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盒
游戏玩家的必备应用
立即下载
扫码下载小黑盒APP
发现游戏 分享快乐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PC众平台最后的倔强

PC平台今年事情多且杂,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Epic几乎天天把分红过高的锅往V社头上扣,而Origin年初用户因《Apex 英雄》暴增,颇具野心的GOG 2.0行将上线,Uplay也有了不小的动作。挑战者们高举青锋,对准了王位上的那家平台,前赴后继地发起冲锋。

PC平台的战争,不可避免,已然来临。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说Steam是“勇者斗恶龙”故事中的恶龙,很多人恐怕会对着手机屏幕皱皱眉,“he~tui”地吐一口痰,对我说的话表示不满,但我要是说“Steam是PC在线游戏平台中的霸王”,这话可一点也不为过,因为直到2019年初,Steam平台上共发售了超过三万款游戏,今年的态势或许会因为各平台的动作而放缓。这个数字,在PC平台无疑坐上了老大的交椅。

但是谁不知道,老大往往是空架子,Valve的开发与管理结构注定了这家公司在服务改进和游戏创作上,不会再现当年的惊艳传奇,一日不破,一日不起。

V社高层一直为自己的扁平化管理方式而自豪:除了执掌者,所有员工平起平坐,收入看工龄,成就看个人。然而,扁平化管理带来的不是和谐共处,而是互相推卸。一个相互“踢皮球”的开发团队,能做出来东西,那真的是天方夜谭。

HTC Vive

而且,这几年V社也没有抓住运营重心,之前和HTC Vive合作,后面和Alienware联合创造Steam Alienware Alpha游戏机,再到最近的Valve Index VR,没有一个项目长久地运营下去。客户端和下载技术并未得到升级迭代,手机APP也几百年不更新,只是一遍遍地对外界放新客户端概念图,蒙蔽着玩家,也欺骗着自己。

相比之下,当年的V社倒是非常有远见。《反恐精英》推出1.4更新后,V社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发现他们有75%的用户有着高速网络。所以V社的员工早在2002年就跑了一堆大公司,包括雅虎、微软,RealNetworks,希望合作创造一个“大型在线游戏客户端”,结果,没人理他们。

所以Steam的项目以“网格”和“羚羊”的两个代号秘密开发,而下载功能则由“BT下载之父”伯拉姆·科恩亲手操刀。在2002年3月的游戏开发者大会(GDC)上公开,同日放出了Beta版。三年后,V社和众多第三方公司签订协议,Steam的第一度春天就此降临。而九年后,《DOTA2》强制使用Steam开启,以及《反恐精英:全球攻势》的出现,Steam借着这两股春风在2012年两开花。2017年的《绝地求生》则一举占据Steam活跃度和销量榜首,Steam中国区的购买力逐渐得到认可。也是在这一年,V社老板G胖加布·纽威尔登入福布斯富豪榜。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但与Steam坐着数的30%红利相比,V社是不是做的有点太少了?

取消了青睐之光,那些小作品的质量就真的上去了吗?“精准”的用户口味算法,如今推送得杂乱无章,它得到改进了吗?V社做好了有害评论、不良用户和用户组的取消和封禁工作了吗?

还有,《半条命3》《传送门3》《求生之路3》《DOTA3》,那些花儿都去哪里了啦?

《传送门2》

这么多大厂,不可能所有人都会老老实实听V社的话。踢馆的自然会有,最早也是动作最大的,当属EA出走。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不过,EA早早为自己准备了一条后路。1992年,EA从开发了《银河飞将》电影同名游戏的起源系统开发组(Origin System)手中,获得了Origin商标的使用权。2005年,EA打造了EA Downloader(EA下载器),一年后用EA Link(EA链接)取代了它。过了十个月,2007年,EA Link又变成了EA Store(EA商店)和EA Download Manager(EA下载管理器)。

终于,EA累了,EA不想折腾了,EA消停了四年,在2011年一鼓作气,把荒了19年的Origin名头,用在了自家在线游戏平台上。

据说是导致EA离开Steam的最后一根稻草,BioWare的《龙腾世纪2》

当年EA下定决心离开Steam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龙腾世纪:审判》的DLC发售问题,还有人说是因为《孤岛危机3》推出后合并系列大包价格不合适。不管怎么着,EA最后还是走了,Steam上的《荣誉勋章》(2010)就是EA在Steam最后的倾诉。后来,EA旗下《战地风云》、《Madden NFL》、《FIFA》、《极品飞车》、《泰坦陨落》这样的主打作,在PC上,Origin独一家,别的地方,您玩不着。

