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继续带大家回顾“红白机六大厂商”之一的Hudson(哈德森)公司的发展史。
哈德森
前文链接:
之前写完上篇和中篇后,因为有事便搁置了后继的码字计划,没想到这一搁(鸽)就是将近两个月,作为补偿收尾的这个篇章将会增加分量,争取做到让大家一本满足。
高桥名人的冒险岛
话接上回,我们说到哈德森在制作出大红大紫的《高桥名人的冒险岛》之后因为任天堂修改了权利金制度而与其闹掰,哈德森心生不满,联合南梦宫以及NEC公司发行了全新游戏机PCE(PC-Engine)。
任天堂也因此大怒取消了两家的优惠政策,闻状哈德森服软认错又重回了任天堂的阵营。
炸弹人
前有《淘金者》《炸弹人》,后有高桥名人,哈德森的生意操办的是如火如荼。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哈德森发行和制作了很多游戏。
甚至最高光的时刻,哈德森曾与迪士尼合作在FC平台上制作了一款名为《米老鼠之不可思议王国的大冒险》的米老鼠IP衍生游戏。
米老鼠之不可思议王国大冒险
该部作品发售于1987年,绝对正统的米老鼠系列游戏,游戏的主角便是迪士尼当家花旦米奇和米妮。它是FC上米老鼠系列游戏的第一作,这是哈德森第一次与迪士尼公司建立合作,同时也是最后一次。
这款游戏选择借用米老鼠的IP意味着哈德森原本想打入的应该是孩童市场,游戏的宣传内容以及基调选取也遵循这条路线。
米老鼠不可思议王国大冒险
本作的故事背景借鉴了《爱丽丝梦游仙境》以及《小飞侠彼得潘》,这是两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经典名著。
游戏的美术,玩法设计也偏向童话化,但是这款游戏有着相当高的难度,大量不借助攻略就几乎无从发觉的隐藏要素包含其中。很显然,在那个美国孩子也只能通过每周订阅《Nintendo Power》杂志来获得攻略的时代,这样的做法并不会讨孩子们喜欢。
米老鼠不可思议王国大冒险
初代的冒险岛也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它的难度在于难以通关,而《米老鼠不可思议王国大冒险》的话,不得要领的小朋友们可能连第一关也过不了。总之这次十分难得的合作老实上来说并不是十分成功。
1986年,这也是伟大的日式RPG(角色扮演游戏)系列《勇者斗恶龙》诞生的年份,这个由铁三角堀井雄二,椙山浩一以及鸟山明主导的作品奠定了日式RPG的地位。在此后十余年的时间里,日式RPG在游戏界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勇者斗恶龙
《勇者斗恶龙》的剧情主笔堀井雄二先生有位名叫佐久间晃的好友,这是一位经营不善破产的老板。在堀井先生的指点下,他带着制作类《勇者斗恶龙》(简称DQ)游戏的点子来到了哈德森。这个点子完工后便是发售于1987年底的《桃太郎传说》。
因为得到了勇者斗恶龙制作人的亲自指点,《桃太郎传说》能看到大量勇者斗恶龙的影子。但是不得不说,DQ系列塑造的玩法框架在当时甚至说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后都是十分讨市场和玩家欢喜的,市面上涌现大量参考勇者斗恶龙制作的RPG游戏。
堀井雄二
素有日本国民游戏之称的《勇者斗恶龙》的历史地位毋庸置疑,这块牌子切切实实的引领过一个时代的浪尖。
顺带一提,笔者也算DQ系列的半个粉丝,也购入了这个系列一部分作品。虽然这个系列在国内没多少声势,但是静下心来细细品味这坛老酒,那醇厚的酒香得“芬芳馥郁”四字也毫不为过。各位看官若得闲,不妨一试。
笔者购买的游戏
《桃太郎传说》选材自日本民间传说桃太郎的故事,制作相当扎实,迎着RPG的浪涛,这款游戏也砍下了百万销量。这对哈德森来说又是一个意外之喜,这些大卖的作品总是来的那么突然,幸福的叫人毫无防备。
之后佐久间晃和带他走上人生巅峰的好友堀井又一起琢磨着拿“双六”为范本制作一款电子游戏。双六用今天大家都懂的东西来讲就是大富翁,这样说是为了给大家一个具体的印象,大富翁诞生于1989年算是这个品种中资历最小的“晚辈”了。
桃太郎传说
双六是在日本流行的这类掷骰桌游的分支,在中国古代亦有名为“升官图”的同类游戏存在,世界其他地区同样也有很多其他同类游戏出现,孩之宝公司风靡全球的《地产大亨》也是该类游戏广为人知的代表作品。
