接贴脸,而玩家所要做的就是控制鼠标让出现的一个白点始终待在白圈内,通过这样的方式表示出“屏息”的样子。这个设计我认为也算是比较合理的,起码比一代那种阴影处直接相当于隐身的要好得多。

如图,此时就需要控制白点处于白环中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保证不在阴影中被敌人发现

4.场景交互的形式有进一步的提高

一代的的场景交互来说,大致上就是发出声音吸引敌人,亦或是打碎玻璃获得玻璃片进行暗杀,以及特定关卡里的起重机操控和最后一关的猪哥环境诱杀,这种感觉还是略显刻意生硬。

而在二代里,我觉得有比较好的地方比如说能进行柜子的搜索进行补给,以及根据场景进行的环境击杀,例如汽油也能先放在地上等到敌人经过进行燃烧的环境击杀,以及这里也有高空击杀……

嗯对,这又是一条Cash会羡慕到哭的理由。

这里第二关也算是剧情引导对于柜子等地方进行搜索

对于高空击杀的剧情引导,只需锁定即可

如图,此时已经锁定,标识颜色自动变为红色,无需蓄力点击完成QTE即可

此处为第三关的酒吧厕所的环境暗杀,利用马桶水箱盖进行最后一击,不过让我好笑的是这里Daniel暗杀完后还把水箱盖端端正正地重新放了回去

5. 对于使用武器的进一步扩展,以及,枪也终于能处决了

使用武器的扩展来看,这较上一代,结合剧情原因,多了针管,手术刀,大锤,钳子等,处决动画也有相应的进一步的表现。

我主要是说明一下后面关于枪支进行暗杀处决这一点,在我对于《侠盗猎魔1》的介绍里出现了疏漏没有提及,确实是我的问题。

在一代中,枪是无法进行暗杀处决的,即便是没有被发现,锁定敌人头部也只是爆头而已,并没有专属的暗杀处决动画。

这里的思路我认为可能是当时制作组考虑到枪的声音问题不可能达到“不被发现的暗杀”,也可能是单纯想减少工作量。

但不管如何,在《侠盗猎魔2》,在未被发现的情况下,可以用枪支武器进行暗杀。

当然,处决完后的枪声在过场CG结束后还是会引起敌人注意,以及,处决完后你会发现你依然会少一颗子弹,不过当然,这很合理。

此处进行锁定即可

枪的锁定暗杀处决其实就是一个CG过场的绝对的爆头击杀,处决完后枪声依然会暴露你,以及你依然会少一颗子弹


关于游戏剧情

说实话,我个人认为《侠盗猎魔2》的剧情相对于《侠盗猎魔1》要难讲述得多,相比较于《侠盗猎魔1》是一条线走到底的叙事,二代游戏的叙事来看就是插叙开始而后又两条不同时间的故事线相结合一起叙述。

以及不同于《侠盗猎魔1》就是简单的“猎杀真人秀”的生存逃亡暗杀躲避的故事主题,《侠盗猎魔2》的故事主题我想了很久,最终还是觉得应该是对于双重人格的影响探讨。

在每一关的血腥杀戮后面,是原本人格对于自身的探索和自身的救赎,一个人在经受非人道实验后拥有双重人格,做下恶果,而后后挣扎着寻回自己的过去身份与记忆,最终得到人格救赎,这就是这个游戏所讲述的大致故事。

以及在经过考虑后我决定以整个游戏的时间发生的顺序来具体地讲述一下整个游戏的剧情,这个游戏玩家所开始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过了六年。

而我这便是想着先总体说明一下“六年前”的故事。


“六年前”

首先,整个游戏剧情的起因点是剧情里的“The Project”,即是由Dr.Pickman所组织的【THE PICKMAN PROJECT 计划,同时由Dr.JudyDr.MichelDr.WhyteDr.Deborah等一众神经学和心理学专家进行参与。

这其中的专家中,也包括着Daniel Lamb(即本作主角)。他甚至一度是整个计划的最高领导人,即本作中我们所操控的游戏人物。

而有关于这个项目计划,貌似也与军方有关,计划所要求实现的,便是对实验体进行人格上的添加,力图将两个人格存入一个个体里并能使得它们能自由转换,从而能让一个从未经过训练的人经过该实验后马上变成训练有素的杀手。

