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盒
游戏玩家的必备应用
立即下载
扫码下载小黑盒APP
发现游戏 分享快乐
刺客之起源:盛极一时的异端教派与隐秘的山中老人

提及中东,文化交融与硝烟战争必不可少,身处“两洋三洲五海”的军事战略要地,加上淡水石油资源的抢夺,宗教文化的差异,自古以来,中东地区都是一片是非之地。

争论不休,是非不断,亦或是暴乱分子的起义,亦或是恐怖集团的叫嚣,亦或是大国的外交手段……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国家的交融,多气候条件形成的异域风情,如果抛去战争和祸端,中东地区无疑是一片充满奇观异景的旅游胜地。

伊朗的伊斯法罕王侯广场

除此之外,宗教文化则给中东地区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三教并存,诞生了信仰与文化,也促使了矛盾与差异。

而借宗教文化之笔,把时间调到中世纪时期的中东地区,这里曾出现过一批奉暗杀为艺术,信仰为真理的神秘教派。

此教派在游戏中的形象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其中也分为很多大教派、小教派与分支教派。比如:逊尼派、什叶派、哈瓦利吉派、穆尔吉埃派、苏菲派以及阿萨辛派。

而当时主流的教派应该是逊尼派和什叶派,且前者为多数派,后者为少数派。我国回族和其他九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都是逊尼派。

在什叶派的支派伊斯玛仪派中,曾有一位名为哈桑·伊本·萨巴赫的教派首领,而他和他的故事,才是今天的主角。

哈桑·伊本·萨巴赫

在哈桑早年间的求学经历中,曾与尼扎姆·穆勒克和奥马尔·海亚姆为同窗学友。两位学友中,前者后来成为了塞尔柱王朝著名的政治家,后者则在在日后成为了数学家和天文学家。

1076年,哈桑被伊斯玛仪派总传教师伊本·阿塔什派遣到埃及传道游学,后因埃及法蒂玛王朝的政变风波而被逐出埃及。后来哈桑也先后到叙利亚、波斯各地游学和传道。

身为伊斯玛仪派的哈桑·萨巴赫,除了遵守己派的教义,他也常常提出自己的观点想法和教义主张。

在叙利亚和波斯的传道中,哈桑就提出:伊玛目是安拉赋予了其无上的权力,是绝对正确的,信徒必须无条件服从伊玛目。(安拉指的是伊斯兰教的真主,伊玛目是穆斯林祈祷的主持人,又称领拜人)

穆斯林朝拜

渐渐地,哈桑的观点和教义得到了认同,众多的手工业者、农民以及波斯的封建主加入了哈桑的教派。

教义的认许,教派的扩大,一步一步壮大的哈桑也开始一步一步满足自己的野心。

当在马赞达巩固了地位后,教派的宗教活动也从秘密转向了公开。接着哈桑进一步实现自己的霸图,于1090年攻取了波斯加兹温西北的阿拉穆特堡(译为“鹰巢”,又名“鹰堡”),现今位于伊朗的奥保兹山脉中央。

鹰堡

有了信徒,有了组织,有了威信,有了根据地,接下来,哈桑则创立了一个很少被记入史册却盛极一时的宗教右派——阿萨辛派。

众所周知,刺客一词的英文翻译是: Assassin,又译为:阿萨辛。但殊不知关于这一个小小的单词也有一段触目惊心、血雨腥风的传奇历史。

上文讲述到了哈桑·萨巴赫白手起家,创立阿萨辛派。起初阿萨辛派的活动只是哈桑为了除掉政敌,而训练士兵,运用波斯暗杀技艺进行刺杀行动。

贴近历史的阿萨辛形象

其中塞尔柱帝国的著名政治家尼扎姆·穆勒克就被哈桑的教派暗杀,尼扎姆就是上文提到的哈桑的昔日学友,后来却因为政治思想的差异而被杀害。

渐渐地,哈桑和他的阿萨辛教派信徒把暗杀技艺修炼到了登峰造极,炉火纯青的地步,让一些伊斯兰国家闻风丧胆,且依靠自己独立的教派国家与塞尔柱帝国分庭抗礼,又由于哈桑常年隐居在山中,不常出门,也被世人称之为“山中老人”。

哈桑的阿萨辛教徒之所以凶悍、勇猛,也与这位山中老人的训练方式有关。

《刺客信条》中的阿萨辛形象

据《马可波罗游记》中的记载:“哈桑在两山之间,山谷之内,建一大园,美丽无比。中有世界之一切果物,又有世人从来未见之壮丽宫殿,以金为饰,镶嵌百物,有管流通酒、乳、蜜、水。世界最美妇女充满其中,善知乐、舞、歌唱,见之者莫不眩迷。”

也就是说,哈桑先把自己的教徒下药迷倒,再派人把教徒抬到后花园之中。等教徒醒来之后就会享用花园中的瓜果与佳肴,美女与美酒。过数日后,再用同样的方法把教徒抬出来。

且哈桑欺骗教徒那座后花园是所谓的天堂,如果想要再次步入天堂,满足食欲和性欲,就要潜心修炼,完成导师分配的暗杀任务。

就这样,山中老人把他的阿萨辛教派也打造成了充满精英暗杀者的“恐怖分子集团”。

颇具恐怖分子化的阿萨辛形象

据说在阿萨辛教派独霸一方之时,当时塞尔柱帝国的苏丹亲王贾尔准备起兵讨伐这些异端分子。在发兵的当天早上,贾尔醒来发现床头插了一把匕首,匕首留下的字条上写道:望亲王退兵,要不然下一把匕首就会插在亲王的喉咙上。(大概意思)于是贾尔就下令立刻退兵。