两人拿着自己手上的IP各自开工了,堀井大佬那边的作品便是DQ主题的双六游戏《富豪街》。这个系列如果看过我之前写的《任天堂“报废”IP》系列的小伙伴应该会稍有印象,在那篇文章里笔者给大家简单介绍过。
升官图
对另一边的佐久间来说,说是拿自己的IP,其实他也没得选因为他只有《桃太郎传说》。双六融合《桃太郎传说》诞生了全新的《桃太郎电铁》。这款游戏发售于1988年,打小酷爱电铁的左久间盘算着的将自己的爱好融入作品之中。
世间之事总有百般巧处,哈德森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工藤裕司同样也是一位狂热的铁道迷,这个看起来不着调的点子就这么拍板定案了。或许也不能说是巧合吧,毕竟在日本有相当数量的电车爱好者,两位电车迷的相遇并非那么少见。
佐久间晃(右一)
梦想坐着电铁游遍全国的左久间出色的将电铁营运的元素和双六完美结合。虽然这是一个鲜有人涉及的游戏题材,但是无论是双六还是电铁,都是日本人情有独钟的事物,二者的结合迸发了别样的吸引力。这次尝试博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左久间也因此进一步获得重用。
时间发展到了前文说的PC-Engine走上正轨的节点,多方压力下,哈德森不得不继续扩大游戏的制作规模,公司已有几个成功IP的续作计划也提上日程。非常幸运的是,《桃太郎电铁》以及《桃太郎传说》作为双线发展战略被同时选中。
超级桃太郎电铁
1989年-1990年,桃太郎IP的两系分支的续作《超级桃太郎电铁》以及《桃太郎传说II》前后脚来到了PC-Engine平台。
《超级桃太郎电铁II》引入了这个系列后来的核心要素:卡片、赤字以及贫乏神。桃铁没有大富翁里破产这种设定,但是在一局游戏落后之后的玩家会被贫乏神附体。这是一个会套玩家钱购入无用卡牌或者变卖玩家财产的坑货,与之对应的还有带来好运的财神。
桃太郎电铁
赤字指经营亏损(经营获利为黑字),卡片则是具有各式各样的能力。玩家们通过掷骰前进,游戏过程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事件,置办各式各样的产业,最后以总资产的多少决定胜负。
简而言之,桃铁是一个系统相当丰富,地域文化特色极其突出的电铁营运主题双六游戏。这个系列在随后的近20年里稳扎稳打,收获了相当一批拥趸,可惜的是也因为这个系列地域文化特色过于突出,日本地区以为的玩家难以get到游戏的点,因此从未发售过海外版本,一直鲜为世界玩家所知。
桃太郎电铁
说完桃铁,我们说回《高桥名人的冒险岛》,初代发售走红之后,哈德森自然也忘不了这棵摇钱树。势头正盛的哈德森不愿有人分羹,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他们踢开《神奇小子》的制作商Westone,独自开展冒险岛系列的续作开发计划。
噫,只是可怜了工具人Westone公司。这个系列哈德森最终决定将其继续保留在FC平台进行开发。
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I
迈入上个世纪90年代,彼时的FC游戏卡带容量已几经扩大。在各路厂商的探索与开拓下,从业者们对游戏的理解和内容量的驾驭大有提升,FC硬件性能挖掘与运用也不可和当年同日而语。
原本初代的制作水准在此时已经显的薄弱,因此,哈德森在初代冒险岛的基础上增加了大量玩法设定并重构画面制作出了《高桥名人冒险岛II》。本作发售于1991年4月,正式引入了让许多小伙伴印象深刻的骑龙系统,为这个系列灌注了全新的灵魂。
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I
初代的冒险岛难度大到令人发指,骑龙系统的出现大大增加游戏的趣味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游戏的容错率。在FC上多如牛毛的横版卷轴游戏中脱颖而出的角儿必有独到之处,从蛋壳里砸出一只恐龙就是冒险岛独到的印章。
游戏中的恐龙坐骑分为四种---红龙、蓝龙、翼龙、水龙(都是小屁娃时代小伙伴约定俗成的口头叫法,小时候玩过这个系列的玩家肯定有印象。屁大小子们啥也不懂,叫出来小伙伴们知道也就罢了,各位看官高抬贵手,咱就不在这具体考究恐龙的品种了)
“水龙”
这四种恐龙分别对应扑克牌黑桃、红桃、梅花、方片四种花色,他们会赋予玩家高攻击、免疫岩浆、免疫滑步、飞行、游泳等各式各样的加成。有了这些坐骑我和小伙伴那可以说是如鱼得水,猛虎添翼,虽然到头来其实也没几个人能够通关。