一开始项目是拿猴子作为实验体进行实验,取得较为不错的进展,这一点可以说是让整个项目组更为相信对于人的人格改变的可行性。

于第十关潜入研究所时便能发现这里研究人员是拿猴子进行研究

但是在继续着实现计划时,由于各种原因(在这里似乎是因为该项目的非人道性被外界所发现曝光引起抗议),政府停掉了整个计划以及其对应的资金供应。

为了后续的研究以及资金的问题,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项目停掉前向军方展示出他们的成果,在这种情况下,Daniel Lamb选择自己充当志愿者为该项目作实验对象。

这里的同时,他也因此跟家里人大吵了一架,Daniel的妻子认为这是在拿他的精神安全去赌博,

然而Daniel却一次次强调实验的稳妥性以及不断地向妻子承诺若是项目完成就能还清所有的债务迎来崭新生活

但实际上,双方都没有错,Daniel想让家庭早日摆脱债务困境,于是他选择去当实验的志愿者,Daniel的妻子担心丈夫的精神安全,于是反对。

他们都爱着这个家庭,爱着他们的儿子和女儿。同时这里Daniel与儿子的对话我认为很有意思:

  “What does’psycho’mean?”(精神病是什么意思?)

  “It just means……someone who thinks differently.”(这只是说明……想法跟你不太一样的人)

最终的结果便是,妻子依然反对他,他与妻子大吵一架后,依然选择参加了该项目试实验。

而这个项目中对于人的实验内容具体是什么呢?

按照游戏里所展现,首先便是有个认知紊乱实现。要求强制实验对象观看相关诱导的视频(不排除是有注射药物进行辅助)

实验所用图像四个

实验所用第五个图像

如图,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计为图1,2,3,4,5分别以闪回形式进行字词的图片对应,起初是缓慢的进行画面变换,

(这里我将其字词与图片的变换顺序总地写了下来,这里呢如果各位有这么个闲心有时间的话,我建议你们可以先记住各个图对应然后思考下以下各个字词的含义,然后依着这种顺序以较快的速度看下去,如果能有那么一点点感受到了,那么不胜感激)

“trust”-图1-“duty”-图2-“love”-图3-

“trust”-图2-“duty”-图3-“love”-图1-

“trust”-图3-“duty”-图1-“love”-图2-

而此时节奏加快

 “duty”-图4-“trust”-图1-“fear”-图5

 “duty”-图3-“love”-图2-“trust”-图4

节奏继续加快

 “lust”-图2-“fear”-图5-“hate”-图3

 “lust”-图4-“fear”-图5-“hate”-图3

 “hate”-图4-“hate”-图5-“hate”-图3

 “trust”-图1-“hate”-图3-“love”-图5

 “fear”-图4-“trust”-图5-“lust”-图1

然后变换节奏迟缓,最终出现的“duty”之后,缓缓地定格在了图4那只睁大的眼睛上,最后的“love”字眼过后,缓缓浮现出了一个人影——Leo。

这样的施加以心理暗示的画面达到的认知紊乱在心理学上实际上是可行的,这里的相同形式表现,我建议各位可以去看一下《发条橙》关于主角被进行“厌恶疗法”的片段。

这两个镜头如此相似以至于我认为这里很大程度上是向《发条橙》致敬

最终“duty(责任)”所施加的印象变成了图4那只睁大的眼睛,

“hate(憎恨)”所施加的印象反而是原本应该属于“love”的图3中的恋人相拥,

“trust(信任)”被施加的印象变为模糊不清,

“lust(欲望)”施加上了对他人施虐的行为,

最终的“love(爱)”最终却是Leo,Daniel在此次实验中被添加的第二人格。

这种进行观看的目的与结果,我认为就是将Daniel原本人格中的“信任”“爱”“责任”加以“欲望”“憎恨”“恐惧”并将这些概念进行认知紊乱洗脑,并能更好地接受Leo这个第二人格。

以及关于Leo,按照官方那边介绍来看,他曾经以精英杀手的身份为政府进行工作,他曾在某次行动中死亡。但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死后其人格与记忆被用录像码的方式进行保存而后于实验中被作为Daniel的实验人格。

这里实际上,原本Leo还是作为项目组的“未控制人格”。在对Daniel进行第二人格的添加时,Whyte博士就对Pickman博士的做法提出过异议,她甚至专门强调了“Leo is a killer”。

