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白钢。今天带来的是新游《Muse Dash》的游戏预告和游戏测评。
游戏整体评分:8.5/10.0
游戏购买建议:推荐
适合所有喜欢节奏类、音乐类的盒友们,游戏打击判定比较宽松,还有许多帮助玩家通过关卡的角色,就算是音游新手也能够通过乐章。游戏风格偏向二次元萌系卡通。
价格方面,Steam游戏本体价格为18元,全曲包DLC价格为180元,首发八折优惠(6.20日Wegame和NS平台也会同步发售)。整体上,《Muse Dash》是素质良好的国产音乐游戏,感兴趣的盒友们都可以考虑购买。
注意:游戏存在轻度裸露和色情元素内容。未成年人请勿购买。
在《Muse dash》移植PC前,就有不少人和我推荐了手机版的《Muse Dash》,但由于个人时间原因,没有尝试。这次,非常感谢小黑盒提供的抢先测试测评机会。
在Steam界面,发行商介绍《Muse Dash》是跑酷游戏和音乐节奏游戏的结合,但我觉得《Muse Dash》本质上就是一款节奏音乐游戏。先对本次移植进行一下简单的说明,《Muse Dash》移植到PC平台后玩法没有任何改变,玩家可以继承移动端的歌曲成绩、等级、收集物等数据,不过每首歌的排行榜在各个平台是独立的。不过在移植过程中,因为精力和工期的问题,游戏的UI没有针对PC做有效的优化。但是整体上,《Muse Dash》是一款瑕不掩瑜的国产音乐游戏,游戏质量相当出色。相信之后制作组进一步优化游戏的UI系统后,游戏的整体素质还能更好。
游戏创意:SS
视觉效果:S
谱面与打击:A+
优秀的游戏曲库
游戏曲库质量不错,选用的歌曲,大部分都节奏鲜明,容易上手。
乐曲比较偏向二次元风格,有很多V家歌曲。除了二次元风格,《Muse Dash》中流行、电子、爵士、迪斯科等风格的乐章也都有被选用。游戏曲库充足,有大量知名音游曲师坐镇,质量有所保证。如モリモリあつし、A_hisa等。相信盒友们在其他优秀的音游中也看到过游戏中的作曲者,如モリモリあつし给科乐美和雷亚制作的游戏提供了大量歌曲。因为是国产游戏,《Muse Dash》中还有很多优秀的国产曲师助阵。
《Muse Dash》每首歌都做了很漂亮的圆形唱片封面,我很喜欢。
游戏本体包含40首歌曲,是游戏中的基础包。其中爵士风格的《Blackest Luxury Car》、电子风格的《Different》、可爱风格的《Spring Carnival》、魔王曲《无人区》都非常好听。现阶段的DLC提供了13个不同风格的曲包,共78首歌曲。Steam版购买DLC将收录移动端的所有DLC曲包,并且可以免费获得游戏之后的所有更新。
本人在游戏中,最喜欢基础包中的《アルメリアの鳥籠》这首歌曲。
复杂的谱面,起初会让玩家有些手忙脚乱
披着跑酷外套的《Muse Dash》,起初让我极度不适应。虽然本质上,它是一款是“横板”“双轨”节奏游戏。但是游戏谱面并不是传统的轨道式Note,制作方非常有创意的设计了炮弹、怪物、障碍、BOSS等元素来呈现Note,元素运动幅度较大,这种设计极大地丰富了游戏的视觉效果。
这个创意有优势,它让游戏瞬间就和之前所有的音乐游戏区分开来。游戏有着极高的辨识度,独特的Note系统让玩家过目难忘,并且一下就能吸引住新玩家的注意力。除了前期的新鲜感,游戏Note系统结合了跑酷和动作元素,使得游戏打击爽快,一但玩家熟悉起来,便会越打越爽。
把BOSS战融入了音乐游戏
可是,这个Note系统,会给很多玩过其他音游的玩家一个下马威。游戏存在非常多跳动的Note,会让熟悉了定轨音游的玩家很不适应。玩家需要适应Note的不同移动方式,有一定入门门槛,要花点时间适应。并且在高难度歌曲中,还会有从屏幕下侧跳出的“怪物”(下面我都称其为飞鱼),以及做钟摆运动的摆锤新元素(这些元素都没有在新手教程中出现过)。