游戏在开始的时候玩家可以自由选择要进入的大地图关卡挑战其中的小关卡。每当玩家到达小关卡关底时,游戏会根据玩家触碰的奖励“蛋”的位置将玩家送到对应下个小关卡。这个设计导致了玩家前进路线的错综复杂,玩起来那是一团乱麻,刚降下来的难度又被变相增加了。
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II
或许开发者们自己也发现这个不足之处,他们再次对游戏进行了调整与修改,时隔一年后的1992年7月,《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II》闪亮登场。三代的冒险岛完成度更高,设计更加合理优秀,而国内的小伙伴们普遍接触最多的就是冒险岛的第三代作品。
本作在二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只可以滚动攻击的三角龙,取消了前作选大世界地图以及随机小关卡的设定改为线性关卡,这也是使得游戏关卡展开合乎逻辑的多。
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II
哈德森还为游戏的主角高桥名人增加了下蹲的动作,下蹲的时候玩家依然可以攻击,这让游戏动作更加丰富,也提高了玩家攻击可操控度。开发者们还增添了全新的隐藏要素,提升了游戏的耐玩度。
也是在这一作开始,高桥名人获得了一位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妻子,毕竟外星人开着UFO特地过来就是为了抢夺高桥名人的妻子,高桥名人披荆斩棘,跋山涉水为的也只是和妻子重聚。这样的美人都令宇宙同胞倾倒,又岂止是倾国倾城之姿啊。(单纯调侃一下那个游戏剧情简单粗暴的年代)
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II
虽然这段剧情简单且无脑,好歹也算是给了玩家简单交代了游戏的设定以及玩家前进的理由,英雄救美的桥段虽不新颖但绝对是经久不衰。在笔者看来,这肯定是一个加分项。
《高桥名人冒险岛III》毫无疑问是这个系列三部作品里最完善,最杰出的一作,但是客观上说3代也更像是2代的强化版,这和现如今光荣、卡普空等一众厂商玩的“威力加强版”之类的操作其实来的差不多,毕竟3代是站在2代的基础上的优化产品。
魂斗罗
“魂斗罗、冒险岛、超级玛丽”,这算是当年玩着盗版卡带盗版机器的国内小伙伴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三款横版卷轴游戏了。他们通常指魂斗罗初代,超级马力欧兄弟初代以及高桥名人冒险岛3,冒险岛以其独特的游戏体验成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记忆。
高桥名人冒险岛这块招牌是立立正正的竖起来了,哈德森在幸福的康庄大道上挂着肆无忌惮的笑容一路狂奔,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冒险岛3代发售同年哈德森子公司Hudson ERA参与了FC《忍者龙剑传》PCE版移植工作,这是首款带有中文的PCE游戏。
PCE-mini
Hudson ERA即和盛电脑技术有限公司,这是哈德森全盛时期于1989年在中国香港建立的子公司,这标志着哈德森对中文区市场的战略拓伸。他们在香港汉化游戏,连续三年在修顿球场举办游戏展及游戏赛事,甚至还协助TVB拍摄了一部名为《都市的童话》的电视剧。
由于PCE后期的经营不善,1995年这家分公司宣布破产解散,但是他们的成果却并未被时间淹没。2020年,KONAMI推出了复刻的PCE-mini主机,这台机器里内置了50款PCE经典游戏,而其中的《忍者龙剑传》就是包含官方中文的版本,或许是无心之举吧,但是他带来了小小的感动。
SFC
PCE终究是插曲,SFC的发售打断了这首插曲。哈德森又走回了任天堂的怀抱,他们接下了任天堂GAME BOY平台的GAME BOY Wars的外包制作,该系列的初代二代皆出自哈德森之手,哈德森主机平台其他游戏开发计划也转向SFC平台。
1994年,《桃太郎电铁III》正式登录了SFC平台,出乎意料的是,同一年,也就是SFC已经发售的第四年,哈德森居然又跑去FC平台上制作了《高桥名人的冒险岛》系列的最新续作《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V》。
团长的认可
