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盒友东厂兄!
每当谈论起吃鸡的游戏体验,不少玩家都会吐槽外挂玩家,甚至破口大骂。这些外挂玩家,不仅严重影响了游戏平衡,还让蓝洞公司饱受骂名。即便官方每月封禁数十万个开挂账号,外挂玩家依旧不见下减,以至于“把把有挂”成为了PUBG的游戏特色。
面对这种游戏环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我同样的疑问,我总是在被外挂打死后开全部语音问他们:开挂有意思吗?好好打游戏不行吗?是的,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时间。相信大家在朋友圈、游戏圈中肯定能接触到外挂玩家,当你问他们同样的问题时,多数人会不假思索的回答你——有意思!
请输入图片描述
事实真的如此吗?为何这么多人会选择开挂?开挂玩家和普通玩家有什么不同的收获?一时间,我发现自己对外挂玩家这个庞大的群体还非常陌生。
我有一个游戏好友,他每次玩吃鸡都开外挂,外挂的费用是20-30元/天,他一个月要在外挂上花费7、8百块钱。而当我问起他每月的工资时,他很羞涩的说刚毕业一个月四千多。也就是说,除了网费、加速器费用以及买新号的开销外,他每个月还要拿出五分之一的工资开外挂。这让我难以置信,为何他开挂会这么“上瘾”?
怀揣着种种疑惑和好奇心,我决定对外挂玩家进行一番探索。通过翻阅资料、分析外挂操作视频和对外挂玩家进行访问,我得到了一些答案。
请输入图片描述
深度剖析1:为何这么多人选择开挂?
万物皆有因,想要了解外挂群体,第一个问题就是揭开他们开挂的目的。因为玩家众多、因人而异的局限性,我不可能把所有开挂玩家的原因都罗列出来,这里就给大家罗列最为普遍的两种:
一、游戏本身原因(被动型开挂)
其实大多数玩家开挂,都是因为游戏自身的不足以及游戏环境所致。在PUBG1.0版本上线之前,蓝洞首要解决的就是服务器容量和游戏BUG两大问题,所以打击外挂一直没有特别大的进展,这就变向推动了外挂市场的扩张,作弊玩家与日俱增。
那段时间,外挂演都不演,什么飞天遁地、瞬移加速都是家常便饭,甚至还出现了“路飞”这种花里胡哨的挂。在这种恶劣的游戏环境下,普通玩家的游戏体验毫无保障,一部分人便也走上了开挂之旅,并表示自己开挂是为了“以挂制挂”。
请输入图片描述
除了游戏环境的原因外,还有游戏机制的问题。虽然现在蓝洞加入了段位机制和KD匹配机制,但依旧无法保障新手玩家的成长空间(各种炸鱼、玩小号的很多)。换句话说,PUBG目前的游戏环境对新手玩家很不友好。
在心理学领域,有一种叫做“心流”的现象,当一个人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某种活动时,就会进入这样一种模式——所有与这项活动不相关的感知都会被过滤掉,只对清楚的目标与明确的反馈有反应,这种状态被称为心流。进入心流的同时,人会产生高度的亢奋感和满足感。比如NBA球员在最后几秒的时间内完成绝杀;你在百米冲刺比赛第一个跨过终点;当你LOL排位第一次上王者获胜的那一刻。
那么心流和新手玩家有什么关联呢?事实上,制造心流体验是游戏设计者的重要任务,而游戏内形成心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设定“个人最优化障碍”。所谓个人最优化障碍,就是保证游戏难度是玩家水平所在范围之内,最好是玩家通过不断努力能到达的游戏难度,这样玩家才有动力。
请输入图片描述
比如我小时候经常玩的小游戏《是男人就撑过20秒》,玩家需要操控一架飞机躲避四面八方飞来的子弹,目标就是存活超过20秒。玩过的盒友肯定都知道,想要撑过20秒很难,如果游戏设计师设定的是“是男人就撑过50秒”,那么这个难度我无论如何都是完不成的,自然会对这款游戏失去兴趣。这是为什么很多单机游戏,都会设定简单、普通、困难等模式供玩家选择。
同样的,对于PUBG大部分新手玩家和水平较低的玩家来说,游戏难度更加大。不是被挂打死,就是遇到和自己不同水平的玩家,自然会觉得无聊而选择开挂(下图供参考)。我个人觉得,造成这类玩家开挂的主要原因就是蓝洞的匹配机制效果不佳,打击外挂收效甚微。
请输入图片描述
我们经常听很多玩家说“开挂就是因为他菜”,事实上有很多开挂玩家也愿意在游戏中通过努力不断进步,只不过每个玩家的游戏天赋和水平都不同,他们的个人最优化体验很差。
举个例子:在1.0版本之前外挂很猖獗,吃鸡很难,所以很多大神玩家选择只跳机场、拳击馆刚枪,在刚枪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击杀更多的敌人,从而形成个人最优化障碍。这样也减少了外挂带来的痛苦,他们在外挂横飞的游戏环境中找到了“心流”产生的新途径。但对于新手玩家和水平较差的玩家来说,这种方法只会让他们觉得游戏更加难,因为他们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可能也很难从机场杀出来。