还有一说是哈桑面见了贾尔,两人在谈判对质之时,哈桑先是点了点头,于是他的一名教徒拿刀自刎,接着哈桑又点了点头,于是他的另一名教徒从城楼跳了下去。哈桑说道:我的手下皆忠烈死士,亲王的士兵能比得上吗?(大概意思)于是贾尔又打消了讨伐异端的念头。

信仰之跃

以及萨拉丁也计划过对阿萨辛教派的讨伐,对最终也是被酒中的毒药吓破了胆。

上文写到山中老人的练兵之法、胆识过人,以及拥有众多视死如归的教徒,这些都是哈桑能占山为王的原因。

其实法国大名鼎鼎的游戏厂商育碧,在2007年发行的《刺客信条》初代,也就是《刺客信条》系列的第一部,其游戏的隐性设定就是取材于山中老人哈桑·萨巴赫的故事。

《刺客信条》初代

诸如:游戏中的主角是一名技艺高超的刺客学徒,名曰:阿泰尔·伊本·拉阿哈德,而阿泰尔和哈桑的中间名字同为“伊本”,殊不知两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阿泰尔的导师叫阿尔·穆林,此角色并非虚构人物,而是哈桑二世派往叙利亚分部的首领,原名为拉希德丁·锡南,而阿尔·穆林这个名字就是导师的意思。

游戏中阿泰尔和其导师以及刺客同僚,居住的城堡叫马西亚夫,游戏中该城堡坐落于叙利亚境内,且马西亚夫的后面也有一座小型的花园。其实马西亚夫的设定就是当时阿萨辛派居住的城堡——阿拉穆特(鹰堡)。

《刺客信条:启示录》中的马西亚夫城堡

再者就是刺客们所追寻的信条,起初阿尔·穆林给教徒们定下的三条准则就是什叶派的一些准则,诸如:一、不滥杀无辜。二、在众目睽睽之下隐藏踪迹,混迹于人群之中。三、绝不危及兄弟同盟。

到后来成为刺客大师的阿泰尔提出的“万物皆虚,万事皆允”这句具有浓郁伊斯兰风味的哲学观点时,此句话后来就成为了历代刺客兄弟会所信奉的真理,以及万千刺客粉所追寻的信仰。

而实则“万物皆虚,万事皆允”这句话也有一些来头。出自斯洛文尼亚小说家弗拉基米尔·巴托尔的小说《鹰之巢》中。而《鹰之巢》的另一个名字则是《阿拉穆特》,小说中讲述的则是波斯、叙利亚等地阿萨辛教派的故事。

《阿拉穆特》

刺客,也就是所谓的阿萨辛教派,这个曾经活跃于中东地区的宗教右派也只是昙花一现。

恐怖分子、异端组织也好,劫富济贫的义侠也罢,亦或是暗杀政敌,亦或是劫掠村庄,亦或是刺杀豪强,亦或是追寻信仰。直到1251年,这个盛放了百年的异端教派宣告了湮灭。

元宪宗蒙哥于1251年派自己的弟弟旭烈兀进行大蒙古帝国的第三次西征。由于阿萨辛教派多次袭击蒙古商队,且计划过针对元宪宗的暗杀计划,所以被列为了西征的重点讨伐对象。

阿萨辛教派皆为忠烈死士,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纪律严明且不畏生死,但唯一打败这个神秘教派的,就是来势汹汹的蒙古铁骑。

蒙古军西征

在讨伐战争中,蒙古军一路占领了阿萨辛教派的众多城堡,打到鹰巢的时候,末代山中老人鲁兀乃丁宣布了投降,条件是保证信徒和村庄百姓的性命。

蒙古军的西征宣告了胜利,且攻占了所有城堡,洗劫了所有的金银财宝和物资。可旭烈兀翻脸不认人,烧杀抢掠,老人孩子皆不放过……

历史故事,就讲到了这里,在《刺客信条:启示录》中,年迈的刺客大师阿泰尔保管着伊甸神器金苹果,维持着刺客兄弟会的秩序与信仰。

一代刺客宗师阿泰尔保管着金苹果

而与历史相符的是,游戏中阿泰尔的刺客兄弟会也遭受到了蒙古军的入侵,烧了村庄,直击城堡。

历史是历史,游戏是游戏,历史可以是游戏,历史是人类文明的游戏,游戏也可以是历史,游戏从其它的角度反映历史。

就像上文写到,阿萨辛教派可以是恐怖分子,异端教派,也可以维持平衡,劫富济贫。我一直崇尚一个观点: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更多的是过渡于中间的灰色。

刺客与圣殿骑士的战争

从山中老人哈桑·萨巴赫的创立门派,到阿萨辛教派绽放于鹰巢之上,再到陨落于蒙古大军的铁骑之下,屹立了百年的阿萨辛教派也曾用暗杀技艺盛极一时,也曾依靠不灭的信仰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世人盲目地追求真理与答案的时候,请记住,万物皆虚。当世人的行为被道德和法律约束的时候,请记住,万事皆允。

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Peter 原创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评论区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