但Pickman坚持要在项目被停掉前向政府展示出成果,于是他们也选择了冒险,直接将Leo这个未进行控制好的人格添加到了Daniel体内。

这里记忆闪回中,实际上本可以不用将Leo人格添加到Daniel体内

以及项目组建立了“匹克曼桥(The Pickman Bridge)”的机制来进行实现主副人格的转换。

按照游戏里的体现,这个机制便是通过神经网络上的一些措施,通过药物或者实验过程中的心理暗示出来的特定语句来实现主人格能够控制副人格实现人格切换,进而限制副人格,这也是为了避免副人格侵略性过强甚至压制主人格的情况。

说实话讲到这里我估计会有人觉得这似乎有点类似于2077里V跟强尼·银手。

一个是经过实验,一个是被芯片植入,相应的,他们都分别有了个只有他们才能看见能听见的意识体。V因为这个芯片自己的意识慢慢要被强尼所覆盖而死亡,而Daniel则是因为实验的不稳定性以及实验过程中的不断的疯狂的洗脑出现精神失常以及间断性失忆等精神问题,完全无法进行所谓自由的人格切换。

总体来说,他所经受的实验失败了,以及,Leo这个最危险的人格始终在他体内。

首先这里的问题矛盾就是Leo虽然只是作为一个意识体成为Daniel的第二人格,他一直有着自己独立的意识和记忆,以及他是一个“未被完全控制着”的人格,意味着项目组的“匹克曼桥”实际上没法完全地制约住他。

他可以自由地跟Daniel对话,甚至能跟他商量进行操控身体。他甚至也清楚地知道“匹克曼桥”这个制约着他自由的存在。

最终,他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想要摆脱掉“匹克曼桥”的控制,从而能独占Daniel的身体。于是乎,他开始了他的行动。

首先便是从Daniel身边的朋友开始,当Daniel实验结束后跟他的朋友及同事Dr.Michel外出度假时,他选择操控身体想逼迫Michel说出解除“匹克曼桥”的方法。而与此同时,组织所属的雇佣军也杀到,毕竟他们都属于组织里人物,已经知道了太多秘密,而且Pickman此时也已经知道Daniel精神上的混乱。

Michel很信任Daniel,他所恐惧害怕的始终是Leo。

他拿着信号枪逃进小艇码头旁的工厂,在Leo追赶他期间他一直试图唤醒Daniel,但这时已经是Leo一直操控着身体,Daniel什么都不知道。

以及这里游戏里进行展现的方式是这样,玩家操控的人物实际上一直是Daniel的身体,这里Leo的角色形象实际上只是为了加强区别,表示此时是Leo人格进行Daniel身体的主导。

以及尽管是在军方的士兵的围堵之下,Leo还是一个人将他们全部杀完,而Michel意识到无法唤醒Daniel后,或是出于绝望无奈,对其出手

这里有点意思的是Michel所用的是信号枪,此处对战掩体是被一打就坏的程度

而这些对于Leo来说不算问题,最终,他杀了Michel,从Michel身上搜出了游艇的钥匙逃走了,但他依然没有放弃掉让自己“自由”的想法,转而想寻找到组织的其他人。

在此之后,Leo又将他的杀人技术教授给了Daniel,他让Daniel弄来了狙击枪,去狙杀一个与项目计划被撤销有关的政府官员,而后又由Leo操控着他的身体与政府军队在高楼进行恶战,最终从层层围堵中逃脱。这里是整个游戏流程里Daniel唯一一次主动主观意识上的,不是因为出于自卫等其他原因的杀人。