其实早在2016年,世界知名游戏公司EA就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一项名为“动态难度调节”的专利。而所谓的动态难度调节,就是系统会根据玩家的水平自动调整游戏难度,如果玩家在游戏中表现不佳那么游戏难度就会降低,如果玩家在游戏中表现出色游戏难度随之加大。而在PUBG游戏中,蓝洞在这方面做的并不到位。
请输入图片描述
二、玩家个人原因(主动型开挂)
刚刚第一点是大部分开挂玩家走向开挂之旅的原因,当然个人原因也是有的。有些玩家压根就不想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努力进步,也并不在乎游戏环境差不差,他们觉得玩游戏就应该轻松快乐,开挂既然能让我的游戏体验爽,那么我就开挂。
所以,这种玩家开挂多半是为了消磨时光,他们玩游戏时间比较少,开挂更具主动性。这种玩家一般都是在假期或者过年的时候比较多,偶尔玩一下,花点小钱让自己的游戏体验得到保障,没有什么目的性。
而有些主动开挂的玩家,却带着很强的目的性,比如一些主播、陪玩之类的。他们有的是为了开挂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比如上分、带妹、带朋友;有的是为了赚钱,比如陪玩、带别人上分吃鸡之类的;有的是为了情感,比如自己开挂带朋友吃鸡,让朋友有游戏体验;也有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好奇心,开挂体验上天入地的感觉。
总之这类开挂玩家都是主动去开挂的,具体原因因人而异,我之前碰到过一个水友,他开挂就只是为了带女主播吃鸡(捞的一)。
以上两点足以解释为什么大部分玩家选择开挂,我们抛开个人的游戏素质来说,其实这么多玩家开挂主要的责任还得归根于游戏开发商本身,这是毋庸置疑的。
请输入图片描述
深度剖析2:开挂真的有意思吗?
同样的问题我在问了十多个开挂玩家之后,他们给我的回答并不统一,有些开挂玩家觉得开挂挺有意思的,有些则觉得没什么意思。我个人觉得开挂并没有意思,相反会让游戏变得更加无聊。所以,我们对待这个问题得从不同的层次着手。
一、开挂为何会让游戏变得更有意思(开挂“有瘾”的原因)?
在著名未来学家简·麦戈尼格尔的《游戏改变世界》著作中,我们能得到关于游戏的四个决定性特征,它们分别是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也就是说,任何游戏都具有这四个特点,而游戏的吸引力大小也取决于游戏开发商对这四个特征的点缀。
所谓目标,意思就是玩家努力达成的具体结果;规则就是,为玩家如何实现目标而做出的具体限制;反馈系统,是告诉玩家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以及游戏操作的结果;自愿参与,意思是所有玩家都了解并愿意接受游戏规则。而开挂之所以让一些玩家觉得有意思,主要是开挂会让PUBG的这四个特征更加“丰满”。
请输入图片描述
目标:大部分PUBG玩家的目标都是尽可能杀敌多且成功吃鸡,而外挂玩家的目标更加多,除了高击杀吃鸡以外,他们还得学会如何演不被封,还得肩负起带全队吃鸡的任务等。所以,相同的游戏时间里,横向看他们有更多的目标去努力,竖向看他们吃鸡和杀敌的数量更加多,从而收获比普通玩家更多的目标成果。
规则:规则向来都是需要大家遵守的,而打破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个人欲望,让个人觉得高人一等,这也正是很多开挂玩家觉得自己了不起的原因。他们会觉得普通玩家都是“劳苦大众”,而自己已经过着“神仙般的生活”,所以觉得开挂更有趣。
反馈系统:开挂玩家在视觉反馈方面要优于普通玩家,比如同样是对狙,外挂玩家能清楚看到敌人什么时候打算探头开镜,能掌握对狙的优势;相同的时间普通玩家搜寻的物资要比外挂玩家搜的物资差,所以他们会觉得更满足。简单地说,外挂玩家能得到更多游戏反馈,会觉得更充实。
自愿参与:外挂玩家不仅自愿参与游戏,还会自愿参与到一些自成目的(自己设定的有趣的目标)当中,他们乐意去开挂惩治别的外挂,乐意爆捶主播和陪玩ID的玩家,乐意带领聊得来的路人吃鸡更乐意充当队伍的老大......总之,这些自愿参与的内容会让外挂玩家觉得游戏更加有趣、多样,而普通玩家很难体会到这种乐趣。
从上述的游戏四大特征着手,我们确实可以感受到开挂玩的和不开挂玩的不是一个游戏。开挂玩家能获得更多的游戏目标,相应也会得到更多游戏成果和乐趣,这些都会满足他们的欲望,让他们更加觉得开挂有意思。
二、开挂为何会让游戏变得没意思?
