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9102年了,这个系列小航母就和各位盒友浅谈一下各大游戏厂商吧。由于都要写不会尬吹某一厂商也不会尬黑某一厂商。无论是厂商流啤的运营还是扣脚的操作我都会全部写出来。文章很长,但是小航母保证都很有趣。
航母式开头尬聊:
作为曾经的主机大佬,如今却变成一个软件大佬。究竟经历了什么让世嘉“服软”的呢?就让小航母慢慢为各位盒友道来吧。毕竟很多日本的游戏大厂建立都比较早,经历过很多的游戏时代,有着一个接一个的故事。
世嘉的起源:
SEGA,名字来源于ServiceGames of Japan。于1954年成立于日本。早期生产家用游戏机硬件及其对应游戏软件,2003年与日本SAMMY公司合并,名称整合为SEGA-SAMMY。如今世嘉早已放弃主机端硬件开发,专心做起了游戏软件。
世嘉是一家由美国人创立的日本游戏公司,美国空军军官大卫·罗森为了一个名为藤崎雅子的日本女人留在日本发展,顺便创立了世嘉,原来世嘉的创立是因为爱情。早期的世嘉是搞倒卖弹珠机,老虎机,点唱机的生意。得利于大卫的军方背景,世嘉把这些机器卖给驻日美军赚了大把的钞票,毕竟大家都知道美军在全球各地驻扎平时最喜欢找乐子,这些娱乐的机器确实是他们需要的。然后以“军需品”来定义这些游戏机,让销售成本大大降低,世嘉的生意更是顺风顺水。
之后世嘉就自己开发机器,1966年推出了爆款弹珠机“潜望镜”,这个机子不仅在日本卖的好,在全球都非常受欢迎。人总有思乡之情的,在“潜望镜”成功后大卫·罗森与中山隼雄合作,大卫·罗森负责美国世嘉,中山隼雄则是以三千八百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世嘉的所有日本资产负责日本世嘉。美国世嘉和日本世嘉直接财务相互独立,但是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然后世嘉就开启了其在街机,家用游戏机方面的传奇征途。并且SEGA做到了很多创新,第一款以雷射光盘为媒体的游戏Sega Astron Belt,第一款3D电子游戏SubRoc-3d。但是随着1983年雅达利引发的游戏界大崩盘,美国世嘉跟着就GG了,留下日本世嘉这个独苗一直传承到今天。
世嘉虽在日本却凭借美国市场继续前进:
活下来的就要好好活着,世嘉并没有因为美国世嘉的GG放弃了美国市场,反而是继续回去赚钱。1984年世嘉与日本CSK合伙,SEGA引进一系列极受欢迎的电视游戏机与游戏软件,成为世界第二大销售家用游戏机的厂商。1986年世嘉与CSK共同成立的公司SEGA Enterprises,LTD.的股票更超出东京股票交易所的计算机所能显示的范围。
1985年世嘉推出8位元家用游戏机SEGA Master System,1988年SEGA推出16位元的家用游戏机Mega Drive,1989年发布美版Mega Drive但是名字换成了Genesis.1990年世嘉在东京股票交易所头牌。Genesis在美国与Nike及Levi's被列为最受年轻人宠爱的品牌。1990年10月,日本SEGA推出掌上型游戏机Game Gear。这里小航母就不得不说世嘉思想还是先进啊,这么早就玩起了可移动设备。
一个任天堂就把我干的够呛,再加个索尼岂不GG?
是的这就是世嘉曾经面对过的,在8位机的时候世嘉面对的是那个拯救主机游戏市场的英雄任天堂,在32位机的时候面对的是新生且势头正旺的索尼PS,仅仅只有在16位机的时候SEGA可以说风光了一把。“我活着就是让任天堂不舒服!”中山隼雄说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没想到之后又会杀出来个索尼吧。
在任天堂红白机时代任老大说了“第三方厂商如果在红白机发行游戏,则不得移植给它的竞争对手”。连动视这种大佬都不得不中止和世嘉的合作,别的厂商谁还敢做出头鸟呢?虽然世嘉有着自己质量非常高的游戏《索尼克》,还有科乐美开发却登陆世嘉主机的《恶魔城》等,但是和任天堂的那种数都数不清的游戏相比确实差点意思。
任天堂红白机
到了32位机的时代,世嘉的“土星”在面对PS是有一定的优势,在缓冲内存和动画并合能力较PS更佳,使得读取速度快、人物动作较流畅,而这也是许多街机作品在移植家用机时会优先考虑的问题,比如格斗对战、横版闯关等。但PS的独立多边形绘图处理器则在“3D综合性能”方面更胜一筹,受到当时的3D游戏兴起浪潮的影响,加上日本国民级RPG游戏史克威尔的《最终幻想》和艾尼克斯的《勇者斗恶龙》站队索尼(后面这两个搭上伙了就是今天的SE)。然后又是万代拒绝和世嘉的合作,哦豁世嘉又一次差了点意思。
索尼PS