从下侧突然跳出的Note,像跳出水的鱼儿,我形象的称其为“飞鱼”
在高难度歌曲中,除了极快出现的“飞鱼”Note,还有一些Note移动速度出现变化(变速Note)。这些不常见的元素给予玩家的反应时间极低,真的可以算是“初见杀”了。这样“初见杀”的设计,让一遍收图的难度上升了许多,不少图都得先交学费。这样的设计,有利有弊吧,我是不喜欢的。
Note系统简单介绍
游戏的Note可以简单分为单点、长按、双点和连打四种类型(和太鼓达人的所有Note类型相同),同时游戏还是横向双轨(可以看做双键),太鼓达人玩家非常容易上手。但是组合上,因为存在双轨的原因,《Muse Dash》还是比太鼓达人要多一种情况的。在一个轨道长按时,另一个轨道会有单点Note出现(太鼓达人没有这种情况)。
一个轨道有长按Note,另一个轨道可能会有单点Note
单点的Note视觉类型是最多的,有子弹、小怪、大怪、摆锤、飞鱼、音符、红心、幽灵、齿轮、BOSS冲撞10种类型(游戏教程中会有详细的讲解,玩家玩上几把就能上手)。
单点Note“红心”
除了单点,长按、双点、连打的Note都是唯一的。长按的Note只有一种,叫做演奏。
长按的“演奏”Note
双点Note为上下一起出现的黄色敌人(双轨敌人)。这里双点的意思就是同时按下上下两个轨道的按键。
连打Note是怪物或BOSS冲向玩家时,需要采取的操作。连打Note出现前,画面上会出现感叹号提示。这时玩家快速连打上下两个轨道,可以累计大量积分。
游戏的判定比较宽松。我猜测齿轮的加入,是为了防止双键乱按的玩家“偷鸡”(在没有齿轮的部分,如果没有长按,双键狂按基本上不会断连击)。齿轮是比较特殊的单点Note。出现齿轮时,玩家需要提前一点时间进入另一个轨道躲避齿轮。如果快速乱点,还是会因为返回了齿轮所在的轨道,吃到齿轮的伤害,断掉连击。
齿轮,没有躲避成功就会扣血,并且连击数也会清零
玩家在碰到齿轮或是碰到子弹、怪物时,会断开连击,同时还会被扣除血量。玩家吃到爱心可以回复血量。血量用尽,玩家游戏失败。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游戏有非常隐藏的成就,玩家可以试一试躲避所有的子弹和敌人完成一个曲章会发生什么(即不打击任何Note,把游戏当作跑酷游戏完成)。这个有趣的小设定,让我又相信《Muse Dash》是可以当作跑酷玩的(可以但是没必要,哈哈)。
不同的主题,不同的打击音效,让游戏瞬间丰富了起来
游戏很让我惊喜的一点是,这些Note的视觉特效并不是孤立的一个系统。游戏中的主题、打击音效、奖杯系统都和Note有关,充分利用了游戏在Note上的创新。
游戏针对不同类型的歌曲,制作了多种不同风格的主题。比如爵士风格的歌曲,会在复古的街区,看到穿着西装礼帽的怪物,看到超长黑色轿车BOSS。游戏中的主题很多,如流行风格的可爱主题、电音风格的朋克主题、和风主题、恐怖(黑暗)主题等。
随着主题的变化,游戏中的Note的视觉效果也会发生变化。爵士主题的小怪是穿着西装的怪物,而恐怖主题的小怪则变成了蝙蝠的形状。
恐怖(暗黑)主题的小怪Note形状为蝙蝠
《Muse Dash》键音很让我惊喜,但是我觉得还没做到极致。
游戏为各类Note设计了独特的键音。小怪和大怪偏向鼓声,但是大型怪物相比小型怪物的音色更闷一些。连打BOSS时劈里啪啦的声音让人肾上腺素飙升。长按演奏的音色也很特别。最特别的则是音符和红心的音色,比较清脆,不同于其他所有偏向打击乐的键音。
Note丰富的音色为谱面的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整体来说,大部分谱面制作和键音的融合度很不错。可是,Note音色整体偏向打击乐,在一些Vocal歌的听感和节奏效果并不好。