EA DICE的《战地风云3》

不过,Origin这个平台,对于大陆玩家来说自身问题也是够多的,下载速度慢,支付系统有时候还会抽风,主菜单打不开都已经习惯了。EA一直背靠《战地风云》、《FIFA》这些自家专属大IP好乘凉,垒起自己的“七星灶”,还开始“铜壶煮三江”,把育碧和CDPR等公司的的游戏拽了进来。以前Origin还有免费赠送的游戏,比如《植物大战僵尸》还有《战地风云2》等等,后来免费游戏也取消了。

不过,随着去年年末《战地风云V》口碑扑街,年初《圣歌》暴死,再加上2017年《极品飞车:复仇》口碑炸裂,以及同期的《星球大战:前线2》内购舆论事件,EA纵有十个《Apex 英雄》大爆款,当下也难平民愤。Origin日后的路怎么走,全看EA老总能不能把手中的苦艾酒放下。

BioWare的《圣歌》

Epic Games Store从发布到现在半年多,该玩的花招基本也都八九不离十地玩到了。招招狠,招招毒,狠的是“友商”,毒的是玩家。

请输入图片描述

去年12月,Epic Games Store刚开始运营时,确认华人制作人陈星汉的代表作《风之旅人》将会在Epic Games Store独占。而Epic Games Store还处于锁国区游戏的状态。

今年1月初,育碧宣布《汤姆·克兰西:全境封锁2》PC第三方平台仅有Epic GamesStore,Steam版下架。

育碧Massive的《汤姆·克兰西:全境封锁2》

1月末,深银宣布《地铁:离乡》出走EpicGames Store,限时独占一年,国内玩家无不愤怒难平。

3月,游戏开发者大会上,Epic甩出了数个重磅限时独占:Quantic Dream的《底特律:变人》、《暴雨》、《超凡双生》,还有绿美迪负责、505游戏开发的《控制》。而Epic的CEO蒂姆·斯温尼的一席话,则让国内外玩家怀疑此人是否有歧视倾向,挑战友商的舆论底线:“我们不想在中国进行非法的交易”。

Gearbox的《无主之地3》,会在EGS独占半年

5月,PC游戏秀上,《无主之地3》宣布Epic Games Store先行限时独占,没过几天,斯温尼,不,斯境泽的Epic Games Store在午夜时分突然解锁国区游戏,只有Quantic Dream的三部游戏、育碧旗下游戏和绿美迪的《控制》未解锁。中国区成为了又一个低价结算区。

原PS4独占《风之旅人》

不久,国外出现了一种声音,很有意思,这些玩家认为Epic Games Store和Steam在为索尼和微软打PC上的代理人战争——前者手握Quantic Dream与SCE协议三部PS独占的PC版,以及PS4的《风之旅人》,绿美迪在为微软Win10和Xbox One开发《量子破碎》后转投索尼,《控制》也因此在EGS上限时独占;后者则早在2016年迎来了绿美迪和微软的签约游戏《量子破碎》,而且今年还会迎来《光环:士官长合集》PC版。虽然听着有几分荒谬,但看似和平共处的大厂,私下较劲,也在意料之中。

绿美迪的《控制》,本月底正式发售

现在,EGS的口碑已经被玩坏了,路人缘也败尽了。凉粉进肚子,剖出来,那就不是凉粉了。不过我个人更关心另一个问题:Epic这几年,爆出用户信息泄露的事,少吗?