1998年世嘉发布Dreamcast(俗称DC),代号“妖刀”的主机,但是这却是世嘉最后的挣扎。两年后索尼发布神机PS2,没有任何游戏机能够在PS2时代击败索尼,哪怕是上帝做的也不行。世嘉自己的其王牌游戏《莎木》叫好不叫作,点赞有什么用又不能换钱!总而言之,世嘉当时的情况就是本来想干翻的对手任天堂还在那活蹦乱跳,又莫名其妙来了个新大佬索尼一言不合直接就干,同时南梦宫这个小鬼又在背后捅刀子搞世嘉的股票,这谁顶得住啊?反正世嘉没顶住,好在最后英雄惜英雄,一直以来心仪世嘉硬件技术的日本帕青哥制造商Sammy对其伸出了合并的橄榄枝。如今的世嘉隶属于“世嘉飒美集团”,完全放弃主机硬件,只开发软件和倒腾其街机业务了。
世嘉的游戏软件之路:
世嘉开始做软件游戏后并没有只做主机端,甚至开始把曾经主机游戏向PC端移植,同时2018年其财务报告和内部会议等综合来看世嘉目前开始重视PC端,世嘉也是日系厂商中目前为数不多的重视PC方面的厂商。世嘉在游戏软件方面最经典的IP就是《索尼克》,这个在世嘉的地位就相当于任天堂中《马里奥》的地位。
同时还有质量极高的《莎木》系列,最早和DC主机同一时代的《莎木》融入了沙盒游戏的概念、QTE玩法的开创游戏内对于时间和天气等概念在当时可以看作一款超时代的游戏。其很多优秀的设计理念被别的游戏借鉴一直沿用至今,可见其影响力巨大!《莎木2》开发成本更是高达20亿日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为开发成本最高的游戏,直到《GTA4》的出现才打破了这个记录。
也有着讲述日本黑道生活的开放世界游戏《如龙》,这游戏对日本的社会有着非常真实的描写,每个人都渴望纸醉金迷的生活却被金钱所支配。玩家通过黑道成员的视角可以看到繁华的都市下掩盖不了的混乱,和肮脏。和《GTA》类似都是毫不掩饰人性的罪恶给玩家营造真实的社会,只不过《GTA》营造的是美利坚风格,《如龙》则是浓浓的日本风情。同样在操作方面也突出了日系游戏和美系游戏的不同,日本喜欢打架,美国喜欢打枪。
世嘉还有着目前最好的回合制策略游戏《全面战争》系列,该系列以超大型战场的全局策略操作著称,游戏有着非常宏大的战争场面,同时在细节方面也做的不错,内容方面通常结合历史使游戏更有底蕴,当然系列中也有部分是架空内容的例如《全面战争:战锤》等。即将上市系列最新作的《全面战争:三国》更是备受玩家们的期待,尤其是中国玩家。
世嘉旗下还有非常有特色的水彩基调,手绘画风的《战场女武神》系列。游戏操作特色在于指挥队员的命令模式和队员在3D空间上自由行动的动作模式合二为一的新类型战斗系统。游戏以架空虚构的欧洲大陆为舞台,描写发生在“第二次欧洲大战”中的故事。(此段摘自百度百科,小航母并没有玩过这游戏)。该系列游戏最初发布于PS4主机端,不过目前也有PC版。
SEGA也和著名的白金工作室合作过,发行了《猎天使魔女》。该游戏是《鬼泣》之父神谷英树离开卡普空后为白金工作室制作的顶级日本ACT游戏,有着非常爽快的打击感,流畅和华丽的连招,是一款能让喜欢格斗游戏玩家大呼过瘾的游戏。
在音游方面世嘉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2009年与Crypton联手打造了音游《初音未来:歌姬计划》系列,也是初音未来这个角色第一次以游戏角色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该游戏最早服务于索尼的PSP掌机,并使用索尼克的制作小组为其专门制作形象。随着Crypton公司把初音未来打造为一个虚拟偶像,这种成功的营销方式大幅改变了电子音乐人对于音乐业的认知和整个行业的格局。目前这个虚拟人物其影响力以及远远不局限于游戏之中了,在动漫,漫画,电子音乐中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在日系厂商擅长的RPG类型游戏,世嘉子公司Atlus有着品质极高的《女神异闻录》系列。《女神异闻录》更是被许多玩家称为P5天下第一,其暗讽社会黑暗面的剧情,以及酷炫而又极富冲击力的动态UI设计都非常有特色。
最后叨叨一下:
世嘉对待中国玩家的态度和大多数日本游戏厂商一样,在PC端官方中文配置总是那么的奇怪,有的游戏有官方中文,有的游戏没有。例如近几年的《全面战争》系列有,但是《如龙》却没有。价格方面呢,也不算便宜,但是吃像没有SE那么夸张。中国玩家对待世嘉的态度也是一般吧,世嘉在中国也没有SE,卡普空那么高的知名度。
总的来说,世嘉确实很有勇气,在任天堂顶峰的时候刚和任天堂刚正面。只不过世嘉做梦都想不到最终在主机行业把他头锤碎的是任天堂招惹来的索尼。世嘉可以说是个勇者,只是时运不济罢了,很多时候离成功就差一小步。也许这就是现实吧,你的满腔热血最终可能什么都换不来,但是比起那些不敢行动的人,起码你热血过,有故事可以讲不是么?
小航母每周都会原创一篇关于游戏厂商的浅谈,可爱的盒友给个关注好不好啦,我是小航母,一个业余的游戏博主。
本文由小黑盒作者:出租漫威飞行航母 原创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摘编