既然有了主题的区别,那么键音就有了随主题而改变的空间。现阶段的键音,在所有主题里是一致的,少数歌曲和键音的配合不够和谐(但是为每个主题再调校键音,工作量确实要上升不少,虽然游戏设计留有了这个上升空间,但是做到这件事要花费的成本确实挺大)。
丰富的成就系统,每首谱面还会有专属成就
游戏还针对Note的区别,设置了不同的奖杯成就,制作组真的是充分利用了Note种类的区别了。
说一说我觉得比较可惜的部分,我认为《Muse dash》还能做得更好
这样的主界面真的让人有点尴尬,应该做得更好
UI部分的问题是最突出的了。整体来看《Muse Dash》是基本照搬移动端UI的。歌曲选择界面是传统的章节排序(曲包排布)。但是比较奇怪的是,测试时只有一个DLC包,(而且据说PC也是准备只出一个DLC包的)但是所有的DLC歌曲并不在一个章节中,照搬了手机乐章包的排布。目前系统缺少规则排序(按难度排序、按风格排序、按歌名排序)和歌名找歌的系统,期待制作组后期的加入。
选歌界面
收集系统,可以说是有好有坏吧。《Muse Dash》人物的等级还算是比较好升级的,每次升级都会获得两个收集物。但是玩家需要到一百多级才能解锁所有的角色和精灵。因为这些收集角色精灵都有各自的技能,所以玩家要游玩十多小时后才能体验到所有的技能。这样拉长玩家游戏时长的设计,本身到说不上是问题,但对我来说,这个过程稍微有点煎熬了。加分技能的角色滞后开启,让玩家前期普通歌曲无法冲击排行榜,困难歌曲因为熟练度和能力的原因,也不能很好的完成。个人认为玩家为了解锁人物而打歌升级的空窗期过长。
非常丰富的收集品
如果是我来设计这个系统的话,我会将升级时解锁艺术品(图片)的收集物和解锁角色精灵的收集物分为两个系统。现阶段游戏升级的收集物,因为混杂了两部分的收集物,具有相当大的随机性。玩家获得全部角色、精灵的时间,是会根据人品有所变化的。对我这样的非酋不太友善。
游戏的图片收集物,藏了非常多的二次元彩蛋(咳咳),懂的人自然懂。
加分角色(欧派),迟迟不能解锁
人物技能系统设计方面,《Muse Dash》整体上还行。
硬核音游一般不会有技能设定,因为会对排行榜的公平性有所影响(有部分音游,普通玩家也可以借助技能,达到理论最高分,弱化了技术成分)。《Muse Dash》中最强加分角色“小恶魔”的加分扣血,提高游戏难度的设定还挺不错(如果玩家不能打到完美判定,很容易死亡)。
但是其他的角色的设定,只能说中规中矩(能用的角色真不多 ......有的角色没上场的机会)。
加分
- 丰富的乐曲库 +
- 丰富的画面主题 +
- 丰富的收集物品 +
- 爽快的打击感 ++
- 丰富的成就设计 ++
- 独具创意的Note视觉呈现 +++
减分
- 初见杀设计 -
- 收集过程略长 -
- 选歌界面功能不够 - - -
- UI制作还需进一步优化 - - -
MORE
作为一个常年点泡泡的玩家,擅长的音游只有《Osu!》《Cytus》《Jubeat》。虽然玩过非常多的下落式音游、也玩过和《Muse Dash》相近的太鼓达人,但是这类Key游需要的读谱能力和点泡泡差别太大了,苦手。
如果要我说的话,《Muse Dash》的观赏性会大于实际游戏体验(我觉得还是太鼓达人打起来更爽)。但是《Muse Dash》卡通风格感强烈,非常讨ACG玩家们的喜爱,并且游戏设计留有的提升空间很足,值得玩家入手。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白钢CC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