这里环节是从高楼一路杀下去,利用狙击枪,手枪与暗杀跟军队敌人周旋,麻烦的是还有直升机进行骚扰

而这次事件的结果就导致他在当晚起就被政府军队通缉,被警察,特警,赏金猎人,政府特工等围追捕截。

但Leo想做的不止这么点,在此之后,他带着Daniel到了资料室,想要销毁掉他与Daniel的过去的所有记录档案资料。

这里其实透露出了很多信息,比如Leo本人有相关的档案记录记载,说明着他确实是一个有着独立存在过的人,其不是由于实验激发出的Daniel本身的分裂人格。

以及这里关卡开始过场CG时,当Leo说出要“destory our past”时,Daniel虽然是对此进行着反对,但是当该关卡开始时,

玩家会发现自己操控的依然是Leo,这里也可以看出Daniel此时本体人格对于其副人格的压制力已经没有多少了。

在这里,如果说是按照正常关卡流程的话,Leo会杀死一个平民,若干个警察,以及若干个“看门狗”政府特工。

说实话,我对于这里的通过杀掉平民拿到汽油推进流程不是特别喜欢,虽然我当时也是暗杀掉平民的

Leo烧毁掉属于自己的记录

烧毁掉属于Daniel Lamb的记录

至此,Daniel和Leo的名字,他们的生平记录,全部都不再存留,他们可以是任何人,只因关于他们曾经的记录已经完全不在。

而之后,Leo说还只有一个人解决掉,就能迎来自由。

 从游戏里后面来看,这个人,Daniel一直到最后才明白,是他的妻子。

  这个其实也不难理解,Leo要做的至始至终的都是“freedom”,他要摆脱“匹克曼桥”的控制,他要独占Daniel的身体。

而要将Daniel这个原本的主人格逐渐消失,便是将他原本的过往有关事物全部消除,让他只能依靠着自己成为副人格,最终消灭掉他剩下自己成为这个身体的唯一人格。

  而在那时,Daniel对Leo的控制力可以说到了一种极低的程度。当Leo只是跟他说要解决一些“只需要一个人解决的事情”时,Daniel就把身体乖乖地交给了他。

此时警察特警已经知晓着这个曾经刺杀过政府官员还闯进资料室杀了警察平民的通缉犯的踪迹,在他家附近布下重重防控,

但Leo很明显,专业精英刺客,利用着阴影等与其不断周旋,最终在杀了若干警察与SWAT特警后,回到了Daniel的家。而当Pickman最终到达Daniel家的时候,看到的是拿着刀一脸麻木的Daniel,他浑身是血,他脚下躺着他妻子的尸体。

 Pickman这时已经彻底确认了作用在Daniel身上的实验失败了,“匹克曼桥”并没有控制住Leo人格的转换,反而Daniel因为Leo人格的原因,变成了杀人机器。

但最终他还是利用“匹克曼桥”的仍有的一些制约功能,对Daniel进行催眠洗脑,让他忘掉所有这里的一切记忆,忘记自己曾经来过这里,并不再与Leo交流。同时他也让人将Daniel的家给全部烧毁,不再留一丝痕迹。

而对于Daniel,他将他放置于Dixmor医院进行“治疗”,进行对“实验成果”的观察调整,那里同样有跟他一样曾经实验失败的人,都在这个医院里接受着护工们的“照顾”。

  而Daniel在这里一待就待了六年,期间他记忆全失,精神失常伴随着不断的失控,以及虽然Pickman对其进行洗脑用“匹克曼桥”压制住Leo的人格,但这六年来实际上Leo并非从未出现。Dr.Deborah作为一名临床心理专家负责着对于他的治疗观测,但也在一次Daniel的失控中死亡,而这我就怀疑是其中Leo出现的缘故。

在Dr.Deborah死后,Dr.Whyte接替了她的工作。于是时间线来到游戏刚开始的阶段。

一场突如其来的雷暴天气使得医院的安保系统全部失去作用,此时Dr.Whyte正在对Daniel进行治疗问话时Daniel又一次精神失控,掐晕了Dr.Whyte(这里我认为还是Leo暂时接管了Daniel的身体,但是最后关头Daniel重新找回理智阻止自己杀死Dr.Whyte)。

于是,对于玩家的角度而言,游戏开始。

这里在动画过场结束后如果玩家稍微停留片刻就会知道Dr,Whyte此时还有意识,跟Daniel说明自己不是他的敌人

六年之后,Leo重新出现


游戏开场剧情线

  此时的Daniel可以说是什么记忆也没有,Leo对他来说甚至都可能认为是同一个病房的“病友”,在安保失控的精神病医院,他们看到了护工不遗余力地对精神病人的殴打,也看到一大堆精神病人肆意在里面发泄疯狂和平日被虐待的愤怒。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Daniel已经在这个医院里被关了六年,如果不是这次机会,他可能会在这里被关一辈子。

在Leo的劝说下(没错,此时Leo在这六年后终于也彻底醒过来了),为了自保与逃出去,Daniel不得不利用针管,玻璃片等暗杀狂躁的精神病人和同样狂暴的护工们,最终利用垃圾车逃出医院。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在这里,玩家就已经可以跟Pickman进行过第一次碰面了。

跑出来的精神病人开始堆平日虐待他们的护工发泄自己的疯狂和愤怒

当然,护工们也不遗余力地进行反击,如果说多听一下的话这些护工会有边疯狂地殴打病人边叫嚣道:“That's why I like this job!”

