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难得看到小黑盒讨论《战地》系列的文章多了起来,然而其惨淡的质量实在是令人难以接受。至少在我心里,战地系列绝对是不止这些肤浅的东西可以去描述的,战地系列也不单单可以通过“寒霜航空”四个字来形容。基于以上的想法,我提笔写出了这些的东西,虽比不上旗舰评论那般专业,但我仍然能够希望可以提供一些真正有深度的东西。
谈起FPS类游戏,其中一个著名的支类便是战地。对于使命召唤而言,其带给玩家的是其枪械优秀的手感和富有创新的游戏体验;对于彩虹六号而言,带给玩家的是对于室内CQB策略的的对抗与游戏性的提供;对于反恐精英而言,其成功来自于电竞产业的发展和优秀的观赏性。那么对于战地而言,它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为什么会喜欢这款FPS,我希望在这里能够给出自己的答案。
32V32+载具的魅力
《Battlefield》系列与其他多人联机FPS游戏,诸如反恐精英、彩虹六号、使命召唤都有着明显的不同。相较于更加专注于小型作战,玩家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特种部队进行作战,战地系列的作品更加专注于大型作战(其表现的战争场面至少为连队级别)。
相当多的玩家在推荐《战地》系列时都会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个词:氛围。这正是战地区别于其他所有FPS所不同的地方。战地在战场氛围塑造上有着三板斧——大型玩家同屏竞技、多样化载具体验、场景破坏。这三个组合使得人能够真正感受到——“哦,真实的战争可能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并且能够体验到与众不同的伴随着己方士兵,己方载具共同争夺控制点所带来的氛围体验。
愣着干嘛,快进点啊
战地在这三个方面在这些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是相当卓越的。我们不否认有其他在某个单独的方面做的比战地更好,更优秀的游戏。例如,行星边际便在同屏竞技和载具体验方面可以和战地相提并论。但真正在三方面都做到“富有趣味性”,似乎只有DICE做到了这一点。实际上,这三点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没有步兵的协同,只玩坦克本身并没有什么乐趣。而缺少了场景破坏,坦克和步兵的爆炸物体验也会大打折扣。而如果只有步兵作战,尽管每一代战地都有着一些纯步战图,但大部分玩家仍然愿意玩一些提供载具的图来丰富游戏的体验,以及将反坦克武器用于反人。可以说,载具的加入扩展了整个战场的维度,使得战地能提供其他游戏体验不到的乐趣。
快跑!
大部分的FPS强调独自作战,强调个人技术与操作,一个人技术是否高超往往会对于团队的胜负起到关键性影响,而战地则提供了一个32V32的机会,在战地的任意一局游戏中,玩家和玩家之间的技术区别虽然仍然存在,但已经不影响战场大局势。在绝地求生、使命召唤中,如果你要赢,就需要团队中不能有任何一个拖后腿的成员,但在战地中,就算是射击游戏庸手,也能轻易地在战地系列的巨大战场中找到乐趣:开着装甲车狂飙(顺带撞飞几个人),百星飞机在空中狗斗并捞捞薯条,蹲坑爱好者们可以抱着个狙蹲半天,什么都不会还可以冒死去侦查,替队友的火力指引方向。你进任何一个服务器,没人会因为你技术不佳而怪罪于你,但32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为自己团队做出贡献,无论你是正常的打还是整活的打(贯穿每一代的焊武帝,快乐),这是战地的乐趣所在。
焊武帝
当然,这样的特点导致了战地不会存在着所谓的电竞赛事,至少在我的印象里,没有任何一个电子竞技俱乐部对战地感兴趣过。战地的体验,其实更多的需要自身亲自去感受才能体验到。
硬核与娱乐性的平衡
相较于当下琳琅满目的各种硬核模拟类FPS而言,战地绝对是称不上“硬核”的。然而,战地在一些单独的方面仍然称得上“硬核”。就单个人的体验来看,战地的学习曲线长和载具体验绝对是其中不得不体验的“硬核体验”。