了解了外挂玩家的游戏特征,那么为何还有很多外挂玩家觉得开挂没意思呢?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问题——游戏为何会使人上瘾?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说因为游戏好玩、因为游戏可以打发时间、因为游戏故事感人、设计人性化之类的,这些都说不到点上。几年前,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艾伦·赖斯,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科学研究。他对投入到游戏中的玩家进行了大脑核磁共振检查,通过报告研究,他得出结论:在游戏获胜的那刻,玩家的大脑成瘾回路异常激活,也就是说游戏能使玩家上瘾,主要原因就是游戏会让玩家产生强烈的“自豪感”。
简·麦戈尼格尔则认为,抑郁的对立面是游戏,优秀的游戏之所以让人上瘾,是因为它能活跃人体所有与快乐相关的神经系统和生理系统。
回到正题,当大部分外挂玩家回顾自己的游戏经历时,很难想起让他们产生心流和自豪的片段。虽然他们经常在游戏中灭队、吃鸡,但他们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
而普通玩家在玩吃鸡的时候,会不时的产生心流,当他聚精会神搜东西的时候可能会被LYB吓一跳;在对狙的时候爆头会兴高采烈;在灭队的时候会高声欢呼,在决赛圈1串4逆风吃鸡的时候,会手舞足蹈。而当他通过努力,第一次吃鸡、第一次灭队、第一次上6000+的时候,他会产生自豪感。这些感受,外挂玩家都没有,因为产生心流和自豪的前提就是聚精会神和对游戏喜爱、投入。
请输入图片描述
绝大多数开挂玩家对PUBG都谈不上喜爱,他们的态度多半是“我就图个娱乐,怎么开心怎么玩,开挂就是为了放松”。其实开挂吃鸡,更像是完成一场没有挑战的任务,会让开挂者觉得有透视有自瞄就应该吃鸡。至于为什么有些玩家觉得没意思还继续开挂,他们说因为习惯了,不开挂玩更没意思。
深度剖析3:外挂玩家和普通玩家最终的收获有何不同?
刚刚我也提到了“开挂吃鸡就像在做一项没有挑战的任务”,事实上在幸福研究领域,很多观点都能证明只有具有挑战性的良性压力,才能让人产生克服的欲望从而获得幸福感。游戏也是如此,普通玩家在游戏中能不断挑战自己设定的目标,从而进步得到满足感和自豪感,而开挂玩家获得高击杀和高分段,也只是得到外在奖励。哈佛大学教授、幸福专家泰勒·本-沙哈尔就曾说过:“活跃时间比消磨时间更让我们开心”。
普通玩家玩吃鸡就是在活跃时间,比如他们刷新了自己的最高击杀时,身体会产生肾上腺素,这种激素会让他们更加自信、精力充沛;当他们因为失误和队友哈哈大笑时,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让身心更加愉悦;当他们吃鸡的时候,会产生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强效混合物,这能让他们产生自豪、激动和兴奋的情绪。而大部分外挂玩家,正如他们自己认为那样,他们只是在消磨无聊的时光。
有些外挂玩家可能会觉得东厂兄你瞎说,为什么我觉得开挂玩吃鸡也有你所说的这些情绪体现?那我只能送你句歌词: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的保护色~
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曾经说过“幸福是个人努力的结果”,而开挂并不是努力行为。如果你想长时间的获得游戏乐趣,而不是打发无聊的时光,那么应该远离外挂。因为权威心理学家索尼娅·柳就曾表示:幸福活动持久性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它们来之不易。索尼娅·柳博士认为,你想获得持久的幸福感,那么你必须投入时间和精力,而且有能力不断完成和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个观点,也同样适用于游戏中。
以上是,我关于外挂玩家的一些个人观点,文章结合了《游戏改变世界》的读后感和调查采访,在此分享给盒友们。
请输入图片描述
下面的话,我想单独和外挂玩家说,普通玩家可以先撤:
事实上,无论你开挂的原因是什么,无论你是否觉得开挂有趣以及是否在开挂过程中获得心流体验、自豪感,在游戏素质这一方面你终究是站不住脚的。没有人会觉得你开挂打死外挂是在“惩恶扬善”,你的朋友也不会因为你开挂带他们吃鸡而对你刮目相看或交心更深,一切就像你自己认为的那样——我只是图个开心、轻松。
那么结果就是,你图个人的开心快乐,破坏了大家的游戏体验。你在开挂过程中并没有收获更多的快乐,为何又要危害集体的利益呢?
当然,法不责众,目前的法律不会真正追究一个人的开挂行为,你完全可以继续你的开挂之旅,也完全可以认为这篇文章在胡说八道。没有人会在意这些,这个浮躁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游戏方式和生活方式,文章的最后,又是熟悉的旋律:
“你值得真正的快乐,你应该脱下你穿的保护色,为什么失去了......”
请输入图片描述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福如东厂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