此处Daniel“第一次”杀人,甚至开始呕吐

此处可以说是玩家与Pickman的第一次见面

此处便是通过医院的垃圾车逃了出去

逃出去后,尚未被消除记忆的Leo引导着Daniel到了他曾经的房子找到曾经Daniel存放的药剂,用来恢复一些他的记忆和理智。

那里现在已经被烧得满目疮痍,由政府特工看门狗巡逻把守。Daniel的精神始终没法稳定下来,他出现了幻觉,听到了女人和孩子的哭声哀求,看到了哭泣奔跑的女孩子和男孩,这些犹如鬼魂一般侵扰着他。

但他最终还是解决掉了在这里搜寻的看门犬,找到并给自己注射了药剂,直到这时,他才认出Leo。

此处的幻觉1,这里Daniel看到电视想起了之前自己遭受洗脑实验的记忆片段

此处幻觉2,这里的哭泣的小男孩实际上是Daniel的儿子,只是此时他已经全部失去有关家人的记忆,只是潜意识中还存在他们的影像

此处幻觉3,这里跑出来的实际上是Daniel的女儿,这个幻觉记忆就是当时Leo控制Daniel身体弑妻的场景,在里面的屋子里Leo杀了他妻子,而对应的他女儿和儿子跑了

此时Daniel才实际明白自己是谁,以及身边的是谁

而当Daniel找回了部分记忆后,这些残存的记忆促使着他想要找回更多他过去的记忆。

在这个念头驱使下,他不顾Leo的反对,根据这些残存的记忆来找到了之前组织用于“处理”过去那些失败又毫无观测价值的“实验品”的地下酒吧。

在那里,组织雇了一帮性虐变态做这种事,而现在这里归Dr.Judy管理。

此时玩家人物进行暗杀处决已经不再需要进行QTE操作,这实际上也暗示着Daniel不断地找回记忆与不断进行暗杀后的“技术”逐渐熟练。

“我想要找回我的过去,这就是我现在必须去做的”

这个片段镜头我认为很经典,利用敌人的头骗门后的人开门

组织对待“失败实验品”的“处理”方式之一

当Daniel将这帮变态杀光,站到Judy面前时,她选择将Daniel带进密室询问而非立即报告抓捕。

但当她得知Daniel又能跟Leo对话时,她无比惊恐,给了Daniel曾经他所布置的安全屋钥匙便赶紧离开了。

其实这里也能看出来,她跟Michel一样,他们都信任着Daniel,甚至都愿意帮他,他们恐惧害怕的,只有Leo。

于是紧接着Daniel继续不顾Leo的反对,前往当地街区电影院楼上的安全屋,在前往路上,出于“自卫”,Daniel灭了当地的“Red King”帮派,同时也有涉及打击帮派的一些警察。

期间Daniel也仍然频频出现幻觉,他看见了他妻子死前的惨状,尽管他当时还没想起来。

“Red King”帮,虽然比起一代那些帮派来说这个帮派太拉跨了

此处看到脱衣舞店橱窗里的舞女产生的幻觉,这实际是他妻子临死的样子,然而他当时什么都不记得

而当他一直到安全屋才记起来自己的最好的朋友Michel,也一直到此时才知道Leo杀死了Michel。但Leo只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得以让他不再追究。

这里Daniel换下了病服,拿到了曾经自己在安全屋准备的武器,跟前来抓捕他的看门狗特工一路拼杀而最终又一次逃脱。

这里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关卡环节,此处从安全屋下来到电影院放映屏幕,这时正在放着色情电影,此处玩家便是操控着游戏人物在这种不可描述的声音中跟看门狗特工们进行浴血枪战

 而他最后决定前往Judy所在的酒店找到Judy问清楚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然而此时整个酒店都是被组织所控制,甚至连酒店前台也早已被串通好,他一路从底层杀到顶层最终与Judy见面。