请输入图片描述

而你“大哥”的Uplay从出来就一直在挨骂。

不过,骂点主要还是集中在网络服务上。

育碧蒙特利尔的《刺客信条2》

2009年《刺客信条2》推出后,育碧搞了个对于当年的玩家们硬到不能再硬的要求——玩我游戏,可以,但必须实时登入我的在线服务Uplay network,而当时的游戏登陆器还不叫Uplay,而是叫Ubisoft Game Launcher(育碧游戏启动器)。那时候我每次点击《刺客信条2》的快捷方式时,都有些哭笑不得,想登陆上在线服务,全看那天运气正不正。虽然没过几个月育碧取消了强制在线,但是到了2014年的《飙酷车神》,强制即时在线的要求又卷土而来。

不过育碧CEO伊维斯·古力莫特却说“你玩得越多,你在游戏里得到的就越多”。在游戏里得到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进游戏先。到现在,育碧的服务器质量已经被调侃了快十年,部署了独立服务器的《荣耀战魂》和《全境封锁2》还稍微好点。

育碧Massive的《汤姆·克兰西:全境封锁2》

育碧的野心一直不小,从2012年UbisoftGame Launcher更名Uplay并且开始整合各方游戏,这份想把蛋糕做大的热忱,便无法再熄灭了。当然,这些年育碧一直在默默积蓄力量,虽然这两年的育碧游戏大多都像是甘蔗——刚入口很甜,嚼着嚼着没了味,吃到后面只剩下渣——那也始终有玩家愿意买账,至少我是如此。一边和Steam保持合作,按照惯例和Gaben三七分;一边又在大力发展自家平台,100U点换个8折,动不动又打折,游戏时不时还免费送。对国区的玩家,育碧也是做到仁至义尽,不就是中文本地化嘛,办它,国区开低价区价格,够硬。

其实我们算一笔小账,就明白育碧的算盘了:玩家用100U点打八折,Uplay平台无抽成,我少收你20%;Steam上买一份,没有八折券还是要拱手让出30%,何不如让20%的利,换一个好名声,玩家买到便宜游戏,落得个两全其美唯G胖不美。

不过,育碧最近的动作也有点意思。Epic Games Store推出国区后,育碧旗下游戏在EGS上一个没有,按照EGS低价区的价格比例和当前汇率,这些游戏的标准版价格应该都低于248元人民币;而且从今年起,育碧旗下扛鼎大作价格纷纷上扬,《汤姆·克兰西:全境封锁2》、《汤姆·克兰西:幽灵行动:断点》和《看门狗:军团》的标准版价格为358元,黄金版和终极版也远超昔日的458和508元,分别是598和658元。温水煮青蛙,老套路新用,该预购的自然还会预购,等限时原价结束的也还会等。商人本心是挣钱不是开善堂,世事如此。

育碧蒙特利尔的《汤姆·克兰西:彩虹六号:围攻》,据育碧CEO所说,即将推出国服

而ChinaJoy上育碧CEO伊维斯·古力莫特承诺的《汤姆·克兰西:彩虹六号:围攻》国服,还有中国背景的《刺客信条》,它们在多远的未来?

请输入图片描述

CD Projekt,国内玩家口中的“波兰蠢驴”,DLC体量快赶上游戏本体的主,《赛博朋克2077》的开发团队,在11年前,他们的老板马钦·伊文斯基和迈克尔·基钦斯基的带领下,缔造了GOG这个专攻老游戏的平台,后来新游戏也会带上。而7年之后,2015年,让CDPR一路走红的《巫师3:狂猎》正式发售,GOG也在此迎来了鼎盛期。

CDPR的《巫师3:狂猎》

前些日子,小黑盒进行了GOG 2.0全面前瞻,全名“Good Old Games”的它,在现在的混战之中,反倒像是儒雅随和又不找物管的世外带师。

虽然风格出世,一统多平台的气势却丝毫不让,不论在哪个平台加一,GOG 2.0都会合并统计。而不搞反盗版机制的特性,说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实际操作就是扔给玩家安装包,玩家会不会传播这些未加密的游戏,全看个人道德信念。这样直白而豪爽的平台,说不讨人喜欢那是假话。

CDPR的《赛博朋克2077》,2020年春天最有竞争力游戏之一

不过,GOG的路还很长。只靠着统合各平台数据和出售老游戏,再算上《赛博朋克2077》和《吸血鬼:避世血族2》两部新作,想走远,很难。

Discord的游戏商店从去年年末还没正式出来,而Bethesda.Net去年在《辐射76》上折戟,今年的新作回到Steam不说,又有小道消息说《辐射76》大改完成后登陆Steam。

请输入图片描述

作为使用者,如此多的平台实际上给我带来的更多是不便,而非便捷。

PC上各平台的战争,现在还只是个内讧的阶段。真正的战火连天,在后面呢。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赤赤赫赫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

展开阅读全文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评论区
打开小黑盒,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