彼时已经没有厂商还在FC上制作游戏了,大家早就转战如日中天的GB和SFC,哈德森这一手叫人措手不及。后来的我们得知哈德森认为如果在毫无竞争对手的FC平台发售新作说不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销量,嘿,你他娘的还真是个天才。
阴差阳错之下,《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V》成了FC(这里的FC特指FC,并不包含NES,即特指日本市场)上官方发布的最后一款第三方游戏。而FC平台上第一款第三方游戏是前文提到的《爱的小屋》,这也是哈德森的作品,哈德森打响了头枪也站稳了末岗,善始善终也算为一段佳话。
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V
1994年还是日式RPG游戏最鸿盛的年代,为了迎合市场哈德森给《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V》融入了大量RPG要素,这就让冒险岛的4代除了一些系列的经典元素,玩法上和系列之前的作品大相径庭。这让粉丝产生了违和的割裂感。
4代的故事发生在3代之后,高桥名人救回女友正过着没羞没臊的日子。突然有一天,一只恶魔出现了,它掳走了高桥名人的5只恐龙坐骑,高桥名人不得已再一次踏上了冒险之旅。
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V
本作的战斗和地图部分依然是系列传统的横版卷轴过关的模式,但是增加了血量,支线等早期RPG代表性元素。游戏中的玩家拿到的武器以及救回的恐龙坐骑也道具化,玩家可以自由选用,永久保留,不再像前作一样一但受到伤害自动丢失。
游戏的RPG化大大增加了游戏的耗时,所以《高桥名人的冒险岛IV》也成了系列第一款包含存档功能的游戏,严格来说倒也不是存档,游戏采用的是密码复位的设计。
高桥名人
这个功能来源于勇者斗恶龙系列的“复活咒语”,这不是真正的存档。玩家结束游戏的时候,系统把玩家的重要数据、进程等转化为一串字符输出,每位字符就对应着不同的游戏状态。
玩家记下这串密码后,在下次游戏开始时输入,系统便会根据输入的密码生成对应的游戏状态。也就是说只要知道对应的密码规则,玩家们可以进入任何游戏状态。
密码复位
这种存档机制并没有生成单独的存档文件亦不能够十分细致的存储游戏的进程状态,但是这个机制制作简单且节省成本。那个时候任天堂早已制作出了电池记忆的卡带,但是这种卡带成本较高,电池耗尽的话存档也会丢失,还是有部分开发商依旧选择密码复位的存档模式。
冒险岛4代整体制作和创意是合格的,但是让系列粉丝摸不着头脑的转变和过迟的发售时间让他并没有像哈德森期待的那样大卖,随之而来的是《高桥名人冒险岛》这个IP的雪藏。
第一款可以存档的游戏《塞尔达传说》初代
令世人没有想到的是,冒险岛的失利成了哈德森家道中落的前兆,几年后他们缩小了本家游戏的开发数量转向外包制作。任天堂看中了哈德森在《桃太郎电铁》系列展现的桌面游戏驾驭能力便委托哈德森制作一款马力欧IP的桌面游戏,《马力欧聚会》就这样诞生了。
千禧年间,哈德森因为内部运营的混乱已经开始遭受赤字困扰了,他们的产业线也集中在了《桃太郎电铁》《炸弹人》以及《马力欧聚会》上。后来任天堂也曾一度有意出资收购哈德森,也因哈德森内部局势不明,最终放弃了打算。
马力欧聚会
2000年末,哈德森在大阪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以求投资。次年科乐美KONAMI(科乐美)大量购入了哈德森的股票,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2005年,哈德森投入巨资开发的网络游戏Master of Epic-The ResonanceAge Universe业绩崩盘,哈德森面临了经营困难的惨状。
KONAMI见状持续追加投资并购哈德森,2005年4月,KONAMI正式成为哈德森的主要股东. 哈德森的运营开始大规模转为KONAMI合作向,但是KONAMI保留了哈德森的独立制作权。
KONAMI
业界来到了任天堂Wii和NDS的双雄时代,哈德森旗下的几个招牌IP的相性和这两台机器相性很好,哈得森也因此迎来一段复兴的时光。直到2008年,哈德森又整出了一个幺蛾子。
该年,桃铁系列的最新作《桃太郎电铁DS:东京和日本》登录了NDS平台,然而粉丝们却没有看到这部作品一丁点的诚意。本作是以手机版桃铁劣质移植而来,其玩法系统也遭删除,桃铁系列引以为傲的丰富系统不复存在。