在顶楼天台上,Judy也再次强调着她至始至终对于Leo的不信任,她企图告诫Daniel不要相信任何人,特别是Leo,然而话未落完她就被Pickman所新雇佣的“猎犬”雇佣兵给击杀坠楼。

 而此时他们紧接着就是面临着这帮由退役军人和农民组成的赏金猎人的团体围堵。

这里是最震撼的画面,在这个空旷地方遭遇围堵,此处首先便是要逃离空旷而迎接狭窄阴暗地带

在这里,Daniel四处逃窜,最终是几进下水道,通过一个汽车维修店灭掉在那里布控的看门狗而逃脱。

与项目有关的所有人都死去的情况下,Leo引导着Daniel到原本进行实验的研究所,也是为了想从Pickman处找到解除“匹克曼桥”的方法。

当然,又是跟研究所的看门狗小队进行血战。

在深入研究区域甚至杀掉了进行非人道研究的研究人员后,Daniel见到了Pickman本人,在追逐Pickman的过程中,Daniel也记起来这里也是他曾经最经常看的一个电视频道的电视台,而过去的对他的洗脑实验也在这里进行。

这些本来还算顺利,但是当Pickman利用广播念出让连接“匹克曼桥”的人大脑停止活动的代码后(代码为“what seest thou else in the dark backward and abysm of time”,大意为“你在时间的黑暗和深渊中还看见了什么”)。

Daniel直接失去了意识,但他在被捕获后仍然想办法趁守卫不注意杀了出来。

这里的环节除了要对付层出不穷的看门狗特工,Pickman还会利用各个地方的广播进行念出代码,要在他念完之前马上打爆扩音器,不然直接死亡。

而最终,他杀光了这里的所有的阻挡他的人,制服了Pickman,而在这里,他听从了Leo的劝说,让Leo来接管身体询问Pickman。

“Danny isn' here”

然而Leo的目的也就是要威胁Pickman说出解除“匹克曼桥”的方法。

但Pickman作为项目的负责人,自然不可能将方法说出,他选择继续念出代码,Leo迅速失去意识,但在完全失去意识前,他依然将Pickman杀死了。

对于Pickman来说,他进行非人道项目的研究,最终却被他的项目成果所杀,说实话,有够讽刺的。

在失去意识前,Leo还是把刀插进了Pickman的胸口,Pickman,卒

在Pickman死后,Daniel和Leo继续待在研究所电视台翻找余下来的资料,Daniel继续查找他的过往相关,Leo则是一直查找关于移除“匹克曼桥”的方法,他们在这里查找了好几周,最终发现最后的线索只有去找当时在医院没有被掐死的Dr.Whyte。

这里他们一路杀过过被“猎犬”所搜寻的电视台与相邻的农场,只为到达瞭望台找到组织仅活着的Dr.Whyte。

这里电视台的演播室里的这个地方,可以说是致敬的侠盗猎魔一代的彩蛋,那只“兔子”

以及这里有我觉得最好的武器弩箭,有枪的范围,而且又足够悄无声息

而最后到达瞭望台时,被早有准备的Dr.Whyte袭击,她向Daniel注射了实验药剂,暂时封闭了Leo的意识。最后在办公室里将事实真相全盘告诉Daniel。

她告诉了Daniel整个实验,整个事情经过。在处置Leo的问题上,她和Pickman曾发生过分歧,Pickman认为只有通过他以及他的“匹克曼桥”就能完全消除Leo的负面影响,但他最后还是失败了。

而Dr.Whyte则认为最终能解决的只有Daniel,为此她选择告诉Daniel事实真相,让他来除掉Leo。

  事实上,从一开始一直到见到Dr.Whyte前,Leo对于Daniel来说,可以说是教授他摆脱追杀围堵的老师,也甚至已经是同生共死的战友。

对于Dr,Whyte提出的要他除掉Leo的提议,他表示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法认同。

  但直到Dr.Whyte翻出当时在那一夜的录像,他才明白Leo借助着他的身体所做的事情,他看到了自己的妻子被人追杀,惊慌失措,苦苦哀求,而追杀她的却是另一个狰狞凶恶的自己。