战地的学习曲线绝对称得上硬核。由于没有段位的设计,你进的任何一个私服都有可能面对的是一个甚至是一队几千小时的老鸟,在这种情况下你必须快速的学习到地图中的掩护,进攻方向,枪的手感,较为危险的地区,操作技巧等。而这些都必须要在多人模式中进行反复练习。如果没有帮助,这种练习将会非常痛苦。这方面,我们可以类比到DOTA、RTS的学习曲线:都需要要在前期积累大量的错误,以及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帮助成长。这种学习曲线,其本质而言即是一种高成本高回报的学习曲线,我在之前的文章有着更详细的讲解。从RTS难在哪谈起,聊聊游戏的乐趣到底是什么 在这里,我放出结论:这种学习曲线的好处在于,当你跨过某一个阶段以后,你会感到一种非常强烈的满足感。但坏处就在于,你可能熬不到那一个飞跃就因为白给次数过多而弃坑,这也是当前这些游戏“叫好不叫座”的原因之一。
开始难
从游戏机制上看,相较于步战中的魔法扎针,魔法补给,友军不挡子弹而言,载具则硬核太多。由于载具本身为稀缺资源,且几乎每一种载具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来熟练这一种载具的特殊使用方式。即使你在熟悉了这一载具以后,也需要相当的时间投入来熟悉各个地图不同地形下这些载具的使用方式。如何更有效的支援我方攻势、如何保护好自己操作的载具、如何判断战场局势,这些都是作为一个载具需要思考的。更何况战地中的某些特殊载具,例如狗斗机和某些很难以驾驭的载具,是非常需要花一些功夫熟练,即使熟练了也可能会被更大的dalao打的生活不能自理。而DICE也在某种程度上模拟出了载具的某些特性,至少相较于某COD的纸皮车和制导火箭直升机而言,战地的载具能够真正的体现一个玩家的技术,而固定翼战机狗斗的乐趣,FPS中只有战地能够体会到了。当然,有不少的人会指出有更多的模拟类游戏(如战争雷霆)可以体验到更加真实的载具模拟,但从整个游戏体验上看,战地的狗斗目的更多的是为友方地面进攻夺取制空权,为战场支援创造条件,而战雷等模拟反倒是有点为了狗斗而狗斗,对地的支援体验和狗斗体验完全割裂。较于战地系列而言,从整个游戏体验上来说反而不如战地。
对头、对头
相较于这些硬核之处,战地在娱乐性方面也做出了不少的努力。首先值得称道的就是战地系列中琳琅满目的支援装备。4代有弹簧刀、电焊机器人;1代有闪光弹、慈禧地雷;5代有PIAT和马桶塞子……这些装备的采用极大地丰富了战地玩家的业余生活,谁还没用RPG反过人呢(笑)?重分数而不重KD使得你完全可以在游戏里华佗在世依靠救死扶伤打上全场第一,战地的娱乐感便在于这些突破于一般FPS打法的游玩体验,再加上牺牲了硬核性而取得的队友索敌,快速原地复活,没有队友伤害等人性化设计(我是觉得战地5那种不让索敌太恶心了,但是改枪很好玩),动作捕捉也是狠下了一番功夫,较其他成本更低的FPS而言能够切身体会到战地的士兵运动的真实感,使得战地的玩耍体验流畅而扎实。
20mm大狙
杂论
关于外挂
战地是不是有很多外挂,是,但是哪个FPS没有呢?使命召唤没有吗?CSGO没有吗?守望先锋没有吗?是,DICE和EA确实很少封禁那些违反用户协议使用能修改游戏属性的软件,但EA同时也提供了私人服务器来促使玩家社群自发的对外挂进行惩处。如果用CSGO打比方,官服就是官匹,那本来就需要做好被外挂恶心的准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关于单人
战地的单人……尽管也有一些设计的非常精彩令人大呼过瘾的关卡,但总而言之战地的关卡设计还是偏于平庸。说真的,正如旗舰评论所谈到的:如果只是玩一两关便去体验多人的话,战地还是很完美的。
关于皮肤
皮肤不用买,有些皮肤还是很好看的
简直就是艺术品
购买建议
烂橘子和steam上购买没什么不同,都需要橘子登陆,听说有个战地1+5的组合包很便宜,可以考虑入手。
就这个,145全套
评分
基础评分:50(一般FPS水平)
有很多很好玩的载具+20
冲锋的氛围很到位,行动模式很棒+10
快乐炸逼 +10
拆房子很快乐 +10
官服外挂很多 -20
但是有私服,官服有就有了+10
单人做的不是很好-10
性价比高(指能玩很久很久)+5
动作流畅 +5
寒霜BUG欢乐多 +0
总评:倾力推荐
关于封面图,图源来自P站,作者卖画集的店铺名字叫 4C-Fantasy,淘宝就有卖,欢迎支持
特别感谢:夏沫、千花、咖喱提供实际游玩画面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Erisamael 原创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