桃太郎电铁DS
就在粉丝炎上之时,没有尽职尽责的佐久间居然在社交平台和粉丝互怼,最后事件发展到极其不满的粉丝向哈德森寄出了爆炸恐吓信,他们要求哈德森重做游戏,补完游戏系统。桃铁系列的招牌遭受了严重的打击。
2009年,沉寂许久的冒险岛系列突然诈尸,哈德森推出了冒险岛初代的重制版《高桥名人的冒险岛Wii》登录了任天堂的Wii Ware服务。Wii Ware是任天堂2008年上线的Wii专用游戏下载服务。
Wii Ware
也就是说这款冒险岛Wii上线的时候只有下载版。游戏的内容是初代冒险岛的画面重制,游戏也丰富了BOSS战并增加了一些小游戏,整体质量只能说说的过去,本质上只是一款小制作的甜品游戏,至此,高桥名人的冒险岛曲终谢幕。
每况越下的哈德森终于在2010-2011年间被KONAMI完整收购,成了KONAMI的子公司,这场商业运作彻底击碎了哈德森。高桥名人从哈德森退社;哈德森创始人工藤裕司带领马力欧聚会的制作班底集体跳槽到任天堂子公司Nd Cube;佐久间也宣布桃铁就此完结。
冒险岛
Nd Cube最初是由任天堂(Nintendo)和广告公司电通(Dentsu)合资建立,Nd便是取两家公司首字母结合而成。2010年任天堂购得公司98%的股份,子公司化后任天堂将他交给了工藤裕司。
也就是说马力欧派对的制作团队始终未变,而Nd Cube这些年发展的也十分理想,现如今他们专门负责为任天堂开发聚会游戏。
ND cube
小岛秀夫开发《合金装备5》的时候抽调了大量KONAMI其他制作组的资金,当他和公司上层闹翻出走后,KONAMI落了一个《合金装备5》并未完工,而其他制作组因为资金不足作品也全线崩盘的下场。
KONAMI收束了主机游戏开发的投资,将目光集中在柏青哥,健身房以及手机游戏上,虽然这样的做法让公司的营收年年攀高,但是处在KONAMI主机游戏部门的哈德森旧部却再也无法绽放光芒。
合金装备
不对,已经不能称呼哈德森了,被完全收购的次年,哈德森你就被并入科乐美数位娱乐部门。2014年1月1日,Hudson品牌消灭,官网正式关闭。《合金装备5》发售于2015年,这个时候,这家有近40年历史的公司已经消亡了。
2015年业界流出了一条传闻,5年没有消息的《桃太郎电铁》将发售新作,新作的版权将由KONAMI与任天堂共享,KONAMI将退出制作,收取品牌授权金后将游戏的制作发行全权交于任天堂。
桃太郎电铁2017
事实证明这条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不久后,桃铁系列新作的消息正式公布,2016年12月《桃太郎电铁2017:振兴日本》正式登录3DS平台。任天堂牵桥搭线复活了这个IP。
任天堂负责了这部作品的发行工作,开发工作则交给了有很多原Hudson员工的英灵殿工作室,这是原特库摩公司DOA和忍者龙剑传之父板垣伴信(也就是硫酸脸)主导的工作室。桃铁之父佐久间在此时也表达了自己想给系列带来了新的开始的想法。
硫酸脸
之后的两年KONAMI渐渐有了复苏主机游戏IP的苗头。在任天堂的撮合下,2020年系列新作《桃太郎電鉄 昭和 平成 令和 定番!》是重新请回了佐久间晃的作品,他们还重新请回了系列监督桝田省治并给他们提供了高度的开发自由。
游戏的发行工作也由KONAMI正式承担。原班人马重聚的消息振奋了粉丝们的神经,搭着Switch的东风,桃铁也达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桃太郎電鉄 昭和 平成 令和 定番!》销量在日本达成10周连冠军,销量突破200W向300W呼啸而去。
Switch桃太郎电铁
以前的桃太郎电铁系列单作销量一般都在不到百万的水平,非要说是日本国民游戏有点太过牵强。而从这一作开始,在日本砍下破200W奔300W的成绩后,桃太郎电铁才真正展现出了发展成国民游戏的潜质。
到此,这家哈德森公司的发展史简谈就全部完成了。并入KONAMI后其实这家公司已经不复存在了,KONAMI抛弃主机游戏的决策让玩家痛心,但是如今他们已经有重回业界的打算,若是继续下去,让越来越多的哈德森和KONAMI旗下的IP重见天日想必是极好的。
桃太郎电铁
作为一名玩家,衷心期待这些为我们留下无数美好记忆的作品早日浴火重生,再度归来。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Arthur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