那个Daniel得意狞笑着“Danny isn’t here”杀了他的妻子,而那时真正的Daniel并不在,那是Leo。

“Danny isn't here”。


结局

最终,Dr.Whyte给予了Daniel一次机会也是惟一的一次机会,利用“匹克曼桥”的特性构造出Daniel本人的精神世界。

在那里,他与Leo进行最后的争斗,无论如何,两个人格只能留下一个。

  以及到这里的结局,分为两个结局。

这里进行游玩的玩家如果说是初次游玩,对于整个游戏的系统,地图等不熟悉等导致只要有一个关卡评分未达到三星及以上,那么就自动进入good ending关卡,

而若是已经全程熟悉了整个游戏,心狠手辣,每个关卡都达到三星以上,那么就自动进入bad ending关卡。

  

Good ending关卡(以及我认为的官方结局)

  当进入这个关卡的时候,玩家所操控的人物为Daniel本体人格,对抗着Leo。

在这里,Leo在精神世界中安排着Daniel曾经杀过的人的幻象前来阻挡他,他曾经的同事,曾经的好友也在其中。

然而Daniel不为所动,他遵循着Dr.Whyte在现实中给他的指示寻找着Leo真正所在的位置。

 而最后,在面对了无数因他而死的幻象过后,他最终面对着他的妻子的尸体,他甚至都没见到她妻子最后一面。

而现在,他要在无数个Leo的幻象阻挠下,在精神世界里将其妻子安葬。

这里实际上也可以说明出Leo于此时对于Daniel精神世界控制力的减弱,当Daniel能拿起突击步枪进行攻击时,他却只能赤手空拳

而最终,Daniel把他的妻子最终埋葬,这是他最深的遗憾与悲伤,但现在已经结束了

以及此时的Leo已经无计可施,黔驴技穷,他再也无法撼动Daniel,只能自己现身动摇Daniel

“You think it's that easy to get rid of me?I made you!”

但此时Daniel已经不再优柔寡断,他直接一铁锹把Leo撂倒在地。

“我可以是你,但是我还有一个选择,一个选择!选择这个机会做我自己!”

“哈哈……有哪个蠢货会选择做Daniel Lamb?”

Leo不为所动,无情嘲笑,但回答他的又是一铁锹

“I DO! I DO! YOU HEAR ME?!”

最终,他又狠狠地给了Leo好几铲,彻底地让Leo消失在了他的精神世界中.

“我的名字是……Daniel Lamb,我的名字……是Daniel Lamb,我的名字……是Daniel Lamb!”

  这是他在战胜Leo后,在之后说的最后一句话。

“MY NAME IS……DANIEL LAMB!”

然后他醒了,在一条大路上,手上的一封信告诉着他如今的新的名字和新的住处。

很显然,这是Dr.Whyte给予的最后的帮助。

Daniel Lamb,他曾失去记忆,他曾因为他的疏忽,,他的错误,失去了他的朋友,他的家人。

而最终,他找回了自己,他重新站起来,向前方走去。


Bad ending

而到了坏结局关卡,玩家则是被强制要求操控Leo对抗Daniel。

原本在好结局关卡里的墓地的地图到了这里变成了病院过渡到图书馆的环境中,

相比于Daniel结局里是一步步紧随暗杀逐步升级为枪战,Leo在精神世界中直接开始一场大肆枪战,他杀了自己看见的每一个敌人,从手枪,到突击步枪

而最后,他与Daniel在最后的一个图书室内展开单挑,最终战胜了Daniel

他得意洋洋,志得意满:

“去你的,Danny,我赢了,去你的,Pickman,我赢了,去你的,Whyte,我赢了,去你的项目,我,赢了!”

最终,他把奄奄一息的Daniel踩在脚下,振臂高呼:“I WON!”

这里地上的正方形螺旋图案正好就是整个项目组织的标志

以及同样,他醒了,此时,他是Daniel Lamb了,是项目组的最高负责人。

Dr.Whyte向他指示是否要召集员工继续这个项目。他洗了把脸,然而根本没意识到他还戴着眼镜,毕竟他本身也不戴眼镜。

此处洗脸我认为这就是一个行为细节,表示此时已经是Leo的人格进行操控着了

他重新看向镜子,镜子里,Leo看着他,若有所思,而后,又将会发生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至此,游戏剧情讲述到此结束。


关于游戏发售后影响及本人个人看法

以及在这个游戏发售后,自然是少不了社会舆论对于其的批评,相对于《侠盗猎魔1》的监狱生存逃杀,《侠盗猎魔2》就是从精神病院开始的逃杀,以及最主要的争议便是它发布了Wii版本,这种极端暴力血腥的内容配上Wii极具交互性的玩法让人不得不考虑它所有的争议。

在这种情况下,R星对其在Wii版本和PSP版本都对于其血腥镜头做了极大的删减和遮蔽,甚至似乎这两个版本最后都被删减得只剩下了一级暗杀处决并作了暗色处理,即便是这样,这两个版本也只是勉强得到了“M(17+)”的评级,而未经过删改的PC版是直接得到了“AO”评级。

以及有消息来看,似乎这也是导致着当年Rockstar Vienna工作室关闭的原因之一。曾经一个Rockstar Vienna工作室的员工就曾发文称他们当时在被关闭前做一个项目一直做了两年都毫无进展,而且这个项目每时每刻都将其的精神和体力压迫不堪。

而这时间对上来,可以这个项目就是侠盗猎魔。当然,实际上Rockstar Vienna工作室当时做的两年并不是毫无进展,到现在来看,游戏里的绝大部分都是他们完成的,Rockstar London工作室也只是因此补上后续内容而已。

《侠盗猎魔2》遭受着社会舆论的批评这是自然的,但同时,这个游戏在当时实际上也让《侠盗猎魔1》的大多数粉丝感到失望,他们所期待的是更纯粹,更刺激的暗杀打斗。

但《侠盗猎魔2》相比起《侠盗猎魔1》更快的节奏更多的枪战环节以及更莫名其妙的剧情反而让期待它的人感觉甚至不如一代。

这是个好游戏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只能说它并没有达到当时这个系列爱好者们对它的期望。

而我对于其的总体来看,我首先是不太认可《侠盗猎魔2》的暗杀处决,有关于前两关的QTE操作我认同,关于场景暗杀和高空击杀等的机制添加我也感到很欣喜,但我不认同的是暗杀处决的方式相比起一代来说动作是变得更花里胡哨,更加令人不适。

就如一代Cash的暗杀处决动作,往往是干净利落,尽可能地用最少的时间最隐秘的方式进行暗杀目标,就算是最残忍的三级处决也往往是奔着让暗杀对象彻底死透的方式。

而二代的无论是Leo还是Daniel的处决到最后往往不像是暗杀更像是虐杀,很多武器的暗杀都是从下体开始攻击以及伴有鞭尸的动作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在操控一个真正的神经病。

但无论如何,二代的剧情给了我很大的感慨,一个人被植入另一个人格,他失去记忆,他精神失常,他被不断追捕猎杀,但他依然想要找到自己的过去,说实话当我看到好结局里Daniel将他妻子最终埋葬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时我甚至有了一丝感动,Daniel Lamb,Lamb,羔羊,温厚,可以说就是Daniel本人,然而其在副人格影响下,却大开杀戒。

我认为这里或许也有关于《搏击俱乐部》的致敬,Jack和Tyler的合作与冲突与游戏里的又是如此相似,而最终,如果说是照好结局来看,也都是本体人格最终取得控制。

搏击俱乐部剧照

而关于坏结局,很明显,说实话这需要玩家费尽心力每一关打出三星以上,结果结局是Leo这个邪恶人格得到胜利。

但也很合理,当人物越发暗杀技术高超,那么实际上就是Leo的邪恶人格对于整体的掌控力越来越高,那么自然就该是他的胜利。

你的水平越高超,你的结局反而越惨越有可能是喂屎。实际上,这也可以看出R星对于暴力的总体态度其实是反对的。

而我敬佩着他们的行为,在《侠盗猎魔2》中,就我个人看法是,他们实际上以最为血腥暴力最为疯狂的形式,讲述着一个人的人格救赎之路。

而这在当时显然是两边都不讨好的,媒体只能看到其中的血腥暴力,而当时一代的粉丝也大多失望于暗杀的不尽兴。

但对我而言,它所要表达的思考,表达的挣扎的主题,让我深入其中。在此,感谢R星能够展现出这一个系列的作品,虽然到目前为止只有两部,第三部也遥遥无期,但我依然还记得它们。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榭与炘风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

展开阅读全文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评论区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